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葡萄酒行业发展前景如何?最近,记者就这一问题访问了中国食品工业协会质量部主任刘信海。
可以说,刘信海是位研究葡萄酒专家。他略有所思地说: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葡萄酒行业迎来了一个新的时期。由于关税的不断下调,进口许可的商品逐渐放开扩大,我国葡萄酒在未来的五年中将面临五大变化。
生产成本降低营销成本提高
刘信海说:随着葡萄行业“牛市”的到来,许多地方农业产品结构开始向经济作物调整的过程中,葡萄成为葡萄酒主产区农民首选的经济作物之一,葡萄的大量种植使厂家原材料成本下降。技术改造与先进生产设备的引进又使生产效率大大提高,人工成本降低,这样就使厂家降低成本成了必然。
同时,在未来五年中,随着零售业的发展和超市网络的不断渗透,大型连锁越来越成为零售业态的主流,有些调研公司预计,未来3至5年超市业态将占有60-70%的零售份额。这些超市也必然成为葡萄酒厂家竞争的主要阵地,大量的葡萄酒涌入超市,但超市却不会因为大量葡萄酒的涌入而无休止的扩展,在这种情况下,“零售终端是财富”的理论就被验证了,各种名目的费用都将成为限制葡萄酒进入终端的一道门槛。未来五年,大型连锁超市的准入费用将不是几万元,而是几十万、上百万,营销成本将大大提高。
全国性品牌越来越少区域性竞争更加激烈
刘信海指出:未来五年中,葡萄行业中能够运作全国营销模式的企业将越来越少。许多葡萄酒生产商将因为巨额的市场投入而不堪重负,人力物力都将面临考验。
全国性的营销需要足够多的人力配制,而目前葡萄酒行业还停留在较为原始的销售状态中,能够专门运作区域性市场、全国性市场的人才紧缺。
由于营销成本的不断提高,使很多年产量低于万吨以下的企业很难承担这项费用,但是零售终端的费用却不会因为你而降低。事实上,就连实现全国大卖场、大连锁的铺市所需要的产品占用资金,也是一个客观的数字;而且生产商在市场是蜻蜓点水式的铺市,很容易就会被竞争对手给吃掉。所以,诸多的企业在尝试和分析后,果断地选择了区域市场。在未来五年中,能够操作全国市场的企业除了张裕、长城、王朝、威龙等少数企业外,都会走向区域市场营销,就如同“华东”雄踞青岛一样。
行业整合强者愈强弱者难以为继
在未来五年中,葡萄酒行业由于行业内竞争不断加剧,领先品牌的市场占有率不断扩大,同品牌间的整合、不同品牌间的整合都会相继出现。刘信海介绍说:主要有三类:
第一类,为了规范市场,同品牌间的整合。这主要是“长城”旗下各公司间的整合,在未来五年中同一商标各自为战的格局将得到统一。
第二类,不同地区、不同葡萄酒公司间的大并购。由于市场竞争越演越激烈,很多葡萄酒品牌由全国性品牌成为区域性品牌或步入难以为继的境地,这样就会给张裕、长城、王朝、威龙等全国性品牌的扩张并购提供了机会。
第三类,资金、技术、产品薄弱,搭便车式的企业。这些企业由于资金少,不注重技术投入,不注重产品质量,产品开发落后,在市场竞争中将逐渐被精明的消费者淘汰,最终退出葡萄酒行业。
整合后,规模效益就会使强者愈强,弱者难以为继,这种趋势的出现就仿佛目前啤酒行业的扩张态势如同一撤。
洋品牌葡萄酒卷土重来成为经销商主要收益点
前几年,大量洋葡萄酒是垃圾酒分装的实情遭媒体暴光后,洋葡萄酒的市场份额不断下降,并且使国产葡萄酒迅速成长起来。刘信海有一种预感:种种迹象表明,随着中国的入世,未来五年,洋葡萄酒还会卷土重来。
几年来,欧美许多葡萄酒生产大国都看好中国的葡萄酒市场,在当前有利的经济环境下,许多独资、合资、洋酒分装厂将在未来三年内在全国出现。这些葡萄酒生产商将利用国外的资金、技术、品牌、合理的产品结构拼杀于中国市场。
由于洋酒的品牌和号召力,洋酒将拥有丰厚的利润空间,经销商会在厂家雄厚的市场支持下,迅速争夺市场资源。有了市场的认可和销售量的大幅提高,经销商会在经销洋酒上尝到甜头。
葡萄原料基地化产量有可能过剩
目前,酿酒葡萄的繁殖、栽培一直受到工业、农业等方面的关注。早在1979年,河北沙城长城葡萄酒公司就建立了国内外优良葡萄品种实施基地。1995年后,随着对原料需求的增长,我国境内大量引进、繁育世界酿酒名种苗木,迅速扩大了酿酒专用葡萄种植面积,2001年全国葡萄种植面积近500万亩,酿酒葡萄种植面积也增加到72万亩,其中已结果和进入果期的有10万亩,全国正在形成环渤海、怀涿盆地、甘肃武威等葡萄栽培区域。赤霞株、品丽株、雷司令等国际著名酿酒葡萄品种占我国酿酒葡萄栽培面积的80%以上。我国葡萄原料已经以区域化、基地化、良种化的方式,与葡萄酒工业的发展相互对应。现在,葡萄酒原料不但可满足工业生产的需要,而且还有富余。原料价格也由最高时的10元/公斤,回落到3元/公斤以下。葡萄原料质量水平的提高为我国葡萄酒品位质量的提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未来五年中,由于葡萄酒行业的不断繁荣,农民大量种植葡萄的积极性越来越高,在未来五年中将进入高产期,总产量将达到历史最高峰,而葡萄酒行业正步入理性生产、理性消费时期,葡萄酒的产量将稳步增长,对葡萄的需求同样也趋稳定。谈到这里,刘信海告诫说:从这个意义上说,产量不断扩大对农民并不见得是个好消息。(万贵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