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台镇非公有制酒厂受到的“非国民待遇”以及产品成本的居高不下,使得茅台镇酒业在市场上面临与对手不在同一起跑线上的尴尬窘境;加之大量低价“异地茅台特产”的泛滥,极大地冲击了“中国第一酒镇”本土企业的市场,严重地遗支“茅台镇”的地域品牌价值。
(一)“非国民待遇”问题
应该承认,众多实力不错的非公有制酒厂,为贵州白酒业的壮大做出了相当大的贡献。茅台镇采访,记者听到比较多的一种呼声是,非公有制酒厂老板们对他们享受的与国有酒厂不平等的待遇感到困惑。他们不明白,同是贵州白酒业一份子,为何二者享受的政策不平等?
酒种酒业总策划胡永芳等谈到上述问题。何为“非国民待遇”?胡永芳举个例子,由于茅台镇绝大部分是民营酒厂,他们的起步是非常艰难的,在发展中难免出现“资金短缺”。极需解决此种“燃眉之急”时,酒厂宁愿通过“民间”(亲戚、朋友等)渠道来“融资”,也不愿“麻烦”银行等金融部门。为什么呢?因为企业等不起,等到贷款10天,20天后批下来,可能“黄花菜都凉了”,商机中错过了,胡永芳说,民间融资来得快,来得及时。而同样的问题,国有酒厂则可能会“一路绿灯”。至于其他“非国民待遇”,胡永芳不愿多谈。
(二)“先天不足”问题
众所周知,贵州地处高原地带,属于老少边穷地区,由于地缘不利,使得当地的交通十分不便,(货)运进站发出去都成问题。而茅台镇,“山高水长”,众多酒厂面临的地域环境更为不利,导致原辅料成本、物流配送成本等远远高于其他地区。有人将此总结为“先天不足”(“非国民待遇”则属“后天乏力”)。
胡永芳说,产品竞争力的强弱,首先取决于产品成本,在“供”远远大于“求”的白酒业列是如此。贵州地区白酒产品成本之高,可能超过了全国任何一个地区,而贵州又尤以茅台镇为甚。
“从成都运一车酒到哈尔滨,运输成本大概在8000元左右,而从茅台镇运一车酒到哈尔滨,几乎是前者2倍还多。出2万多元的运费还没人愿意干。”而据记者了解的情况,贵州省粮油进出口公司的“飞天”酒业,正是由于受够了此种“窝囊气”、“穷则变,变则通”,一气之下,将营销总部搬到了成都。
胡永芳说,种种高于其他地区的成本的累加,使得茅台镇的产品成本居高不下,在市场上面临与对手不在同一起跑线上的尴尬窘境。因此种“先天不足”有些酒厂一开始就输在了“起跑线上”。
(三)“异地茅台特产”何其多
“现在贵州省外地区打茅台镇这块招牌的白酒几乎遍地都是”,胡永芳说“我甚至可以断言,除贵州以外,只要产酒的地方都可以找到打着‘茅台镇’招牌的白酒产品。今年西安春交会上,外地打‘茅台镇’招牌的企业几乎超过了茅台镇本土的酒厂。”
对于此种“挂羊头,卖狗肉”,打“茅台镇”招牌而在当地生产的产品,胡永芳称之为“异地茅台特产”。
“此种行为不被遏制,任其蔓延,将极大地冲击茅台镇本土酒厂的市场,败坏茅台镇的名誉和形象,后果不堪设想。”
胡永芳拿出“酒神”酒业公司在成都郫县被“克隆”的“小酒神”包装,“这又是一个‘异地茅台特产’”。
从包装上看,这个“异地茅台特产”不仅克隆了“酒神”公司的品牌名称“小酒神”,而且“复制”了“小糊涂仙”的外包装,是个“彻头彻尾”的“二合一”的冒牌货。包装上注明由“贵州茅台镇古坛老窖酒厂与成都九洲老窖酒厂联合出品”云云,生产地在“成都郫县新胜镇”,而“贵州茅台镇”5个大字却分外醒目。这个酒卖到多少呢?“5元一瓶”,胡永芳说,“如此低的价格,我们如何与它竞争?”
记者庚即拨通了“成都九洲老窖酒厂”老总胡振红的手机。以下是采访录音:
记者:“你们的产品叫‘小酒神’,茅台镇也有个‘小酒神’,到底哪个才是正宗的?”
胡振红:“我们是(正宗的)。”
记者:“有人反映你们的包装克隆了‘小糊涂仙’,品牌名称‘抄袭’了茅台镇酒神公司……”
胡振红:“你看注册商标嘛!”
记者:“但你们是老成都郫县生产的,打的是‘贵州茅台镇’的招牌。”
胡振红:“我在开车,晚上再谈(此事)。”
说完胡振红匆匆挂断了电话。
胡永芳说,“异地茅台特产”简直“多如牛毛,令人防不胜防。你在明处,他在暗处,正所谓明枪易躲,暗箭难防”。“由于企业的实力,我们不可能去打全国市场,而在一些局部市场,我们投入了大量的财力、人力和物力去耕耘,好不容易打开市场‘异地茅台特产’横插一脚,市场一下就失控了”。
胡永芳坦承“酒神”在知识产权保护做了许多投入,但大量的“异地茅台特产”还是令人防不胜防。
“邛崃一家酒厂找上门来,要求贴‘酒神’的牌子,被我们婉拒了”,胡永芳称,“我们自身已深受此害,哪还敢自己把自己往火炕里推”。
与“酒神”遭遇类似命运的还有茅台镇的“老百姓”酒,“这个酒在延安销得不错,结果四川沪州的一家酒厂也搞了个老百姓,酒并以低价进入延安,市场一下子就搞乱了。”
最令人气愤的是,茅台镇当地的少数酒厂与外地“投机分子”内外勾结,狼狈为奸。胡永芳说,“茅台镇异地有酒厂400家左右,彼此中间的竞争本来就很激烈”,再加上这帮人的“胡搅蛮缠”不是“添乱”么?
事实上,在不具备生产能力的条件下,“委托加工”的路子本是件好事,但如果按此种不正常思路去搞,难免失去它“强强联合,优势互补”的意义和初衷。难怪胡永芳会说:“在400家酒厂当中,除了那些规模以上的企业外,相当部份的酒厂只有一张营业执照,既没办公场所,更没厂房、设备,不具备生产一滴酒的能力。”
胡永芳高论:
△尽管中国有数万家白酒厂,几十万个品牌,但大体上可以划分为“四个等级”,即:
“神仙”企业(上等酒厂),譬如销售收入、利税等排名前一、二名的酒厂;
“半神半仙”企业(上等酒厂),比如某些“国家名酒”;
“凡人”企业(中等酒厂),这个等级的酒厂居多数;
“垃圾企业”(无等级),纯粹是“劈哩啪啦一本乱帐”,可以忽略不计。
△“四种消费幼稚病”
针对白酒消费中的一些奇怪现象,胡永芳总结出了4种“消费幼稚病”:
一是“偏价消费幼稚酒”。对50元的酒不感兴趣,偏偏对500元的酒“情有独钟”,不管值还是不值;
二是“广告宣传幼稚病”。哪种白酒的广告做得“凶”,就愿意买哪种产品;
三是“好奇消费幼稚病”。只要产品在包装或促销品上符合“新、奇、特”,时髦、前卫等特点,就有人愿意掏钱消费;
四是“缺乏主见消费幼稚病”。只要促销小姐介绍哪种酒好喝,就有人买。(《糖酒快讯》吴冕)
股票短信一问一答,助您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