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点卡 天气 答疑 交友 导航
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财经新闻 > 家用电器 > 正文
 
长虹提速高清背投普及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4月16日 10:09 经济参考报

  本报讯4月12日,以“长虹高清背投全国大解放”为主题,旨在加速推动全国高清背投时代提前到来的大型推广活动在全国各大中城市同步展开,这是继去年席卷全国市场的背投普及风暴以来,长虹的第二次大规模市场运作。

  在本次活动中,长虹将借“五一”之际推出最新一代背投高端产品,同时对其旗下全系列主流高清背投包括新品进行全线调价,平均降幅在1000至4800元,其中一款38英寸背投价格已降至5999元。与此同时,长虹发布了《2004中国背投市场白皮书》,成为对这次降价行为的诠释。

  长虹背投经营部部长罗庆海就此次市场活动解释说,长虹背投此次“全国大解放”活动是在长虹完全掌握背投核心技术和数十项自主知识产权的基础上,通过技术升级和规模化生产使生产成本不断下降,并将其让利消费者,全面解放高清背投产品价格,解放更广阔的背投潜在消费市场,让长虹高清背投更广泛地进入城市中等收入消费者家庭,让全国消费者都能享受到长虹核心技术大跨越所带来的超大屏幕影音乐趣,同时将中国背投电视产业进一步做强做大,以便更好地参与全球市场竞争。

  在《2004中国背投市场白皮书》中,长虹认为,纵观中国家电消费市场,大屏幕、新型显示技术等已经成为消费者的追求趋势,尤其是背投。背投在中国电视市场中的比重已由2002年的1.7%提高到2003年的3.56%。根据以上数据和连续三年信息产业部对全国主要电视企业数据的统计,可以预测:2004年,背投在中国电视市场中的比重应上升至5.8%,在大屏幕高端电视市场中比重更将高达78%左右,容量将从去年的110万台提高到今年的180万台;全球背投市场容量也将从2003年的520万台提高到2004年的830万台。应该说,整个背投市场的前景非常广阔。

  2003年4月8日长虹背投普及风暴以来,背投进入城市中等收入消费者家庭,市场容量迅速增加。与此同时,以背投为首的大屏幕电视价格整体性再度下滑,竞争更加白热化,更多消费者从中受益。随着国外品牌生产基地和研发中心纷纷向中国转移,TCL、康佳等国内品牌的加入,背投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基于综合实力和产品成本基础上的价格调整已不可避免。根据中怡康数据分析:在中国市场,2003年,43英寸背投的平均价格降幅达20.33%,而51英寸更超过22.32%。专家预测:2004年背投价格仍将继续走低20%左右。“作为中国背投第一品牌,长虹理应引领行业趋势,率先释放能量,为中国背投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技术和市场支持。”罗庆海说。

  2001年,当国内家电品牌还在怀疑背投市场前景的时候,长虹精显背投已大规模上市,此后,长虹以一个行业引领者的身份开启了中国背投市场的一次次革命。从单一产品到产品线的极大丰富和完善;从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的掌握到与世界最新前沿技术的对接,长虹背投的发展史成为了中国背投的成长史。根据中怡康数据分析:在中国市场,国外品牌背投的总平均市场份额从2002年的84.69%下降至2003年的67.57%,国内品牌背投的总平均市场份额从2002年的15.31%上升至2003年的32.43%。其中,长虹背投的加权市场份额从2002年的10.22%上升至2003年的14.89%,排名第一。2004年,长虹背投在技术、品质、成本、市场及产品阵容继续领先的情况下,将进一步加强对国内外市场的纵深开发,在低中高端全线发力。“2004年,我们的目标是销售50万台,继续巩固中国背投大王地位的同时,迅速向世界背投大王靠拢!”罗庆海充满信心。

  随着数字化、信息化、平板化、大屏幕化的行业发展趋势,新型微显技术蓬勃发展,DLP、LCD、LCOS背投相继问市。去年,长虹已经独家完成了与美国TI公司关于新型微显背投联合实验室的项目合作,再次以新型数字高清背投龙头老大的身份继续引领新型微显技术的发展潮流。目前,长虹DLP背投已成功上市。但是,受技术、市场、原材料供应等环节的制约,就目前而言,消费者的实际使用成本还十分巨大,产品技术还需进一步完善和提升,这将严重制约微显产品的普及化进程。

  市场分析人士认为,综合国际国内市场特点,目前,新型数字高清背投是最成熟的产品。到目前为止的实际视觉效果也最好,在色彩还原、色彩饱和度、运动图像处理、电视效果和寿命等方面表现突出,综合性价比最优,现已成为国际、国内背投市场的主流产品,并在未来几年内持续增长。凭借自身的综合优势,新型数字高清背投仍将是市场的绝对主角和百姓宠儿。分析人士预计,2004年,由长虹引爆的中国背投市场的“核爆炸”,其规模和力度大大超过去年,这一轮以价格为载体的综合实力竞争的最终结果还是消费者受益,同时,背投厂家也将因此再次面临重新洗牌的严酷现实,相信届时将有一批实力一般的生产企业会逐步淡出背投市场,最后留下来的可能是少数实力超群的大品牌。

  作者:李冉






评论】【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