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孙秀艳
海尔、长虹、TCL、厦华,一个个响当当的名字告诉我们,中国已经成为一个家电生产大国。虽然广阔的中国市场常常被人引以为豪,但是,家电企业只有走向国际市场才能摆脱国内价格战的简单竞争,这已经是不争的事实。然而,国际市场上的一些贸易壁垒曾经让中国家电企业吃了不少苦头。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中国的家电企业正在通过各种途径打破走向国际市场的贸易壁垒。最近,厦华就在应诉欧盟彩电反倾销诉讼中部分获胜,打开了自己产品通向欧洲市场的大门。为此,记者采访了厦华公司总经理郭则理。
记者:厦华是国内彩电企业中率先应诉欧盟反倾销调查的,你和你的同事们还提出“应对反倾销是门必修课”、“把应对反倾销当饭吃”。在国内企业非常谨慎看待这个问题时,你们的态度却如此鲜明,原因何在?
郭则理:我想首先与企业的发展状况有关。在彩电行业我们是小弟弟,先天不足。1985年成立时,由于不是国家定点生产线,只能以70%的产品出口换来30%的国内销售。所以厦华一开始就注重开拓海外市场,对欧盟出口最高年份有32万台,但1992年开始就基本停了,主要是欧盟委员会对中国彩电的反倾销政策。厦华被迫退出欧盟市场,几年来损失利润近1000万美元。
提议“应对反倾销是门必修课”,有两方面意义:其一,反倾销作为国际贸易中合法的保护手段,在加入WTO,关税壁垒降低后,将作为非关税壁垒而被各国广泛使用,一个致力于国际市场的企业,不了解其规则,不通过应诉来维护自己的权益,那在国际市场将难以立足;其二,虽然欧盟等国对我们的反倾销调查有歧视性,但其规则的设计却体现了严格的市场经济的精神,对提高应诉企业的财务管理、成本管理水平都大有裨益。
记者:欧盟缘何最终接受我国的彩电?郭则理:因为按照WTO的原则,以及相关的法律法规,欧盟原先的反倾销是带有歧视性的政策,我方的积极应诉,列举了我方相关的充分证据表明,我们的市场竞争环境受到了严重的制约,他们的反倾销是不公平的、不公正的,是一种变相的贸易保护,因此站不住脚。
记者:中国政府在此案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郭则理:自始至终对企业非常支持。厦华首先单独应诉以后,得到了政府的鼓励、引导。政府鼓励企业在WTO的环境下,按照国际市场的游戏规则,积极应诉,勇敢地维护自身的利益,为获取公平公正的欧盟市场竞争环境而努力。
记者:发达国家对我国产品存在歧视性政策,由来已久,作为处在应诉一线的企业,如何看待这一问题?
郭则理:这种贸易政策方面的不平等,或者说是歧视性政策肯定是存在的。对于贸易政策的不平等性,我们可从两方面来理解:首先,国际贸易也是一种利益之争,是实力的较量。过去欧盟视中国为非市场经济国家,其游戏规则就是凭借自己的实力来保护本土企业利益。而我们的国家实力、企业实力还不够强大时,只能承担这方面的损失;其次,这种不平等也是处于变化之中。这些年我国市场经济的进程有目共睹,国内的市场秩序及外贸秩序也日趋规范。这也使得欧盟等发达国家,在针对中国反倾销调查的适用规则方面不得不进行调整。
对企业来说,了解这种规则的变化是至关重要的,我们深感国内企业普遍缺乏专门的处理机构及人员。在日本和韩国,大企业内部都有一套专门的人马来做这件事。应付反倾销,是他们的家常便饭。你今天提出来,我明天就能把相关的应诉材料送给你。我们企业这次应诉,紧张情绪一直存在,我们在这方面的经验实在欠缺。
同样是日本和韩国企业出口到欧盟的彩电,实际上卖得比我们还低,但欧盟却裁决他们没有倾销行为。中国的价格高出7%-10%,反而被征收恶劣高额反倾销税,除了经济、社会制度方面的原因外,人家国际化经营能力强是重要之处,这也是国内企业需要学习的地方。
《市场报》(2002年09月24日第七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