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上海6月28日电(季进成吕惠敏)过去11年中,上海已累计完成基础设施投资3650亿元,住宅建设投
资3500亿元,分别占前50年投资额的90%和60%以上,相当于平均每天投入2亿元。
上海市市长陈良宇日前在上海举行一次国际上说,上海城市建设的资金来源,主要靠推进投融资体制改革,核心是将
社会资金引入城市建设领域,并将市场机制运用到建设、运
营、管理的各个环节。
陈良宇介绍上海城建投融资体制改革走过三个阶段:上世纪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初,以建立举债机制为重点,扩
大政府投资规模;90年代中期,以土地批租为重点,大规模挖掘资源性资金;90年代后期,以资产运作为重点,扩大社会
融资。
据了解,今天的上海已实现投资主体由单一到多元、资金渠道由封闭到开放、投资管理由直接到间接的转变,初步形
成了“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投资格局。这一改革成为上海城市建设持续快速发展的巨大动力。
今年3月26日,一条关于32亿元民间资本进入沪杭高速公路的消息成为轰动一时的新闻。这是民间资本首次进入
上海市大型基础设施存量领域(即已建成的基础设施,不包括正在或即将建设的)。负责上海市政府建设资金筹集和管理的上
海城市建设投资发展总公司与民营企业——福禧投资控股有限公司达成协议,把它在沪杭高速公路上海段运营商上海路桥发展
股份有限公司99.35%的股权以32.07亿元人民币全部出让给福禧公司。通过此次股权转让,福禧公司享有沪杭高速
公路上海段30年的运营权,包括加油站、服务区、广告和通行费及边际延伸收益的经营权,并负责4车道改6车道的扩建工
程。
此举获得“双赢”效果。上海城投公司总经理高国富表示,“通过股权转让,公司实现了资产在流动中增值,有利于
更好地开展下阶段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筹措。”而福禧公司董事局张荣坤也认为:“我们非常看好此次投资,上海基础设
施的高速发展和上海鼓励民间资本进入城建领域的政策将为我们提供有力的保证。”
这种有期限有偿转让基础设施部分专营权的做法并非上海人想出的新招,只是借鉴国际通行的BOT(Build-Operate-Transfer
建设、经营、转让)方法,将已建成的项目出让,迅速收回投资,转化为新一轮建设的投入资金。
上世纪90年代中期,上海将南浦、杨浦、徐浦三座大桥和沪嘉公路、打浦路隧道20年的专营权,以及延安东路隧
道30年的专营权转让给香港中信泰富集团。后来,又把内环线高架35%的专营权作价6亿美元转让给“上海实业”,使得
延安路高架得以尽快上马。连环套的资金周转换来了上海城市建设马不停蹄的发展。
上海的城市建设也有相当部分利用外资,如内环线利用世界银行贷款,地铁2号线利用德、美、法国的政策贷款,南
浦、杨浦大桥建设、苏州河治理和东海天然气下游工程利用亚行贷款等。一个月前,法国威望迪(Vivendi)公司出资
9200万美元,收购了上海自来水浦东公司50%的股权,并成立中法合资浦东威望迪自来水有限公司。
上海城投公司项目计划部经理吴冠军告诉记者,民间资本和海外资本之所以对大型基础设施投资感兴趣,因为能获得
稳定的投资回报率,这种长线投资对于希望获得稳定回报的公司吸引力很大。筹资观念的突破换来城市建设资金的稳定渠道。
上海城投公司提供的数据表明,在2001年上海的城建筹资结构中,银行贷款占近一半,市财力约占四分之一,盘活存量占
十分之一,发行债券约8%,资本市场融资3%。
据了解,上海城投公司从1992年成立以来,通过多渠道筹集的城建资金达1200多亿元,先后为40多项重大
工程筹集了建设资金。其中,1997年资金筹措达到高峰,突破140亿元。而2001年筹集资金80多亿元。
畅通的投融资体制将继续为上海的“大手笔”提供坚实的基础。上海市政府计划用20年左右的时间把上海建设成现
代化国际大都市,首要目标是建设城市基础设施:将洋山集装箱深水港建成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浦东国际机场二期工程也力争
成为亚太地区航空枢纽港之一,轨道交通网和高速公路网将进一步覆盖中心城、郊区和长江三角洲,黄浦江两岸也将变成金融
、商贸、居住、旅游和服务区。
按照联合国推荐的标准,发展中国家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应占到固定资产总投资的9%至15%,或占GDP的3
%到5%。上海已大大超过这个标准。有投融资专家指出,从以政府出面举债为主转变为建立财政、信贷、证券三管齐下的城
建投融资体制,才是推进我国城市化建设的新思路。(完)
动感短信、闪烁图片,让您的手机个性飞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