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酒茅台:豪情满怀谋发展(图)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3年03月14日 13:04 新浪财经 | |
![]()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茅台酒在一系列的政治、外交活动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被尊为新中国的”国酒”,在海内外享有盛誉。1992年被评为”中国驰名商标”。今天,茅台集团形成以茅台酒为核心的全方位、多层次的产品体系,品牌能量逐步得到有效释放。我们以不扰乱白酒市场秩序为前提,按照稳健经营品牌的原则,有节制地开发培养自己的系列产品,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群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消费者消费习惯的改变以及国家税收政策的调整,对茅台酒形成了一定的冲击,但茅台酒作为”国酒”凭借的是她至高无上的完美品质,独特悠远的文化内涵,优质完善的服务体系,高效完整的销售网络以及全国人民的厚爱。近期,我们将启动几个相关的”工程”,培养一大批高品位,对酒的品质及酒文化有一定了解的成熟的消费群体,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以专卖店为主体的完善的服务网络,更好地为最广大的消费者服务。 茅台集团在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指引下,在社会各界的支持下,团结拼搏,开拓进取,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经济实力大幅度跃升。近13年来,特别是近5年是我们企业形象不断提升,影响不断扩大,凝聚力极大增强的时期。这13年是我们思想解放,观念更新,品牌扩张,机构调整,企业文化提升,企业精神弘扬,效益增长,改革深化,管理细化,阔步挺进现代化的时期。具体表现在: --------茅台酒的产量不断增长。1998年以来,茅台酒产量从1728吨发展到今年的8000多吨,增长了323.4%;企业总资产从2.45亿元发展到51.34亿元,扩张了20倍。1992年,小平同志南巡讲话发表,在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的指引下,我们坚持”发展才是硬道理”,不断解放思想同,深化改革,锐意进取,不断扩大生产规模,企业发展驶入高速增长的快车道,目前,正向年产一万吨的目标迈进。 --------茅台酒质量稳步提高。茅台酒工艺制定更加科学,生产控制日益规范,质量管理体系逐步完善,各种检测手段更趋先进。传统工艺所形成的独特风格,在继承创新的基础上,愈加完美,出厂合格率都保持在100%。 -------企业经济效益迅猛增长。1998年销售收入为10246万元,1997年为59454万元,2001年达到16.2亿元,比1989年增长了14.5倍;1989年利税合计为0.66亿元,1997年利税1.69亿元,2001年利税突破10亿元,增长了15倍。企业销售收入、利税从1997年的行业第七位一跃成为行业第二,现在每年上缴的税金是国家对茅台酒厂原始投资的3倍。 -------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高。加大了对科研人员的培养力度,充实了科研队伍,建立了全国白酒行业的国家级技术中心,进行了大量的新产品开发和生产应用技术方面的研究和实践,技术改革和设备更新常年不断,极大地改善了劳动条件,减轻了劳动强度,提高了劳动效率,同时也为增加效益,提高质量,为企业的快速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企业体制改革不断深化。1997年1月,我们将茅台酒厂改制为国有独资公司,更名为中国贵州茅台酒厂(集团)有限责任公司。1998年成功兼并贵州习酒总公司,1999年控股遵义啤酒公司。1999年11月20日,发起成立了股份制企业-----贵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2001年7月31日,股份公司成功发行股票,募集资金20亿元,为21世纪再创国酒辉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股票发行中,还存量发行国有股650万股,变现为2亿元,全部解缴国库,相当于国家50年来对茅台酒厂的全部投资。2002年2月又发起成立并控股了昌黎葡萄酒公司,向市场推出了茅台干红。 近年来,我们不断调整和完善茅台酒及系列产品的销售网络,我们立志把最好的、最有实力、最有潜力的经销商吸收到我们的营销网络当中来。现在与我们签订了正式经销合同的经销商398家,专卖店(柜)为主体的营销网络,争取五年内在全国2800个县,1500年地级城市,34个省会城市(直辖市、自治区首府、特别行政区)要建立专卖店和专卖柜,要在全国主要大商场、有影响的五星级宾馆、比较理想的超市建立专卖柜,把专卖店(柜)作为我们的资源,实现营销战略的又一次大的转变。 同时,我们将进一步加大国外市场营销力度,积极扩展国外市场,在全球建立国外营销公司,重点是在西欧、北美、澳大利亚、亚洲、南非或东欧,招聘国际营销人才,我们将有大的举措。世界各地华人很多,市场潜力很大,我们要把中国的酒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一部份介绍到外国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