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银行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基金债券 > 新基金业 > 正文
 

清偿期限论再现诱惑 封闭式基金终于脱离苦海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11月29日 15:31 北京现代商报

  封闭基金终于开始反弹,并出现了自9月21日重新调整以来的罕见井喷行情。而在之前的日子里,封闭式基金一直陷入更高折价、不断被边缘化的泥潭。10月28日,沪市基金指数盘中创出4年来的历史新低,3只基金折价率超过40%。此后封闭基金仍是持续阴跌,到11月8日,沪市基金指数与今年4月的高点相比,跌幅高达24%。

  在“封闭式基金转开放式”的炒作后,这回有人拿出了“清偿期限”的概念来。

  2003年,在“封转开”的诱惑下,很多投资者进入了封闭式基金,但是在基金法实施的背景下,“封转开”却迟迟不见进展,套住了一大批人。“封转开”不成,有人就说了:封闭式基金不能转成开放式,但封闭式基金总有到清偿期的那一天吧,现在封闭式基金有35%的折价率,在到期清盘之前,只要净值下跌幅度在10%以内,则持有基金到期便能轻松获利,即使考虑到清盘所伴随的套现成本、清盘费用等,持有基金到期收益为负的可能性仍然比较低,有较大的利润空间。举例来说,以剩余期限最短的基金兴业距到期仅有2年,到期清盘将理论上可以获得14.8%的年收益率。若以到期日3年以内的封闭式基金按基金规模为权重构建组合,则到期年套利收益率可达13.87%。而目前,我国现有的封闭式基金中大型基金剩余期限仍在10 年以上,而小型基金多为改制后设立,因而期限较短,其中有部分小型基金的剩余期限仅有2~3 年。

  “清偿期限论”最有力的辅证就是机构的增仓。据最新可统计的2004年基金中报资料,机构投资者增持封闭式基金的势头越来越明显。前十大持有人持有的封闭式基金占总量的比例达到了37.46%,与上年末相比增长了5.14%。54只封闭式基金的持有人集中度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保险公司2003年底共持有封闭式基金份额约为254.29亿份,半年内共增持了45.93亿份,达到了300.32亿份,占全部封闭式基金的比例由上年末的31.14%提高到了36.76%。到目前为止,保险资金购买证券投资基金的比例已经基本达到可运用资金的15%这个政策上限。而QFII同样对封闭式基金虎视眈眈。瑞银华宝在基金汉盛、鸿飞、兴安、同德4只基金的新增总投入金额接近4000万元。

  但是,“清偿期限论”成立的前提实在是太多了。首先是基金公司必须管理好封闭式基金。这实在是有点难度,即使是在封闭式基金不断为基金公司提供丰厚回报的现在,各个基金公司对封闭式基金还是不够“上心”,甚至不断出现封闭式基金向开放式基金的“利益输送”问题,更不用说清偿期快到的时候,这些基金公司会怎样对待封闭式基金了。从2004年封闭式基金的业绩来看,在股票市场的大幅震荡格局下,基金的业绩表现也并不出彩,与2003年相比,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下滑。

  我们不禁要问:“30%的折现率,3年下来平均每年10%的稳定收益,听起来不错,但是到清偿的时候还能有35%的收益率吗?而且基金真的会赎回吗?如果基金中的99%选择延期,投资者没有发言权,那样还有多大意义?

  (傅乐乐)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封闭式基金新闻




新浪财经24小时热门新闻排行

评论】【谈股论金】【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彩 信 专 题
冬语
聆听冬日温暖声音
西游情史
大话西游短信篇章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更多彩信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