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习记者叶斐/文
一段时间以来,白酒行业暴露出的诸多问题不绝于耳,近期记者又听到这样的传言,“泸州老窖集团职工工资大幅下调,管理层工资下调幅度近60%”。无风不起浪,我们曾经为之自豪的具有丰富文化底蕴的白酒行业,如今到底出了什么问题?它正朝什么方向发展?带着这样的疑问和困惑,记者对白酒行业进行了调查和访问。
忧虑一:假冒伪劣,肆意横行
曾几何时,人们每当举起酒杯开怀畅饮,总要对杯中之物发出些许感慨,或赞美、或感叹,赞美酒的清冽而甘醇,感叹酒的神奇而久远。现如今每当人们欲举杯畅饮时,也总要对杯中之物评论一番,只不过不再是赞美和感叹,而变成怀疑和猜测,怀疑它是真是假,猜测它是酿造还是“勾兑”。
国家质监局2001年3月在北京、上海、广州3个城市经销白酒与洋酒的商场、餐馆、酒楼抽查了45种产品,经检测在北京抽取的25种产品中真品为8种;上海和广州各抽了10种,真品分别为7种和4种。而且生产假酒手段不断翻新,外包装足以乱真,与前几年从市场上查获的假酒相比,这次抽查白酒中的假冒产品,所灌装的酒液也已从低档转向中档产品。从这样的调查结果中可以看出白酒行业的制假、造假活动已相当猖獗。不法分子为牟取暴利同一些销售终端相互勾结,使得造假活动更加诡秘不易被发觉。一些知名品牌的白酒由于受到假酒的影响,使得大众对它的信任度降低,由此给合法企业带来的损失更是无法估计。
“勾兑”一词本意是白酒酿造工艺中的一个环节,因酿造过程中发酵和窖藏的时间不同,使得酒的香型和度数有所差别,为了使酿成酒的质量保持一致,就需要用低度酒加以调制,这个过程叫做勾兑。然而随着科技的进步,科学家发现了使酒产生香气差异的不同物质,并且研制出这种人工香料,于是就有人把人工香料、食用酒精和水按比例“勾兑”出“酒”来。而这种勾兑酒与酿造酒有着本质的差别。试想一下如果以下等式成立,“白酒=人工香料+食用酒精+水”,那么会有多少人愿意花几十元甚至几百元钱买回这种“白酒”,又会有谁情愿用这种“白酒”一醉方休那?很明显这等式不成立,中国的酿酒工艺已有几千年的历史,远古时人们认为酒是一种神秘而充满魔力的液体,而用来祭祀。进入封建社会也只有统治阶级和贵族才能够饮用。如今我们饮用白酒时,一方面为了品酒助兴,另一方面也是为从一杯杯琼浆玉液中体会到传统的工艺和悠久的文化带给我们精神上的满足。而这也是“勾兑酒”无法带给消费者的。
然而如今的白酒市场上千个品牌,满眼的“传统工艺、纯粮酿造”,当然这其中大部分确是纯粮酿造,可其中也不乏酒精勾兑之辈。正如曾经名噪一时的秦池古酒,不是也打着“纯粮酿造”的旗号吗?可是后来勾兑内幕暴露后,不仅仅自己倒霉,连整个山东酒业都全部跟着垮下去。如今仍有敢效法秦池者是何原故?记者从业内得知,一吨优质的酒精不过5000—6000元,如果稀释成40度左右的白酒,一吨酒精就成为2吨白酒,等于4000瓶,每瓶成本不过1.5元,加上勾兑用香料及其他费用也不过2元左右,另外加包装、瓶子也不会超过10元,但出厂价一般却在25元以上,而酿造酒加上包装一般成本在25元左右,这样一来勾兑酒的暴利也就显而易见了。
忧虑二:偷税、漏税,比比皆是
白酒业是个高税高利的行业,因此近年来有许多地区政府以建设酒厂来发展地区经济,尤其是西部地区有些地方有“要想当好县长,先要抓好酒厂”的说法,也就形成了现在中国白酒厂家众多、相对广泛、难于管理的局面。而各地小酒厂偷、逃、漏、避税手段五花八门,致使国家每年流失税金近百亿元。新的税收政策实施已经一年,一年来的风风雨雨对国有白酒企业中的佼佼者又有什么样的影响?为此记者拨通了茅台集团董事长季克良的电话。
当谈到有关税收情况时,季懂事长忧心忡忡的说“由于长期以来有些中小型酒厂偷、漏税现象严重,而国有企业是要保证依法纳税的,这样一来单单是税收方面国有企业就受到很大冲击,尤其是去年税收调整之后更使国有企业负担加重,如果中小酒厂的偷漏税现象仍不能被制止,国有企业的发展将更加艰难。”记者问到针对这种情况茅台酒厂又如何应对?季认为各地质监、税务、工商等行政执法部门应当加大执法力度,切实抓好白酒生产许可证制度,不让一些偷税漏税的小酒厂钻政策空子,给白酒行业的产业结构调整创造一个平等、公正、良性的竞争环境。保证同行业都站在同一个起跑线上。这样国有企业才能更好的发挥其品牌、资金、技术方面的优势。
忧虑三:行业不正当竞争与终端黑幕
全国知名白酒企业中,几乎每一家企业都有几十,甚至上百种品牌的白酒,因此市场上就会有上千种品牌同台竞技,可想而知不同企业间,同企业不同品牌间竞争会越来越激烈,也就会促使商家竭尽全力赢得消费者,想尽办法击败竞争者。甚至不惜用一些卑鄙的伎俩。如做虚假广告,诱骗消费者。给销售终端反还折扣(开瓶费)以及“买断销售”(即酒店在一定的时间内同类产品只能卖某一种白酒,起价就是10万元人民币)。同时还有“买断促销权”(即在一定的时间内同类产品中只能让某一产品上促销人员,其它产品的促销员一律不能进场)等等。而销售终端自然也有办法从这些出手阔绰的商家口袋里掏出大把的钞票。表现为酒店或超市的“入门费”等。
忧虑四:利润微薄,步履为艰
2001年国家新的酒类消费税政策出台后,由于利润降低许多中小白酒厂已经纷纷垮台,如今甚至已经波及到一些国有名牌企业,因为近期听到了一些关于泸州老窖的传言,所以记者就先拨通了泸的电话,经理办罗主任接受了记者的采访。罗首先否认了“泸州老窖集团职工工资大幅下调,管理层工资下调幅度达60%”的传言。他对记者介绍了新税收政策实施一年来泸的发展情况,罗称“今年三月分销售量比去年同期增长20%,利润方面虽然有所减少,但在同行业中下降幅度不是很大,与五粮液差不多,降幅在15%左右”。当记者问到利润减少是否引起公司人员裁减及职工工资下调时,罗是这样回答的“利润下降对职工工资的影响不是很大,公司正在深化改革,这个过程中会涉及人员和工资的变动,但不会很大。”记者追问具体的下降幅度时,罗称“具体的不好说,因为还在改革的过程中,有些事情不能谈”。
忧虑五:整合之路,困难重重
由于入门条件相对较低,白酒企业数量过剩,西部地区有的一个县就有几十甚至上百家酒厂,而这种过剩也只是相对过剩,整个行业还缺少真正有竞争力,有规模的领导企业。记者了解到,中国白酒业现在的行业老大五粮液集团年销售量也仅仅占整个白酒行业年销售量的5%左右,而茅台集团的销售量只占到千分之3左右,用懂事长季克良的话说“还是小弟弟”。是什么原因使得企业整合放不开步子那?季说到“白酒业的发展不同于其他行业,有他独特的发展局限。首先,白酒的酿造工艺会受到地域影响,如水质.气候等因素。象茅台酒如果离开茅台这块地方,即使工艺不变,酿出酒的口味也大不相同。另外,酿造酒的生产周期长,尤其是高档酒,需要经过发酵.窖藏等诸多环节,如果企业扩建,投入后六七年才会见收益,而六七年后的市场又会是怎样的那?再加上中国白酒企业众多,技术力量方面又参差不齐,所以行业整合的步伐缓慢,一段时间内不会形成几家白酒企业垄断市场的局面”。
古语有云“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行业也是如此,除了以上忧患,还有白酒行业以外的其它酒类对白酒销售市场的威胁,包括洋酒.果酒.葡萄酒.等等。另一方面有人讲作为具有浓厚文化色彩的传统产业,白酒是我国加入WTO以后受到冲击较小的行业之一,而换一个角度来看,正是这个原因使白酒业面临着更加严峻的考验。没有别人的帮助,没有现成的路,白酒行业能否除垢纳新,总结经验教训走出中国白酒业自己的路?我们将拭目以待。
目击者,亲历者,见证者,知情人――《焦点访谈》期待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