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王越
黄酒为世界三大古酒(黄酒、啤酒、葡萄酒)之一,源于中国,且惟中国有之,可称独树一帜。黄酒产地较广,品种很多,著名的有绍兴加饭酒、福建老酒、江西九江封缸酒、江苏丹阳封缸酒、无锡惠泉酒、广东珍珠红酒、山东即墨老酒、兰陵美酒、秦洋黑米酒、上海老酒、大连黄酒等等。
黄酒,从字面上看应该是黄颜色的酒,所以有人将黄酒这一名称翻译成“Yellow Wine”,其实这并不恰当。黄酒的颜色并不全是黄色的。在古代,酒的过滤技术并不成熟之时,酒是呈浑浊状态的,当时称为“白酒”或浊酒。黄酒的颜色在现在也有黑色的、红色的,所以不能光从字面上来理解。黄酒实际上是谷物酿成的,因可以用“米”代表谷物粮食,故称为“米酒”也是较为恰当的。现在通行用“Rice Wine”表示黄酒。
在当代,黄酒是谷物酿造酒的统称,以粮食为原料的酿造酒(不包括蒸馏的烧酒)都可归于黄酒类。黄酒虽作为谷物酿造酒的统称,但民间有些地区对本地酿造、且局限于本地销售的酒仍保留了一些传统的称谓,如江西的水酒、陕西的稠酒、西藏的青稞酒,如硬要说它们是黄酒,当地人也不一定能接受。
“黄酒”,在明代可能是专门指酿造时间较长、颜色较深的米酒,与“白酒”相区别,明代的“白酒”并不是现在的蒸馏烧酒,如明代有“三白酒”,是用白米、白曲和白水酿造而成的、酿造时间较短的酒,酒色浑浊,呈白色。酒的黄色(或棕黄色等深色)的形成,主要是在煮酒或贮藏过程中,酒中的糖分与氨基酸形成美拉德反应,产生色素。也有的是加入焦糖制成的色素(称糖色)加深其颜色。在明代戴羲所编辑的《养余月令》卷十一中则有:“凡黄酒白酒,少入烧酒,则经宿不酸。”从这一提法可明显看出黄酒、白酒和烧酒之间的区别,黄酒是指酿造时间较长的老酒,白酒则是指酿造时间较短的米酒(一般用白曲,即米曲作糖化发酵剂)。在明代,“黄酒”这一名称的专一性还不是很严格,虽然不能包含所有的谷物酿造酒,但起码南方各地酿酒规模较大的,在酿造过程中经过加色处理的酒都可以包括进去。到了清代,绍兴的老酒、加饭酒风靡全国,这种酒质量高,颜色一般是较深的,可能与“黄酒”这一名称的最终确立有一定的关系。因为清朝皇帝对绍兴酒有特殊的爱好,清代时已有所谓“禁烧酒而不禁黄酒”的说法。到了民国时期,黄酒作为谷物酿造酒的统称已基本确定下来,黄酒归属于土酒类(国产酒称为土酒,以示与舶来品的洋酒相对应)。
被世人称为“天下一绝”的中国黄酒工业,如今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生产总量、销售额飞速增长,已经实现了从传统工业向现代工业的过渡。
我国黄酒酿酒技术的发展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自然发酵阶段,历经数千年,传统发酵技术由孕育、发展乃至成熟,即使在当代天然发酵技术也并未完全消失,其中的一些奥秘仍有待于人们去探究、破解。这一阶段人们主要是凭经验酿酒,生产规模一般不大,基本上是手工操作,酒的质量没有一套可信的检测指标去衡量。
第二阶段是从民国开始的,由于引入西方的科技知识,尤其是微生物学、生物化学和工程知识后,传统酿酒技术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们懂得了酿酒微观世界的奥秘,生产上劳动强度大大降低,机械化水平提高,酒的质量更有保障。
1949年,全国黄酒产量只有2.5万吨,企业数量很少;到1998年底,产量已增加到140万吨,50年增长了55倍。黄酒生产区原来只有4省1市,如今黄酒企业分布在全国21个省、市、自治区。生产原料也由单纯的稻米、粟米发展到薯干、玉米、黑米等,黄酒已经成为人民群众“餐桌经济”必不可少的内容之一。
黄酒工业的50年,也正是中国传统食品工业不断提升科技含量、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生活需要的历程。从建国到改革开放,黄酒工业发展较慢,而发展最快、被称为“黄金时期”的是改革开放后的20年。这20年,黄酒生产技术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生产规模不断壮大,生产方式不断进步,全国1万吨到2万吨的机械化生产线相继使用,名优产品增多,产品档次提高,20年以上陈酿精品,各种高档酒、礼品酒纷纷上市。到去年,黄酒行业总产值已达到42.8亿元,利税达6亿元,资产近90亿元。眼下,黄酒企业有700余家,其中产量达11万吨以上的1家、3万吨以上的5家、1万吨以上的15家,已经有40%以上的企业实现了机械化、半机械化生产。
据专家介绍,近20年来,国内黄酒质量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知名品牌和优秀产品不但质量稳定,而且有较大的提高。特别是新原料黄酒有较大的发展。有关专家认为,目前黄酒行业绝大多数产品的质量水平达到或接近国内最高水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