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石事件引发连锁反应 证监会掀基金普查风暴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11月24日 12:19 21世纪经济报道 | |||||||||||
本报记者 汪涛 上海报道 山雨欲来风满楼,一场核查风暴在基金业悄然刮起。 据悉,10月份开始,证监会基金部开始进驻各基金公司,截至目前,已经到过湘财荷银、大成基金、嘉实基金等公司,检查小组在每家基金公司的停留时间在一周左右。
“和以往检查不同的是,证监会这次将深入每家基金公司,进行全面的核查,这将揭开证监会对基金业一轮前所未有的普查序幕。”某业内人士认为。 普查风暴 证监会每年都会对基金公司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检查,但如10月份开始的如此全面的普查却是第一次。 一基金公司负责人透露,证监会的检查小组由基金部、属地证监局人员组成,按照监管部门的计划,在未来一段时间内,证监会基金部将对属地在上海、北京、广州、深圳的基金公司进行彻底、全面摸查。 检查小组的工作以现场办公的形式进行,在每家基金公司停留的时间约为一周。据透露,工作小组检查的主要内容是:基金法的执行情况、投资制度情况、业务流程、业务发展等等,以北京为例,检查组已经进驻的公司有湘财荷银、嘉实基金、大成基金等。 在证券市场频频爆出各种问题之后,检查小组的核心问题就是“合规”。 据透露,检查的情况确实有些不尽人意,比如某基金公司对证券投资基金法内部宣传教育不够等,检查小组现场办公并当即提出了异议。 接下来,证监会基金部将在近期内,拿出全面普查的检查报告,某基金公司高层表示。 而在此之前的一段时间,证监会的检查小组就已经频频奔赴各地。 首先是在8月份,证监会和上海证监局就新股违规申购到上海进行核查。此前,银河、海富通、巨田等公司爆出新股违规申购等事宜。 该项调查进行了半个月之久,在监管上,证监会提倡属地化监管,权力下放,因此当地证监局人士都参与了这些监管。 另外,同样是在10月份,由证监会牵头的一个调查小组开始赴各地对合资基金公司展开调研。 据悉,这个调查小组的任务是摸清合资基金现状,以及评估外资股权增加到49%后对基金公司的影响,为即将到来的股权调整作准备,一位参加调研人士透露。 2004年11月份,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满三年,根据相关政策规定,基金公司外资持股比例可以突破33%,达到49%的上限。 虽然已经开业的12家合资基金公司已经以业绩向业界证明了其举足轻重的实力,但其即将面临的股权调整,可能会带来公司董事会、管理层直至公司投资理念、治理结构的变化,将为未来发展埋下不确定因素。 据悉,该调查小组由6人组成,分别来自证监会、证券业协会、天相投资、银河证券等相关机构。 正是在发展过程中不断暴露出新的问题,证监会才下定决心,从10月份开始对基金公司进行全面的检查,知情人士表示。 防止“黑幕重演” 事实上,证监会对基金公司进行全面清查已经到了紧迫的地步。 “证监会的普查行动非常必要和正确,而且应该长期坚持下去。”某基金公司董事长向记者表示,“否则基金公司的健康发展无法得到保证。” 据悉,证监会先后在5月和7月两次派出专项检查组对某基金公司进行现场检查,发现该基金公司在内部管理和制度建设,特别是内控制度建设和执行方面存在比较严重的问题。 业内消息人士透露,当前监管当局最为关注基金公司四个方面的问题: 公司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执行不力,特别是在投资决策权限和程序上显得混乱,随意性较强; 防范不当关联交易的制度和措施不到位; 重要岗位的人员内部控制与防范风险意识不强; 投资管理人员职责不够明确,相互监督不力。 据悉,长盛基金的嫌疑主要是在海螺型材(资讯 行情 论坛)(000619)和云大科技(资讯 行情 论坛)(600181)两只股票的操作上,引起有关方面的质疑。 近期,嘉实基金的特异表现,再次引起了外界关注。 在张裕(资讯 行情 论坛)集团改制进程中,张裕A的市场表现相当耀眼。从2004年1月1日至昨日收盘张裕A复权后的价格上涨了49%。 在张裕A大涨的过程中,中诚信托控股的嘉实基金管理公司旗下的嘉实增长基金大幅增持张裕A,且获利丰厚;而种种信息表明,中诚信托同时又与张裕集团股权的受让方有关联关系。 是内幕交易还是纯属巧合?市场人士猜测不已。 上述业内人士指出,《证券投资基金法》第二十条,对基金管理人的利益输送同样有着严格的规定。然而,多家基金管理公司相继不同程度的触电,令基金公司几年来积累的诚信受到考验,此时,证监会提出普查基金公司,可谓意义深远。 在两次现场检查后,证监会9月27日颁布《证券投资基金行业高级管理人员任职管理办法》。10月中旬,为落实该办法,证监会再次发布通知,要求基金高管人员在基金投资等业务活动中合规运作,不为其他公司或人员提供配合,不从事不正当关联交易、利益输送等活动,不从事损害基金份额持有人利益的活动。 证监会的“杀手锏” 显然,证监会希望通过现场检查,惩戒违规公司,规范行业发展。 随后,证监会的罚单屡屡开出。7月20日,以通报批评的形式,证监会一份《关于融通基金销售违规的通报》在内部下发。 融通基金的违规行为,主要是指该基金在销售过程中对部分客户免去有关申购赎回费用。其中融通新蓝筹6月初在办理两笔金额分别为1007万元和5057万元的赎回业务时,没有正常收取赎回费。 2004年6月23日,证监会同样采取内部通报的形式,指责深圳中融等三家基金公司在基金销售过程中的违规信息披露行为,并在与公司主要负责人现场谈话后,要求公司进行整改。 随后,7月20日,证监会下发了《关于实施<证券投资基金销售管理办法有关问题>的通知=,对销售赎回再次做出规范。 业内人士指出,综观证监会2004年对基金行业的监管路线,在处理中融等基金公司信息披露违规、融通与建行纠纷以及银河、海富通等基金公司申购新股事件中,可以明显看出,从严治理、内部通报和下令整改已经成为证监会的“杀手锏”。 在这背后是证监会陆续搭建起来的一套以证券投资基金法为核心,各类部门规章、规范性文件为配套的,完善的基金监管法律法规体系。 这位人士最后指出,在由“王小石事件”而引起的证监会的监管公信力受到前所未有的考验之时,如何守住基金这块阵地,意义深远,从这个角度来看,对基金公司进行一次全面的普查,未雨绸缪,不失为明智之举。 同日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