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指高端中日韩三国兵团再战彩电市场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3年01月28日 09:32 中国经营报 | ||
“10年后,国内目前大部分电视机品牌都将消失,唯有在‘高端’领域抢占一席之地的厂商能得以幸存。”这是业内对中国彩电市场的一种大胆预测。但这绝非危言耸听。因为传统的模拟电视不久后退出历史舞台已经是不争的事实,数字化电视的高端图景则日益迫近。有权威机构预测,2003年,将是中国高端电视市场快速扩展的一年。 高端市场快速启动液晶等离子领导潮流 当背投电视在广告的轰炸下被大众所熟知并开始引入家庭生活时,液晶电视和等离子电视从一个更高的层面切入了这个市场。无可否认,等离子电视、液晶电视、背投电视等众多高科技含量、高品质的高端产品开始引领世界电视市场的新方向。业内专家预测,2008年将是新旧电视历史更替的分水岭。按照我国数字电视的推进计划,目前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数字电视系统标准正待确定,2003年数字电视将在更大范围试播,2008年数字高清晰度电视将在国内主要城市普及商用播出,而北京奥运会将实现以数字高清晰度方式向世界转播。 从模拟到数字的历史更替,必然要求电视机从所谓的“低端”向“高端”的跃进。对于许多缺乏相关技术并且资金实力不够雄厚的电视机厂商,这无疑是惊险的一跃,能跳过去就顺利晋级,跳不过便只能接受被淘汰出局的命运。 “对于影像产品来说,都要再现数字化的内容,电视机也不例外。”三星电子影像显示器事业部中国区总裁高太日早已把电视机的数字化变革纳入了日常思维。“明天的彩电市场”,业内人士说,“说穿了就是数字电视市场,整个中国数字电视产业,产业规模至少在一万亿元人民币以上,这个市场前景远大。”其他电视机的主流厂商也基本如此,“我们为变革所做的战略准备已经进入了倒计时”,一家不愿透露姓名的国内电视机厂商称。 “只要条件允许,厂商就会同时涉足高端电视的这三大领域,只不过会根据自身情况和外部环境而在市场策略上有所侧重。”北京江村经济研究院家电市场研究所主任关昕指出。事实也的确如此,无论是手握多张王牌的索尼、三星等全球电视机领导厂商,还是长虹、TCL等本土列强都在努力谋求多领域胜出。这些高端竞技者们都很清楚,全线产品供应商的形象对于品牌地位的提升大有裨益,而且也使得面向未来的高端战略增加了弹性适应的空间。 跨国巨头发力民族品牌强攻国内企业优势不多 作为电视行业的巨头,索尼在中国电视机高端市场的争夺中,也丝毫也不敢懈怠,不断地推出高端彩电产品。1月13日,日本索尼公司在京宣布,42英寸的贵翔等离子电视将于今年春季在国内上市,以此抢占中国高端电视市场。而早在去年10月22日,韩国三星电子副会长兼CEO尹钟龙就亲自到北京展示三星生产的一款目前世界上最大的63英寸等离子电视,引起的媒体和消费者的广泛关注。 “我们在中国高端电视市场最大的竞争对手是索尼”,在三星电子影像显示器事业部朴钟元的竞争对手名单里,长虹等国产品牌并不在列,“长虹50万台的销售目标与三星5万台销售目标所指的并非相同的消费领域。因为我们的目标市场不同。”朴钟元补充道。 除三星、索尼之外,其他一些日韩厂商的生猛表现也颇为惹眼。夏普公司就是一个典型代表,夏普显然把高端市场的战略重心放在了液晶电视上,在中国市场频频推出液晶电视新产品,并且不断发动降价风潮。而为了抵御三星电子等真正对手的重压,夏普日前宣布将在2004年1~3月间提前开动其量产25英寸以上大型液晶电视的龟山工厂,比当初预定时间提前了整整4个月。在液晶和等离子产品方向,索尼、夏普、三星、LG等日韩系企业仍是其中的主角。 已经饱尝低价竞争、稀薄利润空间之苦的国内彩电厂商,自然不甘心将高端电视市场这块“肥肉”拱手让人。于是,长虹、TCL、厦华等纷纷挺身而出,首先以背投为切入点跟进市场。由于核心技术的瓶颈难破,对于多数国内电视机厂商,选择以背投产品突入高端市场应算明智之举。2002年中国彩电业的高端突围应该说是比较成功的,长虹主打精显背投、TCL主推等离子、海信捧出“三剑客”(等离子、互动电视、胶片背投)都获得比较明显的成功。 当国外洋品牌的目光聚焦液晶电视的时候,长虹液晶电视也正式开始批量投产,这不但意味着中国彩电大王在液晶电视领域已进入了实质性操作阶段,同时也标志着中国在液晶电视的研发制造领域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正如长虹总裁倪润峰所言:“应用技术超前半步能赚钱,而超前一步只能赚概念。”看来善于把握技术领先火候的长虹又一次号准了彩电高端技术的发展脉搏,并迅速反应,将剑锋直接指向液晶电视产业的制高点。 其他国产品牌也不示弱,康佳多媒体副总经理匡宇斌认为,2003年将是国内彩电品牌之争“刺刀见红”的一年,随着彩电业品牌大战的开幕,残酷的竞争也将蔓延至大中型彩电生产企业,今年国内彩电行业将面临大洗牌。 在群雄激争的国内高端彩电市场谋得霸主地位当然不是一件易事。在目前阶段,由于核心技术的命运枷锁和管理运营方面的绕颈难题,国内品牌“中国制造”概念优势并不明显,与索尼、三星等洋品牌对决的最重要武器就是生产成本和价格。但高端电视的生产成本问题并不像其他技术由于较高技术含量,厂商在产品技术的差异化方面可以做更多文章,技术研发和品牌形象会直接影响消费者的采购决策。从这些角度说,谁将在高端电视市场引领风骚现在仍是未知。(本报记者丁飞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