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兴寒暑
任何一个市场经济国度,都会根据本国经济运行态势,采取不同的财政、货币政策,比如,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宽松的货币政策等。同时,也会将财政与货币政策组合运用,比如,采取财政与货币政策“双紧”、“双松”或“一紧一松”、“一松一紧”等。
在应对股市的政策取向中,同样也会运用财政、货币政策进行调整,在这方面运用得比较得心应手是美国政府。1999-2000年期间,美联储曾因为股市过热而数次调高银行利率,试图适度降温;而到了2001年,又因股市陷入低迷,为激活股市,破天荒地在一年中连续10次降息,听说还会有第11次。从这几年美国政府采取的调控政策中不难看出:一、他们比较注重运用货币工具,而不太愿意运用财政工具;二是货币政策对股市降温效果明显,对升温则有些勉强。如今美国政府欲实施的积极财政政策———减税,至今只听到楼梯声,未见人下楼,假设有一天正式实施,迭加在宽松的货币政策之上,对股市的刺激作用肯定会更明显。
回过头看我们,似乎更习惯动用财政工具。从1998年起,我国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藉以拉动经济增长,效果十分明显,成功地摆脱了通货紧缩的阴影,实现了连续三年经济较快增长。但是,直到今天,仍然没有实施积极的货币政策,而只是停留在“灵活”二字。这也许与我国刚从计划经济转型不久、经济基础比较脆弱、银行不良资金偏多有关。但是,对股市而言,好像货币政策相对财政政策来说,反应更灵敏,效果更明显。因为财政政策对股市的作用更多在信心方面,货币政策则体现在“真金白银”方面。中国股市的本质是资金推动型的,或称成本堆积型的。不难理解,近期在同一天公布一条积极的财政政策———降低证券交易印花税,和一条相对严肃的货币政策———加强对募股资金的使用管理,结果市场最终出现了冲高回落,原因是缺乏推高股指的“真金白银”。光靠区区每一万元减少20元的交易成本,解决不了股市低迷的深层次问题。
订短信头条新闻 天下大事尽在掌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