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政策稳中趋变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8月11日 04:00 中华工商时报 | |||||||||
本报评论员刘杉 央行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8月9日发布。这个报告既包括对上半年货币政策执行情况和经济运行态势的总结,也包括下半年货币政策走向的预测。虽然这只是一个一般性的季度报告,但因为在宏观调控的节骨眼时候推出,自然会引起多方关注。
从报告对上半年的总结看,其结论与央行此前表达的态度基本一致,即认为宏观调控成果显著,货币政策执行情况良好,那么该报告有关下半年政策取向的论述显然是大家关注的焦点。 因为有了对宏观调控效果的判断,因为两个月来一直强调着国务院对信贷工作的基本调子,那么在这个季度报告中央行再次突出“引导商业银行正确判断市场风险,及时为有市场、有效益、有利于增加就业的企业提供正常流动资金支持,切实支持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市场准入条件的项目建设”的字眼,也就不足为奇。 不过从央行近来在多个表态中反反复复强调这段话来看,货币政策下半年肯定不会比上半年紧,“稳健货币政策”的“稳”字的侧重点,会从稳定币值转变为稳定经济。 货币政策稳中有变。 这个判断源于央行的判断。 央行对经济形势的判断是:“预计三季度经济增长速度可能略有回落,全年将保持平稳较快增长;三季度消费物价同比上涨幅度可能还会有所扩大,四季度物价涨势有可能趋缓。” 央行关心的是通货膨胀和经济增长两方面的内容,这是央行的职责所在。央行货币政策目标包含两个方面,一是币值稳定,一是促进经济增长。而从排序来看,币值稳定目标优于经济增长。在通货膨胀压力较大时,货币政策的首选目标是稳定币值,而在币值稳定的前提下,央行则会倾向于经济增长。这是一个跷跷板,一头沉下去,一头就会翘起来。平衡这个跷跷板,就是央行的工作。而从最近国家统计局和央行分别对宏观经济的发展形势分析看,都认为消费物价水平基本得到控制,消费物价指数CPI的环比会出现逐步回落的趋势,全年物价水平可保持在合理的范围内。 央行货币政策报告也再次提出了物价涨势趋缓的判断。那么在国内企业流动资金普遍吃紧,理论界开始担心经济“硬着陆”的情况下,央行也认为三季度经济增长速度会有所回落。那么为了维持全年经济的稳定增长,央行货币政策在下半年向促进经济增长方向倾斜就是合情合理的选择。 货币政策四季度稳中有松。 这个判断源于对央行的判断。 央行年初确定的全年货币供给量的目标是狭义货币M 1和广义货币M2的增长速度均保持在17%以内。到6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23.8万亿元,同比增长16.2%。狭义货币M1余额8.9万亿元,同比增长16.2%。上半年,M1和M2均同比增长了16.2%,实现了年初制定的货币供应量增长目标。应该说,央行对上半年货币供应情况非常满意,争取在下半年继续保持货币供应量的稳定增长,实现全年目标,是央行的既定工作方针。不过,由于央行早在去年年中就作出了经济过热的判断,并在去年第三季度就提前紧缩了货币供应量,那么今年三季度,货币增长速度相对就会偏低。正如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所说的:“考虑基数等因素的影响,货币供应量增速在三季度会处于相对较低水平。”可以预计,三季度货币供应量的增长数度极有可能保持在15%以内,低于上半年16.2%的水平。 由于三季度货币供应速度减缓,央行在四季度就更从容一些。为了增加流动资金供应,央行也就会在四季度适当放松银根。这既可以确保全年经济稳定增长,同时又不必担心货币供应量增长超过年初定下的17%的目标。 央行报告其实也透露了这个意思,其在报告中表示,货币供应量“预计全年可达到预期目标”。也就是意味着,为了“达到”全年预期17%的目标,下半年肯定会适度增加货币发行量。 总之,从央行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可以看出,央行下半年的货币政策会稳中求变,货币供应量会稳中放松。至于货币政策能否传导到经济运行中去,则需要央行和银监会加强对商业银行的“窗口指导”。(11A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