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银行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基金债券 > 新基金业 > 正文
 

伊利事件早有征兆 基金经理评级调高还是调低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12月27日 03:47 证券时报

  □刘兴祥

  伊利股份(资讯 行情 论坛)出事了,这多少有些令投资者感到意外,而最为尴尬的莫过于基金了。三季报显示,伊利股份前十大流通股东中就有九只基金,合计持有约5500万股。以9元的价格计算,基金目前持有的市值也达到了近5亿。显然,踏进“蓝筹陷阱”的事实让风光无限的基金不得不直面这样一个问题,有多少公司值得完全相信呢?

  基金踩中陷阱并不是没有发生过,例如,早些年的持有银广夏东方电子(资讯 行情 论坛)等在市场上就曾经引起轩然大波。然而,这些事件的背后是有关公司的蓄意作假,基金疏于防范及研究等。如果说早些年的踩中陷阱在相当程度上暴露了基金的责任心、道德规范等方面的问题,那么,伊利股份就使得基金价值投资的理念遭遇新的挑战。

  无论是从所处行业,还是公司质地、盈利状况等各方面判断,伊利股份理所当然地受到了基金追捧。毕竟,在国内股市上,目前值得基金长期投资的股票还是有限的。伊利事件则表明,所谓蓝筹也不一定完全可靠,各种各样的风险仍然是可能存在的。对于基金来说,投资的难度就一下了增加了很多,一双火眼金睛更加显得特别重要。

  具体来看,伊利事件并非毫无征兆。“国债事件”的发生实际上已经给投资者提了个醒,伊利股份的公司治理实际上是存在一定问题的。关键是,以目前国内证券分析的角度与水平,公司治理还没有受到足够重视。以前,在判断某一企业是否有投资价值时,过多地采用市盈率等财务指标来判断。正因为如此,尽管有QFII在三季度减持了伊利股份,但是,基金整体上却不为所动,继续重仓持有。伊利事件给基金们提了个醒:今后在对企业进行估值时,其治理结构指标应该比财务指标更重要。

  对于持有人来说,目前最关心的是,基金能否对伊利股份未来的价值做出合理与较为准确的判断。从以往经验来看,凡是公司本身或公司高管出现问题的股票,无一例外地在复牌后出现连续的跌停跳水。但是,伊利股份有所不同的是,公司基本面还是较为稳定,生产经营照旧,品牌也未受到较大影响。如果公司能够借此形成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那么,价值提升也是完全可能的。因此,这就给基金经理们提出了一个新的课题:评级是调高还是调低?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伊利新闻 全部基金新闻




新浪财经24小时热门新闻排行

评论】【谈股论金】【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彩 信 专 题
圣诞节
圣诞和弦铃声专题
3DMM
养眼到你喷血为止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更多彩信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