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搜索 短信 分类 聊天 导航

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财经新闻 > 正文

顾雏军代表什么 科技型企业家的成败概率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2年03月18日 15:06 英才

  本刊记者黄一琨

  并购科龙前,顾雏军一掷200万元,在媒体狂打招聘广告,名曰“说客”,结果一无所获。起初手下人当是他造势的噱头,后来才知其中深意。此广告的出现,是顾雏军角逐资本市场的信号弹。

  “说客”的构思源自老顾,他要的不是推销格林柯尔制冷剂的市场人员,而是能“朝辞香山红叶,夜落纽约长岛”,凭三寸不烂之舌,谈并购,论开合的人物,是苏秦、张仪那种纵横捭阖的谋士。

  2001年11月29日我们采访顾雏军当天,宣传部的写手们正在酝酿新的“说客”广告创意,这第二次老顾又会向谁下手?

  顾雏军默认了这一切。他说现在不愿意对“说客”这件事讲些什么,只是说这个问题以后会谈。

  接受《英才》专访后,顾雏军匆匆离去。宣传部的人员告诉我们,他要去各地忙碌,至少要半个月后才回北京。

  但是12月10日,顾雏军匆匆赶回。北京此时正是寒流肆虐,而舆论的风向突变让他也打了个寒噤。

  连日来,两家有影响力的报刊连续发难,质疑顾雏军的“顾氏循环理论”及格林柯尔的制冷剂,进而怀疑格林柯尔的财务数据及并购科龙的实力。

  一切仿佛都只在一夜之间,12月6日、7日,格林柯尔股份(8056)在香港创业板连续走低,市值重挫10亿港币,顾雏军说:“我仿佛遇上了‘9·11’。”在技术的圈子里,老顾放在眼里的对手只有杜邦和帝国化工;而在商业竞争中,不管老顾是否承认,他的对手绝非三三两两。

  作为一名科技型企业家,老顾总结“我能把纸上的东西卖到现在这个份上,不说成功,也不算失败”。

  风起云涌的浪潮中靠技术起家的中国企业家不在少数,但真能持续发展下去的却不多见,而凭此跻身百名中国富豪榜的更是屈指可数。

  自言已经厌倦并购、财富、成功等等字眼的老顾,他的崛起代表些什么?又能代表多少?他是否握得住科技型企业家微小的胜算概率?他能像掌控核心技术一样掌控企业的命运?

  故纸堆里翻大新闻

  2001年12月10日的新闻发布会气氛凝重,发言阵容空前庞大,有制冷行业协会秘书长代表,格林柯尔客户代表,工程师学术界代表等等。

  有些疑团似乎已经可以破解。

  一些媒体中常引用中国制冷行业协会秘书长曹德胜的话,曹的代表宣读了他的声明,声称他的谈话“事前均是以‘交流’形式的谈话,引用时缺少连贯性仅作意会,不能作为引用依据”。

  针对有些媒体声称对格林柯尔制冷剂的客户进行的调查,这次来了五家被称做对制冷效果不满的客户,发言中却言之凿凿地称格林柯尔的制冷剂确实有效,并且从未接受过媒体的询问。

  顾雏军终于忍无可忍,把十多年前那场学术争论推向前台。从几个当年的当事人与旁观者的讲述,我们终于可以理出了一些头绪。学术争论的另一方与顾雏军是天津大学的师兄弟。当年争论的结果有两个,一是顾雏军“研究的是效率较高的热力循环”;二是“用‘顾氏’来命名是不适宜的”。一名天津大学的博导与一名旅德返国的学者都说没想到这场争论又会被人从故纸堆中拣了出来。

  他们的一句话很有意思,“学术争论与商业运作不同”。而格林柯尔认为是有人借此道具谋求商业利益,此人被斥之为“欺世盗名的大骗子”。

  故事到了这里,都会问谁之过。顾雏军也无奈地问道,这究竟是怎么了?

  顾雏军说自己在欧美创业受尽了歧视,谁知回到国内又遭同胞戕害,其实自己一直低调就是不想再引起过去的纷争,并购科龙使自己不能再低调了,但是又酿出这次变乱。

  专访中,顾雏军不愿再提过去的争论,只想真金白银地去做事。可是现在一切都乱了,在学术上,格林柯尔的工程师摆起了擂台;而顾雏军也只得把过去的那些人指名点姓地道了出来。

  很热闹,但这样的快意恩仇意义何在?老顾坦言低估了媒体的作用,两天之内格林柯尔在香港创业板跌去10亿市值。

  是虚热过后的体虚,抑或“风刀霜剑”下的无法坚挺,我们暂且不论,《英才》所奉上的是个不那么焦躁甚至暴怒的顾雏军。

  跟整个世界斗气

  2001年近岁末,伴随着WTO的鼓点,爆出科龙被收购的新闻,大家听到出资方是格林柯尔(Greencool)都是一激灵,以为能写出些“洋股东抢滩内地市场,中品牌内乱丢城失地”的猛料来。

  但是外表有些憨厚的顾雏军一出场,人们有些失望。花白的头发,宽幅眼镜,科研人员的标准像。尽管他有着欧美闯荡的国际化背景,尽管他的两个孩子一个入了美国籍,一个入了加拿大籍,但他本人还是地道的中国人。

  后来发现顾雏军很有钱,胡润弄出的《福布斯》内地一百富豪榜上,顾雏军是第20位,“男,1959年出生,江苏扬州人,格林柯尔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资产2.36亿美元”。有业内人士在概括这张榜单时说只看到两位技术致富的富翁,一位是排名第25位的张剑、张跃兄弟,另一位就是顾雏军。

  这种现象难言谁是谁非,但顾雏军们能到今天,尝尽了其中甘苦。回首往昔,顾雏军感叹:“新事物要让人们接受真是难啊。”

  顾雏军对自己赖以起家的技术自始至终充满了自信,“我的制冷剂卖得最贵,但是最省电。”

  1987年《保护臭氧层——蒙特利尔议定书》颁行,要求各国按步骤全面停止生产和使用氟里昂。当年在天津大学任助教的顾雏军发现这种技术问题其实很好解决,在英美合办的国际权威杂志《能源》上发表了论文《一个新型热力循环的研究》,这奠定了日后被称为“顾氏循环理论”的坚实基础。

  当时他在学术界已是小有名气,曾经被邀请主办中国青年工程热物理学会第一届年会。顾雏军认为自己发现这个理论很大程度上是运气使然,但其后的遭遇就不那么走运了。

  一石冲开水底天,顾雏军的发现引发了轩然大波。成功没有引来鲜花和掌声,反倒是猜忌和怀疑。43岁的顾雏军直至今日提起那段往事仍会异乎寻常地激动,嗓门也一下大了起来。他用了“肮脏”、“排挤”这样的字眼来形容那场学术是非。他说的理论其实“简单到不可能错误”。如今在格林柯尔每季度对工程师进行的考试中,这条理论就是必有的证明题,大学本科毕业生就会做,“可就是有些人不承认”。

  顾雏军也不愿再具体描摹当年发生了什么,并且在采访后一再请求对这件事一定要“高抬贵手”。可以想见的是当年心灰意冷的他对学术已意兴阑珊,他的理论原是在案头写就的,是纸上谈兵,当付诸于试验时发现令人惊异地省电。商机出现了。他的同学们有的欢欣鼓舞,有的主动请缨与他一起下海。但真到这时却一个人都不来。

  顾雏军说自己这一代人最看重的是脸面,已然这样就决定破釜沉舟。

  但还是遭遇失败。他的项目被中软公司看上,总经理上午与他见面,中午共进午餐,下午决定投资。投资额50万元人民币,合作成立中软能源工程公司。

  但后来风云突变,中软总经理易位,新来的思路不同。此人告诉顾雏军中软搞的是计算机软件,不搞制冷剂。条件还算不苛刻,不拿分红,退还50万股本金。误打误撞,从此顾雏军的公司没有了产权争议,成了名副其实的民营企业。

  世上毕竟还有伯乐,1989年顾雏军受英国风险投资商的邀请去英国创办了格林柯尔公司。

  在国外市场栉风沐雨,其实顾雏军是被逼出来的。

  在国内曾经做过空调的他进入欧洲做的是商用制冷市场。第一笔投资是25万美金,说是用于申请专利的费用,其实只用了13—15万美金。“25万还有剩的”,时至今日顾雏军提到这桩划算买卖仍颇为得意。

  1990—1992年三年的初创期还是很艰难。他常爱讲的故事是当时他总要去伦敦拜访客户,所在的巴斯城到伦敦要坐2小时火车,8点以前的票价是23英镑,以后为44英镑。为省这21镑他常常一大早赶到伦敦,找一个地方吃一个热狗喝一杯咖啡,消磨了一个多小时后再去拜访客户。

  凭借技术,顾雏军在欧洲市场颇有些顺风顺水,但在北美市场一直打不开局面。他极欣赏欧洲人的专业水准,许多维修公司的技术世代相传,自然识货。但在北美面对的是大企业,顾雏军抱怨说,“都是不懂的人做决定”。

  宝马公司曾邀请格林柯尔对汽车制冷剂进行试验,大获成功。但国际汽车联合会的规定是仍只能使用杜邦公司的产品。对此顾雏军很无奈,“我们是小公司,以小搏大是打不过的。”

  顾雏军说:“1996年以前我的人生就是跟整个世界斗气,别人都觉得我讲的只是个故事。”

  1996年春天,杜邦公司市场部主任公开表态:“除了格林柯尔制冷剂是节能产品外,我不相信任何制冷剂是节能的。”

  不争了,但顾雏军仍任重道远,那就是国内市场的拓展。按照《蒙特利尔议定书》的要求,2010年前中国将要替换全部含氟制冷剂,所以他正忙着在全国各地布阵,需要与政府公关。

  员工告诉我,南方市场比较好办,客户发现了格林柯尔的技术优势就会大批量使用。北方则很保守,于是格林柯尔让平安投保,自己免费为客户更换制冷剂,如果有效,则收取节电费用中的15%。

  难是难些,但顾雏军和格林柯尔,正在被大家所认可接受。

  顾雏军说当年中软占了20%的股,现在格林柯尔的市值是35亿港币。“那就是7亿港币,这是没有眼光的代价。”

  华尔街失手

  顾雏军一口否定了自己是成功的。他说作为一个制冷剂的生产厂家,如果在美国这个市场不成功,在其他地方都不能算成功。

  美国市场占全世界的40%,顾雏军占了美国市场的5%。“很寒酸。”顾雏军评价。

  他说,在北美市场没有大动作是成不了气候的。他在1996年已经悟出了。他在欧洲每年的分红就有四五千万美金,但他不愿再过悠闲的日子,想要寻找突飞猛进的机会。

  1995年他发现了一家做制冷设备的美国上市公司,在商用制冷方面占据了美国25%的市场份额,市值1.5亿美元,顾雏军准备出1.8亿美金全面收购。他的计划是个人出资4000万美元,换6000万美元的优先股,再发8000万垃圾债券,投资银行很认同这一方案。谁知美国股市风生水起,道琼斯指数从6000点狂奔到9000点,这家公司的市值涨到了近2.3亿美元,如果全面收购需要2.6亿美元,其中顾雏军个人需再拿出3000万。为此,他在华尔街活动了半年时间,但失败了。

  在西方一度如鱼得水的他认识到除了技术之外,资本的力量固然强大,但有时文化的力量也会让人徒生感叹。他来自经济尚不发达,缺少现代商业文明,与外界沟通不够的中国。尽管公司里有许多美国雇员,尽管投资中介也是个不错的公司,但很难让华尔街的投资人们信任。

  “我如果是个犹太人,也就一个星期就能把这件事办成。”顾雏军至今仍耿耿于怀。如果成功,他在美国的市场份额可以提高到20%,每年的生产利润会有7000万美元。

  为了这次并购,他在美国整整住了17个月,与上百位投资银行家讨论过收购方案。当失败的消息传来时,他在自由女神像旁逛了半天。曾经努力过,最后的失败老顾认为主要原因自己持有的是家中国公司。

  但顾雏军也很感激这次磨砺,让他“理解了一个企业家的风采”,并且不用再看什么金融方面的教科书,已经对投资银行的那一套了如指掌,顾雏军还在继续他的并购之梦。

  科龙不是惟一猎物

  看好国内市场的顾雏军,2000年9月刚忙完创业板上市,曾与科龙新官上任的徐铁峰有过接触,他的初衷是让格林柯尔的制冷剂进入科龙空调的供应链,但徐铁峰“不感兴趣也不太懂”。

  但后来科龙陷入危局,徐铁峰励精图治未竟全功,第一大股东容桂镇政府痛下决心要改选科龙。

  与顾雏军竞争的有通用电气、松下、惠尔浦等强大对手。而顾雏军这次只用了三个月的时间就战而胜之。他的战略获得了认同。中国家电业各厂商在国内这块市场里以“敌伤一千,我损八百”的态势战得天昏地暗的时候,海尔、格兰仕外向型战略可谓独树一帜。而顾雏军手握技术,坐拥欧美市场的庞大网络,借助科龙打造完整的产业链是着妙棋,有希望盘活科龙。

  而顾雏军的实力也让人叹为观止。此次股权转让涉及金额5.6亿元。根据顺德政府的愿望,收购应在当地进行,以进一步增加顺德当地的税收。顾雏军在顺德当地注册成了顺德市格林柯尔环保工程公司,注册资金12亿元,他自己占了90%。在欧洲赚得盆满钵满的顾雏军并没有太把这些大手笔当成做秀。在他看来,只要产业理念好,技术有优势,投资人就会看好的。

  他告诉我“9·11”以后,美国股市大幅下调,许多大的制造业企业P/E(市盈率)值只有5和6,所以不仅是一直在寻寻觅觅,有些并购已经在顺利进行。在人事方面,顾雏军更是快刀斩乱麻,不愿多置一辞。徐铁峰等8位董事的辞职是顺理成章的事,因为一朝天子一朝臣,“新的决策老的管理层不干,那不成。”“我们收购科龙希望起到的榜样作用就是让大家知道其实并购是件极平常的事,不要老弄得像发生地震一样。”

  顾雏军相信自己有这个能力。当了6年的科技型企业家,是靠智商赚钱,而“用钱赚钱才是一个地地道道的企业家”。

  企业家顾雏军说以前自己考虑的只是如何卖掉10吨制冷剂,但现在不一样了,他的愿望是企业能够踏踏实实,不让大家睡不着觉。

  “中国家电业的人每天都睡不踏实,担心别人会不会再降价,担心明天会不会赚不到钱。这种局面不能再持续下去了,应该有一个平和规范的商业体系。”“科龙的股权变化只是中国家电业变化的开始”。

  顾雏军其实对科学家这个称呼还是有些依恋,并且这为他的企业带来一些书香气或是神圣感。

  他有时还会对热力学做些研究,但只是有时,顾雏军变了,也必须得变。

  企业已经做到了这个份上,顾雏军欲罢不能。

  他告诉我他在想,假如时光能够交汇,30岁的他和43岁的他一块见面。

  30岁的顾雏军告诉43岁的老顾,有一个非常优秀的制冷剂,可能将来非常成功,是不是可以投资。

  43岁的顾雏军也许会拒绝。“当年的我什么都没有,是零,怎么走都是往上走。”

  “现在我刚43岁,面对这么大的产业,轻率不得啊。”


   股票短信一问一答,助您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发表评论】【财经论坛】【短信推荐】【关闭窗口



新 闻 查 询
订实用短信,获赠超大VIP邮箱、个人主页、网上相册!
新自写短信功能一流
对方手机
发送内容[最多60字]

选择闪电方式
您的手机
您的密码
索取密码  

在几十个国家地区,只要您拥有手机,就可以享受新浪短信头条新闻的方便快捷,让世界随您移动!>>快速订阅


新浪商城推荐
  情趣礼品专题
  • 情爱1+1
  • 百利安性感小夜衣
  • 天然丰胸口服胶囊
  • 尤维斯极美素
  • 超越女士香水30ml
  •   电话专题
  • 友利电无绳电话
  • Komodo IP电话通
  • 捷视可视电话机
  • 美国通用无绳电话
  • 西门子电话机
  •   软件精品荟萃
  • 金山毒霸钻石版
  • 三国演义电脑mp3
  • 汉王笔挑战者
  • 传奇-秒卡
  • 洪恩洋话连篇
     (以上推荐一周有效)
  • 更多精品特卖>>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3361   欢迎批评指正
    网站简介 | 用户注册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中文阅读 | Richwin | 联系方式 | 帮助信息

    Copyright © 1996 - 2002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
    北京市电信公司营业局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