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中国家电业的国际化浪潮风起云涌,在海尔、TCL等家电提出进军全球500强的口号后,一向行事低调的海信电器终于也“耐不住寂寞”。8月,随着海信投资将近30亿元的“三园一厦”工程竣工,多年韬光养晦的周厚健终于暴露出称雄全球家电业的野心,周厚健对媒介放言,海信集团三大产业五年内将称雄国内,到2010年目标实现销售收入1000亿。
海信集团去年销售收入为160亿人民币,按此计算,意味着以后八年内,海信每年至少
要保持20%的增长。这在中国家电业竞争日趋激烈,整体走向微利的大背景下,究竟有多大可能,多少还是个疑问。为此记者采访了海信集团董事长周厚健。
最看好彩电业
记者(以下简称记):最近海信提出了八年做到1000个亿的目标,大家都知道,支持海信发展的主业是彩电业,但是近年来彩电业的处境并不让人乐观,您对此怎么看?
周厚健(以下简称周):近年来中国彩电业的处境确实有些困难,但不是绝对的困难。实际上,这个行业有巨大的发展前景,彩电作为信息终端(将来可能是网络终端),技术发展的空间很大。这样一个裁体给大家带来巨大的信息量,电视是获取信息的第一渠道。目前彩电产业的问题是行业的自律性差,带来价格上的恶性竞争。
记:今年以来,高端彩电发展迅猛,包括外资及国内几大彩电巨头都有大量高端产品进入市场,海信在这方面有何行动?
周:彩电业确实到了大规模技术更新换代的时候,如何解决显示终端的网络接入,显示技术提高,成为整个行业发展的方向。但从彩电业发展的技术平台看,这个行业的前景是非常好的。近期长虹推背投、TCL推等离子,海信其实并不急于做这些产品,我们认为,推出一些有意义的新产品当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考虑今后怎样继续保持领先和对产品的深度开发。现在液晶背投、等离子彩电大家都在开发,但如果仅仅是把组装产品推向市场,意义也不大。
记:现在海信对外倡导的是三大产业,包括通讯、IT和彩电,您认为哪一块最重要,您最看好哪一个产业?
周:其实我都看好,如果硬要我说最看好哪一个产业,我认为是彩电,这个说法大家可能都不相信。一个产业的前景怎样,最主要看它有没有发展空间,现在数字电视逐步进入市场,市场空间是相当大的。另外彩电业可以考虑怎样更好地利用网络资源,这也是利润增长点。更为重要的是,中国彩电业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在技术进步上是相当快的,应该说,我们经过努力已大大缩小与跨国公司的差距,中国的彩电企业完全可以在这一领域有所作为。
销售达1000亿不难
记:海信最近提出了到2010年实现销售1000亿的目标,依据是什么,实现难度大不大? 周:去年整个海信集团的销售收入是160亿人民币,今年1至7月份的销售收入是98亿,按此计算,海信以后每年只要保持20%的增长就行。从我们过去几年的情况来看,完成这一增长目标问题不大。前几年包括现在我们做的技术投入,并不便宜,我们这么做就是为了能与国际大企业竞争,以后八年我们将持续保持每年不少于5%的技术投入。我认为企业要大发展,技术将起核心作用,现在我们走这一步,就是为了保证长期目标的实现。
记:现在海信三大产业,哪一块发展最快? 周:海信的三大产业中,包括家电、信息和通讯,后两者已是密不可分,这三块都发展顺利,增长最快的还是信息和通讯,但这两块投入巨大。海信的规划是各占1/3,海信的CDMA手机已上市,下一步还要发展GPS手机,这些都是市场潜力巨大的产业。
记:今年五月份,海信与日本流通巨头住友结盟,在日本成立销售公司,这也是为海信将来的全球化目标作铺垫吗?
周:海信与住友的合作,是利用海信的生产制造能力,利用住友的全球网络来一起开拓全球市场。海信看中的是住友的全球化网络,住友看中的是海信的技术潜力和生产制造能力。新的合资公司双方各占50%,注册资金为1亿人民币,我们对这一块期望值很大。
产权改革尚无进展
记:从去年以来,中国家电业中开始涌起一股转制的浪潮,TCL今年已完成股份制改造,长虹也放出向民营化方向发展的信号,海信作为北方最大的家电企业之一,目前在这方面有没有突破性进展?
周:中国从“十四”大就开始提出产权改革,“十五”大又提出国有资产从非国计民生的行业退出控股地位的战略方向,这主要出于企业的竞争效率需要。方式包括上市、引进外资来解决。海信集团是国有企业,海信电器也是国有控股企业,但我们很早就引进了现代企业制度,暂时在产权改革方面还不会有突破性进展。
记:海信集团中除了上市公司海信电器以经营彩电为主业外,其它产业如手机、IT产品发展也相当快,这些资产目前还是国有资产,将来产权问题如何解决?是卖给上市公司吗?
周:这些资产是否卖给上市公司,我现在还不能说。上市公司是否会购买集团其它资产,主要看上市公司本身的需要,现在海信电器是完全独立的公司,业务独立、经营独立,随着中国资本市场走向规范化,我们不会把一些不利于上市公司的东西让它倒挂起来。当然,我们也不排除让集团旗下一些资产单独上市。
记:作为企业产权改革,很多企业这么做也是为了融资的需要,海信集团在看出了这样一个长远目标后,未来融资问题如何解决?
周:海信的资金来源,一部分是盈利,还有是从资本市场上融资。现在海信的负债率保持在50%,是很正常的,我们一直主要靠自有资金滚动发展。本报记者刘斌
-周厚健其人
1957年8月出生,烟台牟平人,工程技术应用研究员。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优秀青年企业家,荣获“环球杯"世界青年企业家大奖赛“经营才能特别奖"、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为第九届全国人大代表。
媒体评介
海信的神秘主义者
周厚健,青岛海信集团的董事长,喜欢新的事物、新的技术、新的市场和新的领域。在一个现实生活与虚拟网络并存的时代,他痴迷于工业品,痴迷于制造业和精细加工。
对于自己,他也是这样精细:他重视自己的形象,不希望自己抽烟时被人照相,他觉得“抽烟是不文明的行为”;他还到大学里读技术经济,但他不是为了拿一个学位。
尼采说,性格即命运。企业家的性格就是企业的命运;周厚健的命运就是青岛海信的命运。 经济观察报
稳健的前行者
从某种意义上讲,海信的历史,就是周厚健事业发展的历史。1992年,周厚健出任青岛电视机厂厂长,10年间,青岛电视机厂变成了海信集团,销售额由1992年的4个亿变成了2001年的161个亿,增加了近40倍,净资产增加了近30倍。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在海信的历史上,周厚健绝对是一个举足轻重的人物。 北京电视台
-海信大事记
●1969年12月,海信的前身“青岛无线电二厂”成立,职工10余人,生产半导体收音机。
●1984年,引进日本松下彩电的技术和设备生产彩电。
●1993年2月,合资成立青岛奎姆有限公司,进入信息产业。
●1993年12月合资组建青岛AT&T通讯设备有限公司。
●1997年4月初,海信变频空调投产上市。
●1997年4月22日,海信电器A股股票上市。
●1998年,全年销售收入达82·5亿元,创利税4·01亿元,列中国电子百强第七位。
●2000年初,43岁的周厚健总裁改任集团公司董事长。
●2000年9月,与日立公司签署第三代数字手机CDMA项目合作协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