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类的品评与其它食品品评一样,除了理化指挥必须符合国家标准、地方标准、行业标准、企业标准以外,极为重要的一关还必须通过感官品评。人们在泛指质量时往往从“色、香、味”三方面入手评判,酒呢?还要加上“格”,即酒体的风格特征,也就是区别于酒种特有的风格。在黄酒的品评中,我们往往能体味口感的细腻变化,比如能辩别出0.02%以上的Ca0含量、0.2%以上的咸味、0.00005%以上的苦味、0.03%以上的鲜味、0.5%以上的甜味等、并能综合以上种种味觉,判断酒的粗糙、清爽、淡薄、醇厚,于是酒质量最后的优劣评判也
就出来了。
目前世界上最高级精密的分析仪依然不能完全达到人的品评能力,这也是国家为什么要设各类酒的全国评酒委员会的的缘故。而我们各位评酒员也是根据平时积累和国家标准对照品评,这无疑给品评带下的种客观的统一和主观感知的融合,使品评不致于混乱和随意。但是黄酒品评的标准从新中国第一届评酒会到现在基本相同,没有象白酒、啤酒、葡萄酒那样进行确切化增改。如白酒确立了米香型、浓香型、酱香型、清香型后,在以后的几届评酒会上又相继确立了兼香型、药香型、凤型、斑香型和芝麻香型等,因此白酒名酒品种大增。而黄酒却一成不变,只有起到良好的作用。在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今天,人们对饮酒不再是过去那种寻求刺激的低级消费,而逐渐成为享受人生的一种乐趣。且消费者不是评酒师,不知道各类味觉的综合评判,只知道好与不好喝。颜色是淡的还是深的,气味好闻还是难受。因此,作为有一定评酒能力的评酒员,必须收集广大消费者对黄酒口感的综合反映,中国地域广阔,要针对不同地区,不同地域消费者的不同爱好,结合分析消费者的流行味感表达,使评酒为企业的生产、科研、开发服务。
黄酒消费者目前的消费意义,一是行着传统饮用的习惯而来,二是注意到黄酒的营养价值和酒度适中的内涵,而以第一种消费者居多。目前黄酒对新消费者的引导和吸引力很弱,其中很大原因是因为黄酒对新消费者来说只有笼统的二个字“难喝”。普遍反映苦味重,部分女性消费者认为者认为象喝中药一样苦涩,一些会喝一点酒的消费者则认为缺少一种鲜爽感有的认为酒度还可以下降几度,而黄酒的甜酒又显得腻口,不象葡萄酒爽口。种种反映集中到一个问题上,即评酒工作只能评判黄酒有优劣,而很少用品评去指导新工艺,开拓新市场,吸引新顾客。如何用新的评判秫语或新的黄酒评判标准来确定诸如淡爽型、起泡型、混合型等适合当代消费的黄酒发展新路,以口感要求来推动、促进黄酒新品的开发;如何根据不同消费群体来开发调进,提高黄酒的酒类调进中的占有率。淡、干、爽是时代的呼唤,也是时代赋予黄酒评酒员的又一使合。
新标准必须要有的产品。用专业评酒员对黄酒味感的确切感受再综合消费者的反馈意见,倡导开发适应不同消费屡次、不同消费群体、不同消费区域的口感。同时以评酒员和评委们录敏的感评判能力和评判标准,去指导黄酒新品种的研制、开发和生产。以评酒员对“色、香、味”的特殊感受,指导企业对黄酒色泽的选择、香味的强化、味感的确切,以此来缩短黄酒企业对新产品的开发周期,加快新品种投入市场的速度,极大地满足消费者对不同黄酒的需求,促使黄酒向更高屡次以展。
以消费者的要求为依据,以评酒师的感受为借鉴,是黄酒企业革新的动力与目标。发挥品评者的聪明才智,以评酒师的实践经验,创造性地开拓新领域开发新产品,虽然会有失败的风险,但更会有成功的喜悦。
黄酒发展的脚步十分缓慢,空白很多,开发的领域也很广。作为评酒员,特别是主宰着全国黄酒质量优劣评判的国家级评委,应跳出线纯粹为评酒而评酒的框框,以优秀的品评天赋,综合大众消费者的饮用反映,结合时代的要求,走进批导黄酒生产、开发的广阔天地,追求评师自身价值的最大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