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天气预报 新闻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财经新闻 > 家用电器 > 正文
彩电业:价格大战风光不在技术竞争回归背投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2年12月24日 14:28 中国经营报

  2002年5月,长虹率先强力推出精显背投,打响了国内彩电业全面进军高端市场的第一枪;之后,TCL、创维、海信等国内彩电品牌相继推出了等离子、液晶彩电等高端产品,7月,TCL、创维先后以29800元的超低价启动了等离子彩电市场。至此,国内彩电企业成功地完成了由低端市场向高端市场的转型,并形成了高端市场的两大阵营。然而,就在2002年行将结束的时候,TCL又突然发力背投,向市场密集投放阵势浩大系列背投产品。国内彩电两大品牌长虹、TCL的“殊途同归”,将彻底改变中国彩电业未来几年的竞争格局。

  虽然TCL方面一再宣称,发力背投是为了消除各界认为“TCL拒绝背投”的误解,因为今年以来TCL一直在集中兵力宣传等离子彩电。但业界人士认为,此举实际上代表着TCL在产品策略方面的重大调整,而这种调整正代表着中国彩电未来几年的发展方向。在中国彩电业未来的战略里,等离子、液晶电视是战略产品、长线产品、明天的产品,背投则是战术产品、今天的产品,可以实现实实在在的销售,是利润的重要支撑。中国电子视像行业协会大屏幕投影显示设备专业分会秘书长赵汉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明确表示,“中国彩电业从背投技术上突破比等离子(PDP)容易,中国的高端彩电应该从背投开始”。

  背投具有最优的性价比

  目前彩电高端技术主要有三种:背投、等离子(PDP)及液晶。其中,等离子目前主要是日、韩企业在大力地进行技术及产品的开发,但业内对PDP技术的完美性存有一些疑问,该技术离中国彩电企业尚很遥远,加上PDP显示屏的生产线投资巨大,单个的中国彩电企业无力承受;液晶在大屏幕上的技术还不成熟。而背投则相对容易掌握一些,目前有四项背投显示技术可供选择CRT、LCD、DLP、LCOS。

  来自美国精密透镜公司对中国市场的调查数据显示,中国今年背投电视将有30万台的需求,且主要是沿海城市及北京等大城市家庭用户的需求,不过,每年还会有100万台的增长量。LCD、DLP、LCOS等也都是背投电视发展的方向。据专家预测,2005年,CRT背投、LCD背投、DLP背投和LCOS背投,再加上PDP电视,其在国内市场的需求量有可能超过300万台。

  赵汉鼎表示,结合中国消费者的实际情况,背投彩电在性价比上的优势是其他大屏幕彩电无法比拟的。以40英寸为例,LCD背投电视的价格约为等离子电视的40%,而CRT背投电视的价格甚至不到等离子的20%。市场售价8000元的CRT背投彩电的利润高达2000元。

  纵观产业链布局,中国目前做CRT背投最有条件,因为几乎所有的部件都实现了本土化。以CRT显像管为例,日立赛格建成了180万台的生产线、北京松下建了100万台的生产线,加上安彩、彩虹、芜湖、成都等建成的生产线,国内的CRT背投管产能将达到820万套。管资源的丰富,带来的必然是竞争的加剧,价格的下降。“当CRT背投彩电价格与30英寸纯平彩电价格接近时,CRT背投就大显神通了。”赵汉鼎预言。

  考虑到建立DLP生产线的投资巨大,赵汉鼎不否定LCD、LCOS将来取代CRT背投的可能性,但前提条件是“价格降下来,质量提高,售后服务做上去”。这也正是中国电子视像行业协会目前所抓的工作重点。

  彩电业由价格走向技术

  在12月5日的“2002中国彩电高峰论坛”上,18家彩电企业心平气和地谈着技术和新产品。亲历了价格大战的声嘶力竭,中国彩电企业在调整中变得平和起来。

  厦门华侨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郭则理真实地描述了这一变化:现在中国彩电企业毕竟在危机当中看到了问题,找到了出路,比如从去年以来,厦华推出数字高清晰彩电,长虹推出背投彩电,以及今年以来一些企业推出等离子彩电,液晶彩电等等。我们暂且不论这些产品在多大程度上是由自己独立开发的,但是我们肯定可以看到的是所有这些企业毕竟找到了突围之路,这就是创新。

  而中国彩电厂家突围之时,商家也随之做出了相应的调整,国美采购经理何炬就亮出了鲜明立场:在商品定位上,国美将一改此前“中低端为主,高端为辅”为“中高端为主,低端为辅”。2002年,国美计划销售彩电200万台,力争使高精尖彩电销售占比提升至50%。

  尽管各家彩电企业老总在发言中均提到了技术研发的重要,但业内人还是能深切感受到中国彩电企业在核心技术上的单薄无力。一位与会的业内人士尖锐指出:没有核心技术的尴尬,在座的企业是解决不了的,企业个体力量有限。

  这位人士建议向日本学习,日本企业在技术追赶时期,比如像芯片等很多领域,由日本产业省牵头,大企业入股,随后在短时间内获得了核心技术。我国彩电业也可考虑由相关部门牵头,众多企业联手投入,在某些核心技术上做攻关、突破,这是至关重要的。但中国企业往往缺乏这种核心的协调能力。(方程本报记者侯雪莲)




发表评论】【财经论坛】【 小字】【打印】【关闭窗口

  免费试用新浪15M任你邮 获数码相机、手机大奖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新浪精彩短信


大奖!缤纷圣诞
疯狂铃声 鸟叫铃声
图片铃声包月5元!
[F4] 流星花园II
[Twins] 百试不厌
[林志炫] 只为你唱
[和弦] 哥,电话
更多精彩铃声>>









图片专题:流氓兔!
诺基亚   西门子
摩托罗拉 三星
阿尔卡特 松下
爱立信   三菱
更多精彩图片>>


行业信息高速路!

企 业 黄 页
企业黄页在线商机
买:大量采购特殊用纸
卖:圣诞节葡萄酒特卖
企业黄页最新加盟
三和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代劳清洁有限责任公司
更多商情发布>>

分 类 信 息
:在职研究生班热招
   珠江绿洲新鲜生活
   中医药专治牛皮癣
:雅思深圳考试中心
:完美学涯华申留澳
分类信息刊登热线>>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2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电信公司营业局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