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资购并将影响国内的啤酒业格局。 吴伟洪摄
百威联手青啤图霸中国
外资取道三巨头,快速抢占中国啤酒版图
-个案研究2
相对于别的购并案例来说,发生在啤酒业的大型外资参股具有更加重大的昭示意义。在外资再次进入以前,国内已经初步完成了大鱼吃小鱼的行业整合。此时发生的外资购并将意味着整个国内的啤酒行业结构将发生深刻变革————青岛和百威的合作就是这一变革的实质性开始
外资坐享其成?
就在10年前,以百威、生力、嘉士伯、喜力、科罗娜等为代表的几十个国际品牌啤酒和合资品牌啤酒纷纷进入我国市场,但最终的结果却是外资啤酒品牌不断收缩战线,退守国内不到10%的市场份额。与之相反的是,国内啤酒品牌不仅得到了迅猛的发展,而且在近年来经过不断地购并整合,已经形成了几大垄断性的啤酒寡头。但是外资品牌这次等到了更大的机会。
今年年初,世界第二大啤酒制造商、来自比利时的英特布鲁就率先来到了国内。年中,英国的纽卡斯尔啤酒公司与重庆啤酒牵手,将国外颇为盛行的啤酒吧营销方式引进重庆。
到了近日,青啤与百威的合作将这一潮流掀上了高峰。此前的调查显示,百威啤酒2001年在中国市场的销售量增长了17%,占据了国内高档啤酒市场近50%的份额,并且首次获得盈利。今年2月,拥有百威品牌的世界第一大啤酒公司安海斯—布希公司有关负责人在与武汉市有关领导会晤后表示,安海斯公司将加大在武汉的投资,两年后使武汉百威的生产量达到50万吨。7月31日,青岛啤酒和百威啤酒的母公司美国安海斯—布希公司(简称“A—B”)的在北京签订了排他性战略联盟谈判协议。
值得关注的是,此前,青岛啤酒近几年就实施了大规模扩张战略,2001年,青岛啤酒年产量已达251万吨,国内啤酒市场份额从1998年的2·2%提高到去年的11%,稳居国内同行业榜首。从这些情况可以看出,这次外资啤酒品牌卷土重来无疑具有更大野心,也将为啤酒业的市场格局带来更加重大的影响。青啤总经理金志国就曾说过:“外资收购三大巨头之战在两三年内就会发生。”
人们不禁会问,难道国内几大啤酒巨头近年来热衷的兼并只不过是为外资品牌作嫁衣裳吗?或许更现实的判断应该是,以往的兼并为今天在外资购并中获得一个好价钱立下了汗马功劳。
蹊跷的二级市场
当青岛啤酒发布与百威的合作协议时,一个戏剧性的场面上演了:曾经对青岛啤酒的国内收购毫不领情的香港投资者,开始大肆追捧;相反当初对青岛啤酒的国内扩张反应强烈的国内投资者们却没有太多作为。当日,青岛啤酒的H股上涨了19%,A股市场却在高开后收出阴线。分析师认为青啤在国内的表现只是预热已过的结果,H股由于长期低迷反而更真实地反映了投资者对这次合资价值的真实看法。
客观看来,这是一次真正的强强联合,从增长性上来说也是如此,百威啤酒是世界啤酒销量第一的著名品牌。在美国业下滑的2001年依然取得增长了1·2%的销售业绩,纯利高达19亿美元;其中在中国的销售量增长了17%,占据了国内高档啤酒市场将近50%的份额。作为国内第一啤酒品牌的青岛啤酒2001年净利润1亿元,同比增长8·1%;啤酒产销量增长35%,市场份额由8·3%增至11%;2001年完成了辐射国内经济最发达地区的产销布局,在国内17个省市拥有的啤酒生产厂总数达到46个。
在国内《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即将出台的背景下,青啤合资事件同样显得与众不同————外资购并事小,但外资通过大企业群购并影响到整个行业的发展可就是大事了。或许这也是青啤的合资方案至尽仍压在国家经贸委的原因吧。本报记者王强实习生区婉君
热力推荐摩托罗拉 三星 三菱 松下手机图片专区,最炫、最酷、最流行!
和心爱的她养个短信宝宝,体验浪漫虚拟人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