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天气 答疑 导航
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财经新闻 > 家用电器 > 正文
2003年中国空调业进入第三次整合期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3年03月03日 16:15 中国经营报

  “2003年空调行业的形势不容乐观:4000万台的生产能力、3100多万台的产量,不可能快速提升的市场需求,大量的库存,雪上加霜的原材料全面大幅度的涨价,未知的天气趋势……究竟怎么办,企业都在谋自己的小谋小略,等着看谁最先跳出来打价格战,然后看自己怎么应对。大家都在暗地里较劲,希望自己有一招出奇制胜,取得市场的主动。”2月22日北京,由《中央电视台》广告部主办的“中国空调行业品牌传播高峰论坛”上,中国家电协会理事长霍杜芳女士一语道破2003年国内空调行业的严峻态势及企业的普遍心态。

  但采访中记者发现,以海尔、美的、科龙、海信、新科等为代表的优势品牌,已经将各企业的战略调整到供应链管理、品牌个性化及价格定位等方面综合实力的竞争。可以预见的是,在这些强势品牌的推动下,中国空调业正在面临着第三次整合。

  第三次整合

  在国内家电销售巨头、著名的家电专营连锁企业苏宁集团副总裁孙卫民看来,以2003年为起点的行业整合,实际上是国内空调行业的第三次整合。

  空调业的第一次整合可以追溯到80年代末到90年代中期,那是春兰、华宝称雄空调业的时代。在此期间,以春兰、华宝为代表的国内空调企业,与进口品牌之间的竞争开始出现,因此第一次整合的结果,不是国内品牌之间的整合,而是国内品牌和国外品牌之间。第二次整合是在九十年代中后期,由于华宝与科龙的合并、以及春兰在销售模式上出现的失误,为一些后来品牌让出了上升的空间。以海尔、格力、美的为代表,借助新型的营销模式迅速崛起,被业界称之为传统的一线品牌。

  而以2003年为起点的第三次整合,参与的企业有了量上的激增,由于空调业是前几年来家电业的最后一个“暴利”行业,高达20%左右的利润率,吸引了两百多个品牌的加盟。除了传统的一线品牌海尔、美的、格力以外,还有一批国际知名的外资品牌,如LG、松下,以及目前市场上叫得响的十几个二三线品牌,其中不少是其他家电行业的领军品牌,如长虹、科龙、新科、格兰仕、小天鹅等等。这些品牌在市场上可谓身经百战、市场策略大都可圈可点,每个品牌的实力都不可小觑。因此,空调业的第三次整合必将激烈异常。

  从市场整合的角度讲,虽然越来越多的品牌会带来愈来愈激烈的市场竞争,但同时市场蛋糕也越做越大。数据显示,90年代初期整个市场估计在500万台左右,目前已达到2500万台左右,客观上这种竞争导致了市场放大。

  行业转折年

  从空调业近二十年的发展轨迹看,行业出现整合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旺季市场的价格,一个是淡季市场的运作。事实上,透过2002年度旺季和2003年度淡季两个市场的态势,确实可以说明2002年~2003年是国内空调行业的一个转折年。

  首先,从2002年旺季市场的实际价格方面分析。2002年空调的价格,从零售市场上看,在旺季最高峰7月份的时候,降到了历史年度的最低点。“而在此之前,大家都一心指望旺季价格能够走高、多赚一点。这种心态就像股民在股市上的心态一样,大家没有信心,就都开始抛盘,以致于出现了‘胜利大逃亡’的情况”。孙卫民这样评价2002年的空调旺季市场。

  记者分析,价格走低固然与去年“天公不作美”、旺季没有持续高温的气候条件相关,但本质上,还是由于国内空调市场严重的供大于求造成的,换句话说,空调市场已经到了一个亟待整合的临界点。

  其次,从2003年淡季市场操作方面分析。从去年9月至今年3月的年度淡季,与以往相同年度相比,市场有一个非常明显的变化,那就是市场炒作行为明显减少,经销商都收紧钱袋对市场采取观望的态度。从今年淡季市场上看,自美的在去年年底宣布建立自己的价格定位坐标系之后,格力、海尔等一线品牌也当仁不让,分别以补差、扣点的方式纷纷调低价格,到目前为止,市场上主导机型的平均市场价格已经下降了15%~20%,大大压缩中小品牌的操作空间。

  前面两点说的是内忧,事实上,中国空调业面临的外部环境也十分恶劣,这些都加大了整合的力度和难度。据霍杜芳介绍,2002年空调行业从上游到下游,整个产业链利润全面缩水。雪上加霜的是,进口钢材的价格上涨了30%以上。而国内替代产品的价格也平均上涨60%。与此同时,其它原材料价格也全面上涨。整个家电行业陷入前所未有的困境。单台空调压缩机的成本因钢材涨价增加了15%~20%。一台合格的一匹空调,因为材料涨价成本增加了10%以上,再加上市场平均价格走低的15%~20%,2003年整个空调市场的降幅已高达30%左右。

  中国已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企业运作和贸易活动都必须遵守国际统一的规则。现在各国技术标准指标不断提高,空调的冷酶代替、废旧家电的回收,各

  国都以法律或规定的形式提高对我国出口产品的门槛,如果国内空调业没有利润,拿什么去提升技术水平,又怎么去打破出口产品的技术壁垒?!霍理事长认为,国内空调企业需要将目光放得长远些,从企业未来良性发展的角度,打造自已的核心竞争力。

  对于2003年空调市场竞争激烈的程度,国内空调企业显然都已做了充分的准备,一些已经在国内形成规模、产销量在50万台以上的、以海尔、美的为首的传统一二线企业,开始主动把握市场的主动权,“以我为主”制定行业的游戏规则,空调市场已经进入了一个品牌竞争的阶段。其竞争着眼点主要集中在供应链管理、品牌个性化及价格重新定位等三个方面。

  “一旦形成这种供应链的整合以后,商业就会融入到制造业市场的整合过程中去,那么新品牌成长的难度就非常大了,这样才会真正意义上提高行业的准入门槛”,孙卫民对这种整合充满了乐观的态度。“我相信2003年空调业的这次整合,可能会使空调行业的发展进入一个良性发展的轨道,而不是延续以往那种不正常的现象——有规模的企业竞争不过没有规模的企业,有规模企业的价格没有这些没有规模企业的价格有优势。相信这种违背市场经济规律的现象,必将慢慢地被杜绝”。孙补充道。(本报记者侯雪莲)




评论】【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关闭

  订新闻冲浪 互动点播 赢彩屏手机MP3播放机!
  任你邮印象30,30M大空间+彩信相册,免费试用!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search 奥斯卡 T508手机 首饰
 
  新浪精彩短信


新闻冲浪知天下事
赢MP3、彩屏手机

5元!激情男女宝典
疯狂铃声 鸟叫铃声
[Twins ] 风筝与风
[阿 杜] 惩罚
[黄品源] 简单情歌
[和 弦] 神奇
更多精彩铃声>>









图片专题:流氓兔!
诺基亚   西门子
摩托罗拉 三星
阿尔卡特 松下
爱立信   三菱
更多精彩图片>>


产业资讯诚招代理!

企 业 黄 页
在线商机
买:生活水处理设备
卖:国际顶级域名
企业推荐
顺沪经济贸易有限公司
艺野室内装饰有限公司
更多商情发布>>

分 类 信 息
:在职研究生班热招
   手机有礼武汉分类
   春季旅游江苏行
:雅思深圳考试中心
:完美学涯华申留澳
分类信息刊登热线>>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3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电信公司营业局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