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海涓 蔡文清
在今年的“两会”上,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们针对“诚信问题”的议案和提案成为热门的话题。因为“诚信的缺失”和“信用制度的建立”已经超越了单纯的道德范畴,正像许多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呼吁的那样:在我国建立信用制度已经势在必行。
当媒体空前认真地对待各种“内幕”、“黑幕”时,老百姓们不无痛苦地发现,原来,自己生活的大大小小的圈子里充满着欺诈、仿冒、伪造、作假等不诚实的行为。的确,大到产业财经的“基金黑幕”、“银广夏骗局”、“东方电子造假”等,小到百姓民生的山西假酒、河南毒米、广东瘦肉精事件以及南京冠生园的“陈馅月饼”,多少人的辛苦钱不翼而飞,多少人被骗得倾家荡产,一系列的失信事件不仅让人触目惊心,而且让老百姓对社会充满了“整体信用危机”感。假冒伪劣产品横行和缺少信用保证已产生了恶劣的社会影响,“诚信的缺失”已经严重阻碍了消费和投资行为。有专家分析认为,由于我国市场交易缺乏信用体制,每年国民生产总值的10%到20%是无效成本。
诚信=真金白银
没有谁比温州人更能够体会到信用缺失的痛苦和重建信用的艰难。民营经济走在全国前列的温州在20世纪80年代遭遇了前所未有的信誉危机,以次充好、假冒伪劣的产品使温州企业甚至不敢打温州的牌子,被迫采取与外地厂商合营的方式。市场经济运行的法则使温州人最终认识到,信用缺失已经成为遏制经济发展的“败血症”,它正在无情地吞噬着健康运行的市场经济的“躯体”。
信用缺失的毒素不仅侵害了温州、汕头等一些地区经济的健康发展,它还渗透到经济生活的每一个领域。有资料显示:2001年,全国被公安机关立案侦查的伪造金融票据、违法票据承兑的犯罪案件高达7000多起,涉及金额52亿多元;利用合同进行诈骗也已成为一个突出问题,仅去年上半年,全国合同违法案件就有5000多起,涉及金额16亿多元。来自工商部门的统计表明,目前我国每年订立的合同约40亿份,但履约率仅有一半。
诚信=经济增长动力
其实更让老百姓担忧的还不止这些,在今晚的“3.15”晚会前夕,中央电视台曾做过一项调查,结果显示,老百姓对食品安全的关心程度高达50%。在“两会”上,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不无焦虑地表示,如果老百姓喝牛奶时会想这牛奶是否掺了水;抽烟喝酒时会顾虑是否抽了假烟,喝了假酒;买了房子后会顾虑房子是否会垮掉;买股票时会担心是否买了“郑百文”式的“伪装上市”公司的股票,明天就变成一张废纸,人们怎么会痛痛快快拿出钱来花呢?
朱?基总理在本次人代会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坚持扩大内需是保持经济高速增长的根本之策。要让百姓放心地消费就必须大力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逐步在全社会形成诚信为本、操守为重的良好风尚,加快建立企业、中介机构和个人的信用档案,使有不良行为记录者付出代价。
谁破坏了“游戏规则”,谁最终将被淘汰出局,这是市场经济运行中遵循的不二法则。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和厉以宁大声疾呼:一个国家信用体系的崩溃不仅仅会给国民经济和国民消费信心带来损害,还将对整个社会体系形成深远的影响。它将造成社会资源极大浪费,交易者丧失了信心,降低生产效益,同时还会造成非交易领域里运营规则的极度混乱和整个社会道德水准的沦丧。
诚信=立身的根本
法国的一位皇子曾向法国自然经济学派的代表人物奎奈请教:“如果您是一个国王的话,您将怎样治理这个国家?”奎奈说:“什么也不做。”皇子接着问:“那谁来治理国家呢?”奎奈说:“规则。”
欧美发达国家用了150年的时间建立了成熟的社会信用体系,信用已成为一个人、一个企业的立身根本。这些国家的资信公司专门从事个人和企业的信用调查、资料整理。每一个公民都有一个社会安全号,相当于我国的居民身份证,它将伴随公民一生,只要到资信公司输入该号码,这个公民所有的纳税信息、诉讼信息、犯罪信息等就会一目了然;而且,资信公司为每个公民和企业评估了信用得分,如果得分在700分以上,这个公民不用任何抵押就可到银行贷款买车买房子,而那些得分低于600分的人,就意味着信用破产,不仅银行不贷款给他,也没人敢与他做生意。在这样的信誉体系中,公民将信用视为自己的第二生命,因为没有信用的人在社会中寸步难行。
诚信=良好的消费环境
目前,我国建立信用制度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日益凸显。朱?基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建立良好的消费环境,让有不良行为记录者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代价,名誉扫地,直至被绳之以法———“法律”将最终成为惩治失信者的有力武器。在今年的“两会”上,国家经贸委、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工商局、公安部四部委领导专门就信用制度的建立问题和与会代表进行了座谈。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肖钢对记者透露,我国企业信用机制平台已初步搭建,全国个人诚信系统建设将于今年启动,打造“诚信中国”的浩大工程已经拉开了帷幕。
记者从中国市场学会信用工作委员会了解到,我国将在近期出台有关个人信用制度建立的相关法律和法规。
当信用链条的断裂阻碍了社会经济通畅的运转,当加入世贸组织后的中国面临以信用为准绳的全球竞争,当“打造诚信中国”的提议已是“振臂一呼应者云集”时,中国已经迈开信用机制法律化的步伐:信用制度的建立已被正式列入“十五”规划,而一部名为“社会信用信息法”的法律也在酝酿中。“诚信中国”的重塑将指日可待。
股票短信一问一答,助您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