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葡果酒年会将审议新的葡萄酒质量标准
本月15日,在新疆石河子召开的2003年全国葡果酒年会上,有关方面将审议新的“国家标准”。据悉,此次修订的新标准较葡萄酒业原有的标准有较大幅度的提高,而标准的提高意味着门槛的提高,也就是说,不但一些实力较小的葡萄酒厂商将被“淘汰”,即使像张裕、长城、王朝这样的大企业也会受到不小的冲击。此次标准的制定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
中国葡萄酒业的发展,
行业标准为何由企业制定?
引人注目的是,国家选择由新天来制定标准,国家指定企业主持修订如此关键的国家标准,这在国内还属首次。据有关方面的负责人称:“选择高标准的企业制定国家标准,不仅有利于使该标准具有高的水准,同时由于企业更了解市场,也使其具备更多的可行性。”从某种程度上也可以说是有关方面认可了中国葡萄酒业的发展方向———新世界、产业化、高品质的葡萄酒发展路线。
据记者了解,国家10年前制定的GB/T15037-94标准,其实是一个比较高的标准,在主体上基本是与国际标准接轨的。国家为何还要大张旗鼓地去修订?
参与这次标准修订的重要人物之一新天国际葡萄酒业的总经理陈勇认为:“旧国标的缺陷是线条太粗,仅对终端产品的质量有要求,而对中间过程没有约束,这对于起步阶段的产品是有约束力的,但当葡萄酒生产发展到一定的水平,这个标准就失去了应有的作用,因为产品质量不断提高,只用一个“合格”来做标准,就分不出质量等级,体现不出产品档次,不利于产品质量的提高。”
而新天之所以要“冒大不韪”将“炸弹”抛出,显然有自己的“想法”。专家认为,这次由新天国际葡萄酒业有限公司受国家科技部、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等多家部门委托起草的“酿酒葡萄及葡萄酒技术标准和质量标准”,可能将是中国葡萄酒业在贸易保护被取消前的最后一次准备机会。
-葡萄酒业期待国际标准
上世纪90年代,随着人们对健康、高品质生活的追求,葡萄酒在我国得以升温。
1994年的国家标准:GB/T15037-94是一个基本与国际标准接轨的标准。但考虑到大部分厂家当时达到这个标准很困难,于是由中国酿酒工业协会出台了一个行业标准:QB/T1980-94。“国标”只被定为“推荐标准”,“行标”作为“实际标准”,采用双轨制:把葡萄酒分为全汁酒和非全汁酒。虽然避免了部分企业的停产风险,但为行业的长期发展埋下了“地雷”。
由于中国加入世贸后的贸易保护期已经临近,葡萄酒业将面临来自国际市场的巨大冲击,而标准的“混乱”对面临“外患”的中国葡萄酒业来讲无疑非常不利。新天国际葡萄酒业董事长贾伯炜在谈到这次新标准的制定时认为:“作为连接企业和国家政策部门的桥梁,新天要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标准的制定一方面要保证高水准、与国际标准接轨,一方面也要利于标准的普及和执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