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记者郑作时
10月22日央视的这一条短新闻肯定会是很长时间内单字含金量最高的新闻。新闻的内容只有十几个字:“《国有股减持暂行办法》暂停实施”。而这一条新闻带来的,却是第二天沪深两个市场所有股票的几乎全面涨停板。这十几字平均每字的含金量达到了数以百亿元计。
本刊2001年9月下半月试刊曾发表《资本市场闯大关》一文,全面地分析了《国有股减持暂行办法》出台背景和动机,并且指出了这一办法将会对市场带来的冲击。这是一块砸向投资者的巨石,我们当时指出,由此可能会带来不少股票价格对折的后果。
这一结果被言中了,从6月13日《办法》出台到其停止实施,在几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下,指标性的上海综合指数从最高的2400点跌到了最低的1500点,下跌已近一半并且跌势未止。
代价
但我们没有想到的是,《办法》从实施到停止,只存在了131天。在这131天中,相关媒体对于《办法》的讨论连篇累牍。我们注意到,对《办法》肯定的声音却不多,这是可以理解的,因为股民在此其中以自己的财富在为中国股市的“净化运动”付出代价。
券商和机构投资者这一次付出的代价不会比股民小。去年还红红火火地搞扩张的券商们碰到了证券业自1995年来最大的一次低潮:价格下跌和成交萎缩使券商的经纪和自营业务同时受到重大打击。由于《办法》出台得突然,一向消息灵通的机构投资者这次也没有逃出被套的命运。
不得不指出的一点是:《办法》的停止实施,在经济上可能是一个双输的结果。虽然股民多少可以从股价的恢复性上涨中挽回一点损失,但是,股民已经为此付出了很大的代价。另一方面,国家政策的稳定性在这个过程中再次遭遇信心危机。与股市的相关者将会再次体会到:中国的股市是一个政策市,而政策是在摇摆的。而经过数年讨论而为很多投资者所接受并被国家改革寄于厚望的国有股减持,将被迫再一次停下来,与此相关的话题都将因此而停滞。
尽管这一结果是谁也不愿意看到的,但却是必须的。年轻的中国资本市场已经被寄予太多的责任,国企改革、培育新兴企业和产业、为社会保障基金筹资。如果《办法》被证明是砸向它的一块巨石,那么无论如何石头应该被托起。
前景
留给管理层思考的问题将会很多,为什么一个看起来很好的想法会最后成为这样一个结果?巨大的国有资产应该选择怎样的道路去实现退出战略?曾被市场广泛接受的定价政策是怎样被改成了已经被实践证明是行不通的价格决策的?
从更积极的一面去看,这一次《办法》的停止实施,是管理层勇气的一种表现。仅仅在131天内,管理层完成了对市场的观察、对决策的反思,最后下决心来停止实施这一决策,这一过程已经具备了一个高效政府的效率。同时,在如此之短的时间内能够下决心来否决已经出台的政策,也反映了管理层对经济规律的尊重。事实上,按照现在的市况,《办法》如果继续实施下去,将会出现哪只股票出现国有股减持,哪只股票就大跌的情况,在投资者付出巨大代价的同时,国有股并不能卖一个好价钱。
如果在管理层高效化和对经济规律的尊重前面,再加上一个决策民主化,在出台这个政策时遵从市场大部分人的意见的话,我们将看到的是一个完整的现代政府。
一个发达国家需要的就是这样一个现代政府和一个以法律稳定性为保障的商业体系。对于后者,我们虽然再一次看到了不稳定性,但是同时我们也看到当代中国走向市场化的基础是全面的计划经济,管理层、投资者、企业和资本市场都还有太多的东西要学习。只要有了市场化这样一个方向和一个现代的政府操作者,相信环境会变得越来越稳定,越来越可靠。我们希望,这一天能够来得快些
订短信头条新闻 天下大事尽在掌握!
    新浪企业广场诚征全国代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