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年初以来,台湾因为“是否续建核四”议题,闹得党派之间咬牙切齿,甚至在野党“罢免陈水扁”之声一度高唱入云。从“核四颠覆”到年底现阶段的“立委选举”,一部朝野政党恶斗的长篇连续剧,播了足足将近一年。
这一年,我们看到台湾政坛一波又一波的角斗,看到一个又一个政党领袖以“受侮辱和损害”的表情,向民众夸张陈述义愤。同时,我们也看到民众对这种选战激情的反应,从 最初的呼应跟随,终于走到今天的几分冷淡。有人甚至呼吁台湾人应当好好读读米兰·昆德拉的《缓慢》—缓慢一下亢奋的政治情绪,回归正常的生活。
学者李欧梵先生返回台湾时曾表示:“我每次离台时都觉得惋惜:像这样一个文化生龙活虎、充满生机的地方,怎会被庸俗不堪的政治所笼罩、所压迫?”这一切显示了什么?显示了自诩走上“民主政治”的台湾还没有凝成成熟的民主社会,还没有形成政党竞争的制度化。“人格暗杀”和“道德抹黑”仍是选举中最有效的手段,为了“短线操盘”的便利,政治人物对自己说过的话可以变得非常健忘,而且他们也相信民众也和他们一样健忘。
但对当前绝大多数的台湾选民来说,最迫切的要求是什么?从台湾形形色色的民调中可以看到民众普遍认同的三个基本选项:
一是安定。首先是政治上的安定。政客不应再以“省籍情结”作为选举筹码,不应再以“民粹主义”来支持强人政治。让民众拥有免于“族群冲突”和“政策急转弯”的恐惧。
二是经济复苏。领导人不但要有“拼经济”的决心,更应当有切实可行的改造方案。
三是两岸双赢。台湾民众都已清晰感受到,没有稳定的两岸关系,就不可能有安定的台湾。
其实,核四案已经给民进党、国民党以及陈水扁一个重大教训。即任何一个党派都不能一意孤行、玩弄权术,必须尊重宪制、听取民意、重视政治协商。尤其政权领导人要有一颗公心,不能以一党之意志和私心驾临全局。
在一切政争之中,人民都不当是“被劫持者”,而应当是意见的确实主体和最终的赢家。以此为原则衡量这次年底大选,我们可以看出,台湾人民仍是很有智慧的——给三党的表现都打了一个“不合格”的分数。
政党领袖们应当看到,自由言论不一定只能用众声喧哗的方式来传达;“本土化”也不应当成为自吹自擂的号角。一个社会的民主和进步,更主要的不是取决于党派竞争、角力的形式和花招,而是取决于多元力量、利益团体相互妥协、折中的方式和程度。
台湾这次选情虽然还不明朗,但我们已经看到:人民成熟得要比政客快。
清醒看世界 评2001年十大新闻赢掌上电脑MP3大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