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灿坤集团总裁吴灿坤厦门誓师,并和盘托出其即将实施的中国市场拓展计划:未来五年将斥资6亿美元,建设160万平方米的漳州灿坤工业园区,在该工业园区灿坤的煎烤器、咖啡机、电熨斗、烤箱、烤面包机以及马达类小家电的六大类产品将从这里下线,走向市场。
中国计划的核心是灿坤在小家电市场要做到世界第一。今年率先达标的是其煎烤器,
出货量达1800万台。
这是灿坤集团继1988年试图进军国内小家电市场之后,又一次整装待发。但由于受第一次不利结果的影响,业界人士对灿坤的这一计划并不看好,同时还纷纷投以质疑的目光。小家电利润率虽然较高,但价格战并非就是抢夺市场的捷径。
为何再言中国计划?
考究吴灿坤对国内小家电市场的“野心”,不能用“大小”来计算,而是应该用时间来衡量。灿坤集团第一次扬言要进军国内小家电市场,是在1988年,当时吴灿坤带来全部家当,在厦门投资兴业,而他抛出的豪言壮语是:在国内小家电市场上,占50%以上的市场份额!
可是这14年来,灿坤集团虽然已成为国际知名的小家电企业,去年,厦门灿坤年营业额达2·7亿美元,但是令人无法想象的是,在国内小家电市场,吴灿坤的计划宛如南柯一梦,市场份额表演的竟是“缩水”游戏。从1998年市场份额最高时的10·30%,降为1999年的7·93%,2000年的3·22%,去年更是跌至3·07%。
如此惨痛的结局,是吴灿坤始料不及的,而同时国内大家电企业也开始大举向小家电市场进军。竞争对手的增多和强大,逐渐将这个定位明确的小家电企业灿坤集团逼上了“不归路”。在内外两重压力的夹击下,灿坤不得不以最快的速度,修复现有的状况,继而公布第二次中国小家电计划。
不过,据业界分析人士估计,真正令灿坤做出决定的仍旧是国内小家市场的庞大利润,目前国内大家电的利润约在5%左右甚至更低,而小家电的利润则在两位数。
小家电亦可谈价格战?
在灿坤最新的国内小家电市场计划中,有一项被着重提出,那就是价格优势。吴灿坤声称,将低端产品定位在百元人民币以下,比其他产品的价格低5%以上,形成价格壁垒;在中高端市场,灿坤则将以比飞利浦等品牌低30%到50%的价格对其产品进行冲击。这一“价格优势”固然被市场所看好,消费者要的就是这种“鹬蚌之争”,但与灿坤进军国内小家电市场的初衷显然是背道而驰。
利润是每个企业得以生存的根本,诸多大家电企业纷纷涉足小家电领域看重的也是30%以上的利润。可是,一旦价格战在小家电领域点燃,那么步大家电的后尘将成必然之势。大家电企业在玩过了“价格战”之后,换来的是利润的逐渐降低,从而令自己陷入经营困境,甚至在业界还出现了这样的一个公开秘密:国内一著名彩电厂家“500万台销量的利润不及索尼彩电50万台销量的利润”。
因此,当大家电企业进军小家电市场之后,开始谨慎对待“价格战”,而是纷纷走出了一条技术创新的道路。如2001年底,科龙小家电公司电饭煲“穿”了一层“保暖内衣”———在普通电饭煲的夹层中填充全水聚胺脂发泡,它是一种环保聚温材料。而不曾想到的是,这一小小的创举竟掀起了整个电饭煲行业的第五代保温技术革命。
如此看来,灿坤举起的“价格祭刀”,目前也只能作为“希望”的前提而被论及,能否一刀见血仍旧是个未知数。《中国电子报》记者陈庆春-观察
对手何止飞利浦一家?
灿坤此次计划宣布之后的一个月以来,国内市场对灿坤小家电产品并未因此增加多少“雀跃”的兴奋因子。当记者用电话和厦门灿坤的相关人士就近一个月的市场表现而进行交流时,这位人士表示:“一个月的时间太短了,我们无法统计市场效果。”
飞利浦不为所动
记者拨通了上海飞利浦公司的电话,当记者问及灿坤新计划的推出在近一个月时间内,是否影响到了飞利浦小家电的销量时,这位人士备感纳闷:“飞利浦与灿坤的主打小家电产品并不一样,两者根本不具可比性。”
与飞利浦相关人员的纳闷形成强烈反差的是,在灿坤最新的国内小家电市场计划中,曾十分兴奋地提到:“用3到5年的时间,将处于小家电领导地位的飞利浦挑下马。”难道灿坤所计划的奋斗目标出现了离奇的错误?
高手林立在新一轮的小家电市场竞争中,胸有成竹者比比皆是。科龙计划3年投资8亿元,到2005年使公司成为国内最大的小家电生产基地;海尔凭借率先推出的“整体厨房”概念声称两年后要成为中国小家电第一;美的则依托以往在小家电领域积累下的深厚底蕴,宣布5年内建成小家电航母;其他如小天鹅、长虹、小鸭等家电企业也纷纷对这个市场虎视眈眈。业界人士认为,预计这一趋势在未来2~3年内仍将继续维持下去,而目前灿坤所要斩杀的对手又何止飞利浦一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