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股减持风波的背后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3年07月29日 06:46 中华工商时报 | |||||
亚杰 尽管一场国有股减持风波最终以国资委的正式澄清而告结束,但是此事仍颇多耐人寻味之处。 看上去,就像其他的股市传闻一样,它也是一则传闻。股市是一个极为敏感的市场, 这么说很像是在强调这样一则传闻有着什么样的制度基础。事实上上市公司股权分裂这一股市制度确实难脱干系。只不过,这则传闻仅仅是股权分裂的股市现行制度对于股市自身发展形成困扰的最新和最细微的体现。这种困扰当然存在于更深的层面。 中国经济已经顽强地承受住了SARS的冲击,然而,急于分享中国经济高增长红利的股市却看上去一蹶不振,QFII及社保基金入市终未能圆成股评家“新一轮牛市来临”的大梦。股市与宏观经济基本面相背离再添典型案例。 对此,股评家们肯定有多种解释,但有一点显然不能忽略:相对而言,中国经济已经高度市场化,而股市的市场化进程却受阻于上市公司股权分裂这一现实。上市公司被称为股市基石。我们的上市公司堪称基石,却是不完全上市公司,是“部分上市”公司,是“有限上市”公司,股市的市场化程度因此大打折扣。 毫无疑问,中国股市的最终出路还是在于制度的改进和完善,而不是像现在这样主要依赖政策在多空之间翻云覆雨。而且,近年来的经验似乎也一再表明,政策市已经走到尽头。而股市欲与中国经济快车接轨,非迈过全流通这道坎儿不可。 有人寄望QFII改变中国股市投资者的投资理念。在既有制度格局下,这无异于痴人说梦。非流通股就像一串风铃,不论何时,但有风来,就会在投资者头上发出追魂似的声响。解决问题的办法只有一个,那就是,摘掉这串风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