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取整体上市谋求曲线MBO 格力:"儿子"控制"老子"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4月07日 14:10 亚太经济时报 | |||||||||
本报记者张满凡 对于格力电器与格力小家电在3个月前发生的“内讧”事件,业内人士现在都还记忆犹新,就在上周,事件却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本报记者近日从可靠途径了解到,格力电器向其兄弟单位——珠海格力小家电和凌达压缩机厂派出了新的总经理及一干财务人员。这意味着格力集团下属的上市公司格力电器,实际上已在行使集团的权力。
据悉,3个月前,格力电器董事长朱江洪还只是格力电器的领军人物,而随着集团董事长徐荣的调离,朱江洪实际上成为格力集团的当家人,不仅掌管格力电器,同时还接管了格力集团属下的二十多个子公司。 业界人士分析指出,朱江洪重新整合集团的所有资产,目的是效仿TCL,争取整体上市,朱就可以像李东生一样,名正言顺的得到集团的股份,达到曲线MBO的目的。 上市公司格力电器与其母公司格力集团之间一直存在着某种话语权的争夺,这在家电业界早已不是什么秘密。去年底,因商标使用权属问题引发的“内讧”事件使其“父子”之间的矛盾集中爆发。今年初,珠海国资局为了缓和双方矛盾,把格力集团原董事长徐荣调离格力。这样,兼任格力集团副董事长的朱江洪实际上就成为了整个格力集团的当家人。 格力集团人事新布局 据本报记者掌握到的情况,目前格力集团新的人事布局已初露水面:格力电器巴西分公司原经理谢健钢将出任珠海格力小家电的总经理;格力集团原助理总裁担任凌达压缩机厂的董事长,而凌达压缩机厂总经理一职则由格力电器质控部部长陈达光接任。 记者从格力电器的内部人士处了解到,谢健钢和陈达光都是格力电器培养多年的得力干将。谢健钢在去巴西分公司前是任格力电器全面质量管理办公室主任,而担任格力电器质控部部长陈达光在七八年前就当过凌达压缩机厂的副总了。 这是格力电器迈出掌控集团资产的实质性的一步。据格力内部人士透露,类似的人事转换还有可能发生在其他子公司身上。 对于格力集团内部的此番人事变动,本报记者于3月30日采访了格力电器的新闻发言人黄芳华。黄芳华对记者说:“格力小家电与压缩机厂的人事变动,那都是由集团在安排,作为上市公司与兄弟单位,格力电器没有参与,具体情况可以找集团的新闻发言人张凡,很多事情都是他在经手。” 当记者进一步追问“格力电器的董事长朱江洪有没有参与此事”时,黄芳华说,他是集团的副董事长,当然会参与集团的管理。而正在珠海参加市人代会的格力电器总经理董明珠,对格力电器是否派人接管格力小家电和压缩机厂的问题却做出了肯定的回答:“这是珠海市的统筹安排,是一个整体的计划。” 朱成集团核心领导 据格力集团内部人士透露,格力集团前董事长徐荣与格力电器董事长朱江洪,名义上是上下级的关系,但实际上谁也管不了谁。朱江洪在格力集团挂了个副董事长的职,而格力集团前董事长徐荣则在格力电器挂了个副董事长的职,看上去他们的权力是互相渗透,但实际上隔江而治,互不干涉。一个在位于珠海九洲大道的集团办公,另一个却在位于珠海前山的上市公司办公,两地相隔十多公里。 去年底,格力电器与格力小家电发生“内讧”,明眼人都知道,其实这是双方矛盾的集中爆发。今年初,徐荣调离格力集团,格力集团董事长一职由珠海市国资局局长郭毅兼任。记者从珠海市国资局的一位人士口中了解到:“郭局长整天忙局里的事情都忙不过来,哪里顾得上格力。”由此可以推断,管理格力的重任就理所当然地落到了朱江洪的肩上,因为朱是格力集团唯一的副董事长,这样他理所当然就成了格力集团实质上的核心管理者。 政府支持整合资源 朱江洪是格力电器的元老级人物,格力电器由他一手创办。在格力电器的100多项国家专利中,有20多项出自他个人之手。一位格力的老员工说:“技术、质量和销售网络是格力电器的三个支点,这些牢牢地掌握在朱江洪和董明珠的手中,可以说,格力电器不能没有他们。” 与此同时,格力集团是珠海市的纳税大户,而格力电器又是格力集团的顶梁柱。2003年,格力集团完成经济指标220亿元,其中格力电器就占了210亿。因此,在格力集团和格力电器的矛盾中,珠海市政府、珠海市国资局最终支持了朱江洪,并同意由他来实际掌管格力集团,最终将管理层收购的对象从上市公司扩大到整个集团。 目的是形成完整产业链 另一方面,记者了解到,黄芳华提到的张凡,现在是格力集团的新闻发言人。了解格力集团的人都知道,格力集团以前根本就没有新闻发言人,而格力电器却一直行使新闻发言制。据了解,张凡任集团的新闻发言人是徐荣离开格力集团之后的事,此前他负责集团公司的法律事务,同时他也是格力集团的董事之一。 记者在格力集团采访时,一位保安告诉记者:“自从徐董离开以后,集团的大小事物都由张总(张凡)在负责。” 张凡在接受采访时,对格力集团人事变动的消息并没有否定。他表示,这些人是集团调派的,而非格力电器出面安排。此举是为了下一步做优做强格力集团,因此集团对下属企业领导班子作了调整。他强调,这样做的前提和目的也不是为了收购或者整体上市,而是今年以来,根据珠海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集团对旗下所有企业进行资源整合与资产重组,目的是形成一个完整的产业链。 朱江洪再冲MBO 优秀的企业、强势的管理者,再加上地方政府对他们的支持,在整个制造业都以各种方式进行MBO(管理层收购)之时,格力电器似乎也具备了这些进行管理层收购的条件。 格力电器董事长朱江洪和格力电器总经理董明珠曾多次说过这样的话:“各个行业都有风险,多元化分开资源投入,成功机会更少”,“格力一心一意做空调”。因此,格力电器对集团下属的小家电和压缩机业务似乎并不“感冒”。 虽然凌达压缩机厂的组建就是为格力空调配套的,但格力电器却从不将兄弟厂生产的压缩机用在自己的空调上。有业内人士分析指出,由格力电器来掌控集团的资产,这对集团旗下的其他子公司来说是一件好事,特别是对凌达压缩机厂来说更是一大利好,只要格力电器使用它的压缩机,它的业绩马上就会突飞猛进。2003年格力空调的销量是430万台,这对凌达压缩机厂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数目。 效仿TCL整体上市 如今,朱江洪调来格力电器的骨干力量掌控小家电和压缩机工厂,其意图不难判断。有分析人士认为,这些公司人事变动的背后一定有更深层次的目的,从目前的迹象来看,朱江洪是想效仿TCL,准备以格力电器为龙头,逐一收购集团内其他子公司,最终谋求整体上市,像李东生那样达到曲线MBO的目的。 作为格力电器大股东的格力集团目前已将持有前者的2.7亿股股票全部质押给了地方银行或财务公司。根据《担保法》的有关规定,只要格力集团与质权银行达成出售意向,格力电器的股份就可以折价拍卖或变卖给其他公司。因为格力电器的股权质押比较分散,牵涉到多家银行与财务机构,谈判起来比较困难,所以外面的公司难以介入这笔股权买卖之中。信心十足的格兰仕在经过了几个回合的较量以后,也只好无功而返。 格力集团其中最大一笔质押涉及1.7亿股(占格力电器总股本31.6%),有证券人士分析,如果格力管理层能通过拍卖方式取得这部分股权,就可实现对集团公司的控股和对上市公司的间接控股。此后动用格力电器的资金对其他子公司展开收购,就可以实现对整个格力集团的民营化策略。 所以格力集团走民营化道路,MBO是唯一的选择。张凡也曾表示:“我们在关注MBO的情况,也在研究探索如何可以做得最好,最终实现管理层、企业和政府的多赢局面。” 对于朱江洪来说,实现MBO是他多年的梦想,他曾多次向集团提出,要占有集团30%的股份,当时徐荣以及集团的高层认为他的要求太高,都极力反对。现在形势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所有的一切障碍已基本清除,如果MBO顺利实施,朱江洪会得到多少股份?政府会不会继续支持他?我们试目以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