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投资遭遇新蓝筹陷阱 忽视治理结构层面问题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12月25日 12:03 北京青年报 | ||||||||
伊利股份曾是所有基金都看好的蓝筹股。即使不是重仓持有,也会拿一点货压仓底。伊利出事后,一些业内人士感叹:这就是基金的蓝筹陷阱———如果基本面相当差,如ST之流,基金持有的仓位就不会如此之重。正是这种各方面看上去都挺好的公司,基金才会对其集中持股。
某基金经理表示,银广夏等是老的蓝筹陷阱,那是造假账造出来的,新的蓝筹陷阱是指那些销售良好、品牌优越,但治理结构存在问题的公司。“伊利就是这样的公司。到商场一看,伊利的产品日期都是最近的,从一般的研究来看,多好的公司啊!真是越看越爱,但却忽视了治理结构层面的问题。” 业内人士对此反思说,以前在判断某一企业是否有投资价值时,过多地采用市盈率等财务指标来判断。今后对企业的估值,其治理结构指标应该比财务指标更重要。 也有业内人士指出,中国好的企业往往是能人企业,企业家对公司的影响举足轻重,在对企业的研究中,应更关注企业主要领导人的决策行 为和动机。“其实,中国股市的下跌,公司治理结构不合理也是个重要问题。”业内人士指出,“但是这实际上是很难察觉的,很多事情要不是公司内部人自己揭发,外面的人很难发现,看上去挺好,结果是个陷阱。” 也有相当多的人士对这种“新蓝筹(资讯 行情 论坛)陷阱”的说法不以为然。他们认为看企业主要是看基本面,只要基本面良好,即使遇到一些风波,也不一定会受到较大冲击。比如说,伊利股份(资讯 行情 论坛)此次在公司治理方面虽然出现了一些问题,但公司行业地位稳固,竞争力强,业绩波动小,具有很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而且这种消费品行业,受宏观调控影响较小,因此即使投资价值打个折扣,但也具有较大的投资价值。 业内人士指出,与巨大的需求潜力相比,中国的“放心”股票相对短缺,在过去两年中,多数基金经理聚集于少数“放心股票”上,于是一度形成了所有基金高度趋同选股的所谓“核心资产”现象。而在基金越发越多之时,如果市场上可投资品种与之不能配套的话,那么我们的核心资产将进一步稀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