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裙子的”也能当老板 女CEO让男人们眼红(图)

2001年08月04日 17:05  环球时报 

  本报驻美国特派记者王如君

  图:女性CEO往往引起人们更多的关注。

  7月26日,施乐公司董事会宣布了一项惊人的决定,任命安妮·玛尔卡希为公司新任首席执行官。这一下,安妮·玛尔卡希将首席执行官和总裁集于一身,成为施乐说一不二的主宰人物。美国许多媒体评价说,“对玛尔卡希的任命再度震碎了美国企业界的玻璃天花板”。她的任命不仅对施乐影响极大,对美国女企业家地位的提升也是挺有影响的一件事。这一任命使得《财富》500强中的现任女掌门增加到5位,第一次让女性比例凑了个整数,达到1%。另外4位分别是:惠普[微博]首席执行官加尔腾·菲奥莉娜、黄金西部金融公司的马丽恩·桑德勒、阿文产品公司的安德莉娅·朱以及斯费里扬公司的茜达·赫尔曼。

  来自本公司的女强人

  与其他几位女老板一样,玛尔卡希也是经历不凡。她今年48岁,在施乐已干了25年,最早从推销员干起,然后进入管理层,从部门经理、主管,一步一个台阶升任到总部的高级官员。在此次任命之前,她已是施乐公司的总裁兼首席运营官。

  不过,玛尔卡希可以说是受命于危难之际。施乐公司是康涅狄格州的名牌企业,一度被誉为世界“复印机业之王”,这两年由于复印机业竞争激烈,理光、佳能[微博]等公司咄咄逼人,加上施乐自身策略有误,销售额直线下降。原任首席执行官里克·汤曼1999年4月上任时曾风风火火要改变施乐的面貌。但是,他干了13个月后,非但没有搞好,而且情况变得更糟,最后被董事会解除了职务。随后施乐董事会请回了已退休的首席执行官阿莱尔,着手重组公司。去年底到今年初,一度风传施乐要破产。好在施乐还是挺了过来,顺利走上了扭亏为盈的“转轨”之路。7月25日,施乐宣布第二季度亏损2.81亿美元,总收入降低13%。但分析家认为,施乐正在走向复苏,下一季度有望实现赢利。

  在一年多的转轨过程中,玛尔卡希立下了汗马功劳。董事会选来选去,还是觉得她最适合担任首席执行官。用阿莱尔的话说,玛尔卡希的表现反映出她具备担任此职的“坚强意志”,是最合适的人选。

  人们看不惯“穿裙子的当老板”

  玛尔卡希出任施乐的掌门,再次引起人们对女企业家的关注。其实,美国企业界,当老板不易,当女老板更难。第一原因是文化偏见。美国人的传统观点是,担任一呼百应的首席执行官应当是男人的事,现在冒出几位女性,惊讶之余似乎又有些别扭。菲奥莉娜1999年登上惠普首席执行官的位置时曾惊动全球,有人借用美国著名登月宇航员的话说,这一事件“对一个女人来说是迈了一大步,但对整个女性来说,则只是一小步”。有的小报甚至惊呼:“嘿,快看啊,老总是位穿裙子的!”第二,一有麻烦立马怪罪女老总。琳达·瓦倩娜1986年成为《财富》500强中第一位从管理层升任的女首席执行官,但她执领的瓦科纳集团因债务高达31亿美元,不幸于今年6月破产,结果许多人说是瓦倩娜领导不力所致;马他尔公司前首席执行官吉尔·布拉德是500强中第二位女掌门,该公司因兼并一家教育玩具软件公司而赔本,股价大为缩水,人们也说是布拉德女士惹的祸。最后她不得不于去年辞职。最近菲奥莉娜受到的指责声浪也越来越高。这位女强人上台以后,对惠普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但生不逢时,美国经济摇摇晃晃,许多大公司都在亏损,惠普也难以例外。第三,人们总是“睁大眼睛瞪着女老板”。一旦女人当上首席执行官,公司内外无以计数的人都会戴上有色眼镜,随时观察她的一举一动。有调查认为,女性经理与男性经理一样效率很高,下级职员直接向女经理汇报的比例比男经理的还要高。但女经理的行事风格往往受到过分关注。有专家感慨地说,“有人认为妇女干事不够泼辣,可一旦她们是那样,又批评她们太张狂。结果女性经理不得不委曲求全,尽量表现出人们希望的女性特点。”

  最能挣钱的没有女性

  美国大企业老板的位置往往是个“金饭碗”,一旦荣任《财富》500强的老板,银子更会哗哗地流入腰包,收入最多的数以亿计。据《商业周刊》报道,2000年美国收入最高的20人中,14位是企业界的老板,但没有一位女老板。安德莉娅·朱去年收入770万美元,虽然也是几辈子花不完,但与那些男老板比起来,则是小儿科。

  纽约一家研究机构对美国大公司中57名女性和1772名男性高级官员的工资和奖金收入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发现在同一级别上,男性每挣1美元,女性只挣68美分。女性高级官员的年平均工资是51.86万美元,而男性则为76.5万美元。美国有记者写道,目前《财富》500强中,有125家的高层经理中见不到“有曲线的倩影”。“出了几个女首席执行官就震碎了玻璃天花板,社会公平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教育程度和怀孕阻碍女人当老板

  据统计,在目前《财富》500强的高层官员中,女性只占11%。有专家通过深入研究,认为除了上述文化、历史、性别等原因外,还有两个原因很有意思。一是教育,尤其是MBA教育。美国高层经理大多出身MBA,但读MBA学位的女学生自1994年以来则只占总数的29%。二是怀孕。妇女大多是要怀孕的,这是她们得不到提升最常见的理由。妇女职员因生儿育女要被公司遗忘好几年。30岁左右正是读MBA的黄金时间,但这个年龄的妇女大多是组建家庭,生儿育女,哪还有心思去念书。

  时下,美国许多著名女企业家呼吁她们的姐妹,不要只满足于“当当秘书,干干公关”的女性职业,而要立志干大事。菲奥莉娜就有句名言:“在企业中,别把自己看成是女性。”这也许是女老板们成功的秘诀。▲

本文涉及到的板块个股: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吉普车冲撞天安门金水桥事件已5死38伤
  • 体育国锦赛-丁俊晖绝杀胜 卫冕冠军出局 视频
  • 娱乐陆川秦岚秘密分手近三月 陆川:我们很好
  • 财经审计长讲秘闻:刘志军案上报前沉默1小时
  • 科技谷歌将推新款谷歌眼镜:适用戴眼镜者
  • 博客吐槽大学社团:节操掉光了活动没下限
  • 读书解密:蒋介石晚年曾密约毛泽东访台
  • 教育90后大学生高学历环卫工每晚敷面膜(图)
  • 赵伟:贵州能否实现瑞士梦
  • 叶檀:世上已无计划煤
  • 朱大鸣:开发商不差钱 楼市疯过09年
  • 张五常:什么是贫富分化的根源
  • 水皮:三中全会能让股市大涨吗
  • 光远:公司注册资本制度变革是大红利
  • 姚树洁:王岐山反腐重在震慑力
  • 小兵:一招把首都房价降到6千
  • 花木兰:银行将开始算计有房族
  • 曹凤岐:新型城镇化框架下的金融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