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期加息压力暂缓 关注非周期性类和瓶颈行业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12月20日 20:17 上投摩根富林明基金管理公司 | ||||||||||||||||||||||||||||||||||||||||||||||||||||||
一周股市回顾 上周大盘受新股询价通知和来年扩容预期影响小幅下挫,一周下跌2%,上证指数(资讯 行情 论坛)收于1290.49点,总体仍然围绕1300点作上下震荡。两市一周成交量415.36亿元,环比减少两成多。
中国证监会日前发布《关于首次公开发行股票试行询价制度若干问题的通知》及配套文件《股票发行审核标准备忘录第18号---对首次公开发行股票询价对象条件和行为的监管要求》。这两个文件于明年1月1日起实施,中国证监会有关负责人表示今年内不再安排首发公司发行股票。《通知》的出台标志着我国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市场化定价机制的初步建立。 国务院国资委主任李荣融上周表示,今后一段时间要加快推进具备条件的大型和特大型中央企业上市,实现股权多元化。国有大企业目前上市的首选地是海外市场,目的是要通过成熟资本市场的约束,让上市国有企业抓紧规范,然后再回到内地市场。 宏观经济数据方面,11月份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增速继续回落,同比增长24.9%,比10月份下降了1.5个百分点。投资增速虽继续回落,但依然偏快,显示宏观调控依然会持续。由于企业自有资金比较充裕,目前投资扩张仍有较大的张力,反弹的压力依然存在。预计2004年固定资产投资将增长23-25%,05年增长17-20%。 11月份M2止跌回升,同比增长14%;人民币贷款同比增长13.5%,也有小幅反弹。货币与信贷增速反弹的原因主要在于年末财政支出的增加和存贷款利率上调及贷款浮动上限的放开有助于减轻资金体外循环现象。但是,11月新增贷款的结构仍然以中长期为主,且比例比前期更高,由此增加的固定资产投资可能在明年出现反弹的风险值得关注。货币供应量回升的另一个原因是储蓄存款对10月29日加息持续反应。 11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升2.8%,比10月份大幅回落1.5个百分点,这是继10月份下跌0.9个百分点后又一次较大幅度的下降。其中食品价格同比上涨5.9%,涨幅大幅回落;而非食品价格同比上涨1.2%,接近3年来的高位,显示来自于非食品价格上涨的压力并未减弱。尽管食品价格上涨对CPI的影响有所减弱,但积压的和新增的通胀压力将推动消费物价的继续上涨:前期行政限制上涨的价格的补涨,上游产品涨价向消费品的传导,工资上涨的压力等等因素都将推高CPI。11月CPI的明显回落将增加近期内加息的不确定性,但由于新增通胀压力的积聚,预计基准利率在05年仍将继续上调。 ![]() ![]() 上周央行继续加大货币回笼力度,共发行票据700亿元和正回购操作50亿元,净回笼资金500亿元,较前期增加80亿元。加上还有四期债券发行,分别为农行金融债、2年期跨市场国债和两期国开金融债,合计发行量达到634.6亿元,债券发行量达到1334.6亿元,相当于平均每天要发行267亿元债券。其中,一年以下的短期债券供给量明显加大,尤其半年期的债券,累计发行量达到478亿元,占了三分之一以上,造成短期资金跟不上发行速度,使半年期债券发行利率波动较大。基本上,银行间市场资金面依然宽裕。债券市场受到短期获利盘的影响,上证国债指数(资讯 行情 论坛)下跌0.18%,收于95.54点。 下周股市展望 自2004年8月证监会宣布A股市场停止按老办法发行新股,准备施行新的市场询价以来,新股停发到年底已经超过一个季度了,原因在于市场对扩容高度敏感,同期大盘也欲振无力。虽然投资者对扩容较反感,但大盘绩优股的发行实际上有利于证券市场的表现,因为股票做为一种投资品,市场的主流资金希望有更多的好公司可供选择。当前中国资本市场欲振乏力的主要原因并不在于股票供应量过大,而在于股权分置、法人治理、上市公司监管等资本市场实质性问题。 由于新发行被搁置,大量企业不能承担国内直接融资的时间成本而纷纷选择海外市场上市,导致中国优势企业上市资源外流。近期管理层的态度也表明支持国内企业赴海外上市。证监会从9月以来就批复了12家之多。以港交所为例,估计到今年底,中国内地企业不含已上市H股公司的增发募集行为,在港新上市的集资额就可以达到710亿港元左右,占香港全年新上市集资总额的75%,其中中国人寿、中国平安保险、中国网通、中国国际航空四家公司的集资额就达524.6亿港元。港交所由于近几年依托内地大批优秀企业在香港上市,改变了香港证券市场以往单一的地产、金融类股票为主地结构,吸引了大批海外机构投资者通过香港股市投资内地企业。港交所严格的监管制度也促进了上市公司的规范运营,及公司治理结构建设。 香港股市的良性循环告诉投资者不应对大盘扩容过度反应。在2005年新股询价制度正式实施后,国内股市地结构性分化仍将持续,并从以往的绩优与绩差、高估值与低估值扩展到增量资产和存量资产之间。投资者无论是现在持股还是投资明年新股,应该在作投资决策时始终考虑汇率问题和定价问题,重点关注非周期性类行业、瓶颈行业、及人民币升值的长期受益行业。(上投摩根富林明基金管理公司供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