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麦减产导致产业链吃紧 国内啤酒业暗藏危机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3年03月28日 15:59 南方日报 | ||
国际大麦减产导致产业链吃紧 国内啤酒业暗藏危机 最新的海关数据显示,今年前两个月,广东省传统玉米、麦类产品的进口有较大幅度下降。 记者从有关部门获悉,2003年1月国内主要港口进口大麦数量约为17万吨,而大规模的进口仍需要等待新一个麦季的来临。今年1、2月份,国际啤酒大麦的市场保持相对平静,但价格方面依然坚挺。 从产业链条来看,大麦生产麦芽,麦芽生产啤酒。麦芽的质量决定啤酒的口味、纯度和口感等质量要素。啤酒大麦是啤酒生产的主要原料。业内人士认为,由于国际大麦减产所引发的啤酒大麦原料短缺危机已经开始显露。 全球性大麦原料短缺 记者了解到,从2002年8月份开始,国际大麦市场行情迅猛上涨。世界上啤酒大麦的供应国主要有4个:澳大利亚、加拿大、法国和丹麦。中国是最大的买家,购买量占全球贸易总量的一半。然而,由于澳大利亚和加拿大出现恶劣干旱气候,全球大麦市场供应吃紧。 据权威机构统计,澳大利亚2002/2003年度大麦的总产量为265万吨,比上一麦季减少约53%,在新的大麦收成前,澳大利亚可用于出口的制酒大麦约为66万吨,比正常年份少了90万到100万吨。 加拿大去年的大麦产量减产约50%,无法保证国内的正常使用。该国小麦局已宣布退出2002/2003年度的大麦出口市场。 欧洲的情况也不容乐观。法国、丹麦等国在2002年的大麦产量与2001年度基本持平,但德国和北欧国家大麦产量出现一定程度下降。 从以上数据简单推论,目前世界大麦市场在需求量基本上没有变化的情况下,实际意义上的供应量减少了约160万到180万吨。 减产随即引发大麦原料价格上涨。往年澳大利亚大麦进口价为1400元/吨,但目前这个数字上升到2200元/吨。预计2003年旺季之前,这个价格还将升至2300到2600元/吨的高价。 啤酒行业危机初现 广东省企业发展研究会研究员徐风认为,大麦减产,对严重依赖进口大麦的国内啤酒业将产生不利影响。 目前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啤酒生产国,预计今年将达到2500万吨产量。按照2002年我国啤酒产量2386万吨来计算,全国啤酒企业需要消耗235万吨麦芽或299万吨啤酒大麦,其中需要进口啤酒大麦200到250万吨。但今年能够供应我国的仅150万吨,缺口约80万吨。 徐风因此推论,成本导向的国内啤酒业在原料价格高企、终端产品市场竞争激烈提价无力的双重压迫下,在今年7、8月份啤酒消费旺季将出现新的行业洗牌。 目前国内啤酒企业应对这一危机的做法主要有两种:其一是预先将自己一年所需的麦芽数量都提前订下来但这需要承担较高的成本;其二就是以次充好,用低品质的饲料大麦或者国产大麦,甚至糖浆替代进口麦芽,降低企业成本,静待新的大麦供应。 徐风私下透露,目前华中地区约有30家啤酒企业在无法消化原料压力的情况下,采用了后一种方式。这也为啤酒行业的重新整合埋下伏笔。 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决策咨询处处长蒋建业认为,国内啤酒行业并非不可使用国产大麦,但也必须承认,由于品质问题,国产大麦目前只能用于生产低端啤酒,且国产大麦产量很低;大量的中高端啤酒仍需要使用高品质的进口大麦。以国产大麦替代进口大麦,必然对啤酒的品质造成损害。 他告诫国内企业,在国际市场国内化、国内市场国际化的今天,广大国内企业特别是一些具备国际化条件和经验的企业,必须更加密切关注国际市场的风云变幻,以应对国际原料产品市场可能带来的危机。(本报记者王晖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