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步为营壮龙头 昌黎干红葡萄酒产业发展纪实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3年02月25日 15:44 河北日报 | ||
在中国甚至世界葡萄酒界,“昌黎”都是一个散发着浓烈芳香的名字。 这里是新中国第一瓶干红酒、第一家干红酒专业生产厂家的诞生地,这里是我国酒葡萄种植第一大县,这里是干红葡萄酒和干红原酒生产基地,这里是“中国干红葡萄酒之乡”、“中国酿酒葡萄之乡”和“中国干红葡萄酒城”。 通过农业产业化经营,昌黎人把种植的优质酒葡萄酿制成芬芳的葡萄酒,耕耘着甜蜜也收获着甜蜜。如今全县酿酒葡萄基地已经发展到6.6万亩,干红酒年生产能力达6万多吨,销售额占国内市场的18%。去年,全县干红葡萄酒产业实现利税1.5亿元,农民从中获得纯收入5000万元,成为名副其实的第一立县产业、富民产业。 扭住特色建基地 昌黎县自从1983年在酿酒专家郭其昌教授主持下生产出中国第一瓶干红葡萄酒后,近20年来一直抓住本县这一最具优势的产业不放松。 为啥咬住干红不放松?县委书记张士邦这样作答:第一,昌黎位于北纬40度左右的沿海地区,同盛产干红葡萄酒的法国波尔多地区很相似;第二,世界人均一年饮干红7升,而中国人均只有0.7升。无论是自然条件还是市场潜力都说明昌黎可以大力发展干红产业。 酿酒业内人士都知道,“好干红酒是种出来的”,干红酒的质量三分靠工艺,七分靠原料。正因为酿造干红所需的专门原料———三珠葡萄(即赤霞珠、蛇龙珠、品利珠)在法国的波尔多最适宜生长,法国葡萄酒才举世闻名。由于酿酒葡萄在国内市场十分短缺,长期以来,国内许多生产厂家所需葡萄汁都是依赖进口,质量难以保证。这也难怪,为了确保自己的品牌地位,谁肯把优质葡萄汁输出国外呢? “谁拥有了酿酒葡萄基地,谁就掌握了国内干红酒市场的命脉”,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席卷大江南北的“干红热”中,昌黎人敏锐地认识到了这一点。面对全国短期内出现了400多家干红酒酿造厂的热闹局面,聪明的昌黎人没有忘记发挥自身优势,抓住难得机遇,大力发展酿酒葡萄生产基地。 1998年,昌黎县政府筹措资金500万元人民币,在国家农业部的支持下,一次从法国进口100万株脱毒赤霞珠酒葡萄种条,这是我国有史以来从国外引进种苗数量最多的一次。为了引导农民迅速接受这“舶来品”,政府卖苗贴了100万元,各级干部个人出钱搞风险试验基地,做给农民看。结果当年发展酿酒葡萄基地2.2万亩,种植农户达到2万户。 在建设酿酒葡萄基地过程中,昌黎县通过组织“千名干部送科技、十万农民进课堂”活动,派出大批科技干部深入到田间地头,及时把酒葡萄生产、管理技术送到农民手中。全县15万农村主要劳动力都接受了技术培训,其中近万人还成为享誉一方的“农民土专家”。 几经风雨,如今全国干红酒厂大浪淘沙剩下不到200家,而昌黎县由于酿酒葡萄基地的不断壮大,干红酒产业的“蛋糕”也越做越大,干红厂由当初的2家发展到现在的24家,企业数量和生产能力稳居全国第一。 记者点评: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就是要集中力量,聚合农村生产力诸多要素,实现农村经济的重点突破。要取得新突破,关键在于找准自己的优势,出路在特色。只有打“优势牌”,走“特色路”,才能通过农业产业化经营构建地方经济的“顶梁柱”。 步步为营壮龙头 说到龙头企业,张士邦做了这样一个比喻:农民好比水,企业好比鱼。无水之鱼活不了,而在鱼群攒动下,水也才能真正“活”起来。 如何让龙头尽快昂起来?昌黎县坚持集体、个人、外资一起上,改扩建、合资、新上一起搞,大力加强干红酒酿造企业建设,在较短时间内实现了龙头企业的“数量多、外向型、规模大”,从而巩固了昌黎干红联合舰队的霸主地位。 县委、县政府积极引导干红产业由追求数量的粗放型向追求质量的集约型转变。去年以来,全国最大的干红酒出口企业———中粮集团华夏葡萄酿酒有限公司,经国家计划发展委员会立项批准,斥资近5亿元,进行扩建改造,目前基建工程已经完成,预计今年干红产量可达2万吨。 在扶持“老字号”干红企业发展的同时,昌黎县还积极营造宽松投资环境,把国外资金、县外资金和本县的民间资金吸引过来,借财生财,借鸡下蛋。通过开辟“经济绿色通道”,坚决清理各种不合理收费,仅此一项一年就减轻企业负担2300多万元。成立了“经济110”,随时为企业排忧解难,提供无偿服务。有一家投资2000万元的干红酒企业由于一切手续都走了“经济绿色通道”,从投资到投产,老板未到县政府和有关部门办过一次手续,未对当地干部请过一次客。 栽下梧桐树,才能引来金凤凰。一向固守贵州酒乡的茅台酒厂,也挥师北上昌黎,投资5亿元,兴建年产5万吨干红的“茅台干红”酿酒厂。野力、地王等干红厂也不断扩大规模,年生产能力都已超过1万吨。同时,世界五百强企业———奥地利施华洛奇公司投资2800万美元,在昌黎租地2500亩,打造可与欧洲干红相媲美的“凤凰干红”。 记者点评:发展农业产业化,龙头是关键。龙头企业一头连接的是千家万户的农民,一头面对的是千变万化的市场。通过扶持、服务龙头企业,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可以推动龙头企业实现产业升级,增强市场竞争力,从而在根本上保护农民拥有长期稳定的收益。 焊接链条求多赢 2000年秋,是昌黎农民感觉最阴冷的一个秋天,始料不及的酒葡萄卖难让满怀丰收喜悦的昌黎人来了个透心凉,农户排队几天几夜待售酒葡萄,一些企业趁机压级压价。农户利益受损,干红产业发展因此蒙上了一层阴影。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局面?昌黎上下对此进行了深刻的反思:一方面是因为供求失衡、龙头企业较少;另一方面也暴露出产业链条衔接不紧密造成企业农户“风雨来时各自飞”的问题。 形不成强大的竞争合力,干红产业还奢谈什么持续健康发展?为此,昌黎县委、县政府开始辨证施治、对症下药。一手抓招商引资,继续增加龙头企业以市场经济手段调节供求关系,一手打造农业产业化利益连接机制,提高组织化程度,把加号做实。 为了规范干红产业行业管理,昌黎县成立了全国行政系统第一家葡萄酒产业管理局,还组建了全县酒葡萄种植协会和葡萄酒生产企业协会。在酒葡萄收购前,葡萄酒产业管理局把供销形势和市场预测报告分别通报给两个协会,两个协会分别召开会员大会商讨收购价格,最后在葡萄酒管理局主持下双方商定实际收购价格、标准和收购方案。 新机制理顺了各方关系。2001年,在酒葡萄采摘、收购季节,昌黎县24位县级领导照例一人一厂,分头带队到收购现场维护收购秩序。但这一回,没有了排队拥挤场面,没有了垄断压价,仅几天时间就收购完毕。农民开心了,企业舒心了,政府也省心了。 通过利益导向机制和政府与两个协会的穿针引线,龙头企业与基地之间以合同等形式构建起了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利益共享机制,全县酒葡萄基地全部纳入龙头企业发展之中,成为龙头企业的第一生产车间,形成了一个有机的、紧密的产业链条。去年,十里铺乡马庄村与华夏葡萄酿酒有限公司签订了收购合同,统一规划、统一技术、统一收购。农民在公司指导下进行限产增糖,提高酒葡萄品质,秋后收购价比市场价高出30%,农户、企业双方受益。 记者点评:组织化程度是检验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的重要标准,也是农业产业化的生命力所在。特别是在目前作为市场主体的农户和企业的主体意识和主体行为尚不成熟的情况下,探索利益连接机制,加强产业衔接,更加具有现实意义和紧迫性。(本报记者郝彦鹏本报通讯员刘广敏朱润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