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酒当做香皂卖 奇拳怪招搅乱红酒江湖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3年06月23日 10:36 北京娱乐信报 | ||
正在蓬勃发展的红酒产业已经成为各路资本追逐的新热点。今年刚开始,央视黄金时段的广告就成了葡萄酒品牌的天下;中粮则以1.85亿元人民币增持“中国长城”50%股权来结束“长城内乱”;铺天盖地的“印象”广告则狠狠地砸向葡萄酒市场;紧接着,香港梁氏全体高层亮相广州,为其首批干红的上市助阵……各路英豪纷纷出奇兵使怪招搅浑了整个红酒市场。 红酒当做香皂卖 香港梁氏打造“当然干红” 日前,旗下控股着国内A股上市公司广西红日和券商渤海证券的香港梁氏集团全体高层齐齐亮相广州,为其首批“当然干红”助阵,意在用全新的经营方式操作“当然干红”。首期投入1.2亿元资金用于扩大生产和市场推广,预计2003年销售额将突破1.3亿元。 梁氏一改传统葡萄酒的经营方式,用日化用品的销售网络为红酒开路。梁氏集团老总梁国坚说,阻碍中国红酒20多年发展的主因就是网络系统,梁氏变革红酒的传统营销网络势在必行。 据梁国坚透露,梁氏全力打造“当然干红”的目标就是:在2003年产销量达到3000至4000吨,年销售额突破1.3亿元,到2004年全面启动全国市场,未来5年内市场占有率应达到20%以上。他说,借用日化用品的销售网络为红酒开路,也是一个意外的战略。据悉,香港梁氏集团在中国建有遍及全国30个省市区的238个城市和地区共5000多人的终端销售队伍和3000多个经销商的市场网络,已非常成熟。 红酒当做牛奶卖印象强势资本杀进市场 最近一直在央视黄金时段以“加深点印象吧”为广告词轰炸的“印象”红葡萄酒,又在红酒市场里大放厥词,其高层不久前在京宣布,印象酒业最迟将在今年7月推出100毫升普通型的“软包装”红葡萄酒,全面杀向平民餐桌。 “印象”酒业老总覃文华向记者透露,他们的“印象”红葡萄酒有望在红酒市场里率先推出“平民包装”,其中软包装的价位大致在6元左右,最晚将在7月上市。此外,还将推出各种样式包装的红葡萄酒。尽管覃文华认为“出奇招并不是等于另类”,但这种把“高贵红酒当成快餐饮料”的做法遭到了不少传统品牌红酒企业的抵制。 有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去年刚“冒头”的“印象”红葡萄酒与国内红酒市场“实力派”新疆新天结成联盟后,迅速形成了葡萄酒业市场里不可忽视的一股力量。他们又先后通过自建、联合投资和长期租赁等多种方式扩展自己的势力,但是还是遭到“长城”等传统红酒巨头的挑战。红酒是靠种出来容辰首推红酒会员制 “红酒是靠种出来的,仅仅靠资本的运作并无法完全解决问题。”容辰庄园董事长段海容这样认为。尽管去年受到标准之乱、“洋垃圾”事件以及通化假酒案等一系列因素的干扰,葡萄酒行业发展速度似乎一点也没受到影响。去年我国葡萄酒消费量超过了40万吨(含进口),到2006年,中国将成为全球葡萄酒消费增长最快的地方。 “我们每年只生产2000吨的红酒,跟有些品牌大规模甚至工业化的生产并不一样。”段海容向记者透露,作为庄园酒业,10月份左右,他们将率先在国内首家推出会员俱乐部制度。凡是会员均可享受到系列的服务,培养自己的顾客,做到“生产最好质量的红酒,而不是最多的”。据段海容介绍,他们正在努力通过HACCP认证,争取出口欧美国家能够做到免检。同时,他们首批庄园酒将在今年出现在我国台湾及加拿大市场上。 据了解,目前真正拥有自己庄园的红酒品牌全国少之又少,除了容辰外,还有张裕、中法葡萄农场等庄园。中国酒业工业协会有关人士告诉记者,庄园酒是一种新兴的红酒业态,它重的是质量和利润,对市场份额和生产的数量不看好。 江湖到底有多大价格战不再是利器 楼兰控股海外上市,控股广西红日的香港梁氏集团收购甘肃苏武庄园葡萄酒业,王朝葡萄酒紧锣密鼓筹划A股上市,国内葡萄酒业“大佬”张裕更是频频出击,先是走出国门在泰国圈地,不久又宣布与法国葡萄酒第一厂商卡斯特集团共同进军中国水市场,双方还斥资近5000万元建成张裕·卡斯特酒庄。但是,一问到红酒江湖到底有多大的提升,谁都没有底。 在资本的背后,往往都是红酒市场份额抢夺市场的开始。据有关数据显示,以长城、张裕、王朝为代表的企业平均实现了30%-40%的增长,烟台长城更是高达100%。云南红、西夏王、华东、新天、西域、长白山等众多企业实现了不俗的增长。专家预言,如果葡萄酒能保持这样的速度,还会引来更大规模的资本争斗。但是大家对“资本的渗透能否引发价格战”这一说法一直都保持沉默。 张裕葡萄酒老总经理周洪江公开表示,“任何一个产品随着竞争的加剧,必然会引起价格变化,但其他行业的经验告诉我们:过度的价格战不利于行业成长。”长城葡萄酒副总奚德智也表示:“价格战是一把双刃剑,它在打击对手的时候同时也在刺伤自己。”为此,不少业内人士认为,虽然价格战不再是扩张市场的利器,但是红酒市场混战的局面还将持续一段时间。(信报记者朱伟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