招商银行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财经新闻 > 正文
 

宏观调控要加强更要完善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11月25日 04:01 中华工商时报

  评

  11月21日,胡锦涛主席在参加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第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期间郑重宣告,中国经济过热的现象不会出现,中国经济“硬着陆”也不会发生。

  为什么中国经济过热的现象不会出现,“硬着陆”也不会发生呢?这是因为一年来的
宏观调控措施收到了成效。有关统计数字表明,我国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幅度已从去年接近50%的峰值,回落到目前的26%左右,增幅回落了20多个百分点。钢铁、水泥、电解铝等过热行业的增长幅度下降得更多,其中钢铁行业前7个月的增幅比年初回落了57.6个百分点。同时,我国粮食产量恢复性增长,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增加,物价涨幅得到控制。这一切说明,宏观调控确实发挥了作用。

  然而,正如胡主席在讲话中强调的那样,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还不平衡,经济发展还需要长期艰苦的努力,需要继续加强和完善宏观调控。

  加强和完善宏观调控有其必然性。比如,尽管目前固定资产投资增幅在逐月回落,但仍保持在26%-27%的水平上,这意味着投资需求依然强劲。而国外经济专家认为,中国经济若要长期稳定地发展,固定资产投资增幅控制在15%-18%左右为宜。另一方面,一年来的实践证实,地方政府在投资问题上有自己的认识,钢铁、水泥、电解铝等行业投资过热这只“瓢”被压下去,别的“葫芦”可能又浮上来。有迹象表明,目前许多地方政府以缓解煤电油运“瓶颈”问题为由,正在制定大规模投资计划。比如,安徽省计划在今后若干年内兴建2850公里的铁路,改造现有铁路场站,打通淮南淮北亿吨煤炭基地的外运通道等等,投资规模可能高达上千亿。显然,如何保证一个合理的投资增幅,如何在保护地方经济发展积极性的基础上防止“一窝蜂”现象,妥善处理中央与地方、全局与局部的关系,提高投资效率,促进结构调整、产业调整,仍需要发挥宏观调控的作用。

  加强和完善宏观调控,今后的重点应该在于完善。毋庸讳言,某些调控手段之所以引出较大争议,往往因为其行政色彩太浓。而过多的行政手段的运用,既违背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也不利于调控。此外,宏观经济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反映其运行状态的指标多种多样。比如,有货币投放量、贷款额度这样的“事前指标”,有工业增加值、社会商品零售额这样的“同步指标”,也有物价指数等“滞后指标”。假如我们过多地关注物价变动情况,有可能错过最佳调控时机。显然,在调控手段的运用,宏观经济指标体系的观察、分析等等方面,完善的潜力很大。

  可以预计,在即将召开的中共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宏观调控仍是重要议题之一。而如何完善宏观调控将是题中应有之义。(25A4)






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彩 信 专 题
冬语
聆听冬日温暖声音
西游情史
大话西游短信篇章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更多彩信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