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记者 越飞
如果想在知识产权、反垄断、微软这些关键词上做文章的话,有些事你不能不去问问方兴东的看法,如今这位中国互联网实验室董事长曾被誉为“中国信息产业最具冲击力的独立评论家”,一度被国外媒体称为“微软问题专家”,他提出信息时代“知识霸权”的概念,引发了国内的强烈争论。
方兴东喜欢矛盾和冲突,这样才能碰撞出火花,产生新的想法。或许知识产权、垄断这样的话题比较敏感,所以一直受到他的关注,有话想说。
最近发生的一些事情使得有些东西又开始活跃起来。在中国能够真正做到垄断市场的、起决定性作用的只有微软一家,“保护知识产权”这个口号喊的最响的也是微软。但正是这些口口声声说要保护知识产权的企业利用这个名目做了很多根本是在扼杀创新的事。
反垄断的目的是为了鼓励市场竞争,激励创新。现在很多人总是在就法律谈法律,比如反垄断的问题,并不是因为是垄断我就要反,而是因为他阻碍了竞争和创新所以要反对。
毋庸置疑,微软算得上当今世界上最成功的公司,他的市值曾一度达到4700亿美元,超过全球另外前50大软件公司之和。可以说微软在网络世界的巨无霸地位更像是一只无形的手在影响着全局。
反垄断官司历来就像是政治和经济的大游戏。案件随着国家的整个经济形势的变化而变化,因为法律最根本的就是体现国家利益,如果他认为拆分微软对国家有利,那么他就有充足的理由这样做。
然而事实是,2001年9月6日,美国司法部宣布不再寻求拆分微软的方案,同时表示不再将探究微软将其网络浏览器和视窗操作系统捆绑在一起的问题。这多少让等着看热闹的人有些失望。其实道理很简单,只要不损害国家利益,没有什么是不可以妥协的。美国政府起诉微软并不是要“打击先进”,制裁是为了提升美国IT业的整体创新能力。
法律上对垄断一词是没有参数来下定义的,主要看他在市场的控制力,是不是只有他一家主导市场,而别的对手根本不起作用,比如一件产品,他要定150元的价格时不需要考虑竞争对手,也就是竞争对手对他来说构不成威胁,或者是新技术出来也对他造不成大的冲击,对手的产品不过是陪衬而已。从用户来讲,除了买他的产品你别无选择。如果没有人可以在他面前讨价还价,他在市场上形成了制约能力时就叫做垄断了。
判断一个市场行为是否是垄断非常重要,比如软件捆绑,这也许对一般企业来说是很合理的竞争手段,一般不会给竞争对手、用户造成多大损害,但是如果是垄断行为,就会因为你的捆绑而限制了整个行业的创新。
垄断的危害,这一点消费者是很难直接体会的,这是一个长期的结果,以后是会付出代价的。
汉王的技术开发做的比较好,所以目前在市场上比较活跃,但微软一直是最令他们头痛的问题,汉王也希望微软的操作系统能够把他们的技术捆绑进去,同时付一定的费用,但汉王更怕微软哪一天不用自己,那就死定了。
事情果然如此,就在两者宣布结成战略合作伙伴的4个月后,微软在Office测试版中捆绑了自己的笔输入法,这如同给汉王的手写技术判了死刑,这种切肤之痛,只有当企业真正在市场经济中遭受到利益的损害才会感到。
在这种情形下,政府如果不能有效控制垄断,其危害程度可想而知。欧盟的反垄断法基本与美国平行,日本的竞争法律甚至比美国还严厉。目前中国只有反不正当竞争法,反垄断目前没有任何法律可以依据,在没有反垄断法的前提下,汉王与微软的官司打起来就会比较麻烦,但起码可以引起舆论的关注和政府的重视,也使微软感到压力,能够改正行为,让汉王争取到死缓的时间。
对于国内厂商来说,只有最大程度的限制了垄断,才能回到自由竞争的市场中去,但无论结局如何,更多的厂商还是不得不接受“组合式”、“外挂式”的生存方式。因为还没有谁能与这些跨国巨无霸型的公司讨价还价。但只要有希望,谁又会坐以待毙呢?一句话,这个世界要的是自由,而不是禁锢;这个市场要的是竞争,而不是垄断。将反垄断进行到底!
编者按
回看微软在中国所走过的岐山区道路,洞悉中国企业家蜕变的过程。
无论我们怎样评说微软,不得不面对这样一个现实:正因为有了像微软这样的跨国公司,才使杜家滨、吴士宏、李开复、高群耀这些年轻人有了吐故纳新的机会,也才有了他们以后更绚丽的人生。
新人,新思维。微软在变,中国在变。
股票短信一问一答,助您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