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改开放以来,给人印象最深的一句话大概是"与国际接轨",其中最华彩的一页又推中国文化与洋文化的冲撞、交融和结合。而代表国粹文化重要内容的酒文化更是经历了最不平静的年头。
1994年"人头马"、"马爹利"头一次参加了春交会,投入了当时令人咋舌的广告宣传费--1400万港币,创造了那时糖酒会广告宣传投资最高记录。从那以后"人头马"、"马爹利"几
乎成了洋酒的代名词,这一年也成了"洋酒热"在中国高歌猛进的开端。就在这一年,福建邵武糖酒副食品总公司将一份市场调查和承诺出资100万元联合开发低度五粮液系列酒的建议送到了五粮液集团领导层,1994年底"五粮醇"投放市场,翌年新增税利1000多万元。从这时起资本支持下的品牌运作丰富了中国酒文化的内涵。中国的酒文化开始从市场的角度同国际接轨。
文化酒的兴起一方面是应对市场冲击的需要,另一方面也是酿酒业适应国家产业政策调整的一个积极的创举。1986年以来,我国对酿酒行业尤其是对高耗粮的白酒酿造业实行抑制政策,通过提高税收、不放贷款等措施,迫使白酒产量逐年下降。国家针对酒类发展方针提出了四个转变:高度酒向低度酒转变,普通酒向优质酒转变,高耗粮向低耗粮转变,粮食酒向水果酒转变。这些政策措施很快就显示了效果,1988年啤酒业以年均递增21.2%的速度发展,首次超过白酒。但是这也促使白酒的消费从简单的感受酒力到品味酒韵,酒的度数低了,但是文化味儿却浓了。产业界敏锐的抓住了这个机遇。其中一个突出的表现是酒文化的细分和相应品牌的繁荣。自1994年第一个合作品牌"五粮醇"出现以来,在五粮液大品牌麾下,涌现出五粮春、五粮神、五湖液、四海春、川酒王、六百岁、京酒、金六福等数十个"子品牌"。这些子品牌的成功-是将各路资金集中到了五粮液这个优势大品牌之下,另外是因为这个大品牌很好地与地方酒文化和特色酒文化相结合。这样做的结果是不仅继承了中国酒的文化传统,而且产生了酒文化的创新增殖的效果。
不仅是五粮液,茅台、酒鬼、泸州老窖、剑南春乃至汾酒都以不同的方式丰富着各自的酒文化。川酒文化、鲁酒文化、晋酒文化、豫酒文化、黔酒文化、湘酒文化、京酒文化等等,活生生展示给消费者,烘托着中国酒文化的气氛,支撑着市场的繁荣。
难道这不是国酒的光明前景吗?(邢小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