锁定重仓股高抛低吸成主流手法 基金喜好博差价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11月03日 07:54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 | |||||||||||
选择行业还是选择个股,对于证券投资基金其实并不重要。综合比较分析证券投资基金2003年第四季度、2004年第一季度、2004年第二季度、2004年第三季度报表,可以发现,无论采取何种投资方式,基金锁定的重仓股基本是不变的。基金做的最多的是利用市场环境,对这些重仓股进行高抛低吸。 重仓股重复率惊人
聚源数据提供的统计资料显示:基金在此前4个季度重仓的前50只股票中,重复率相当惊人。今年一季度与去年四季度相比,更换的股票数量只有9只,重复率为82%;二季度与一季度相比,更换的股票数量也只有9只,重复率同样达到82%;三季度与二季度相比,更换的股票数量更是降到8只,重复率也升到84%。即使在一个较长周期内考察,比如将去年四季度基金重仓股与今年三季度基金重仓股相比,也可以发现更换的股票数量只有16只,重复率达到近七成。 虽然较长周期内基金重仓股的重复率有所下降,但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个时段内证券投资基金数量增加了42只,而重仓股的重复率只比短周期内重复率下降约8个百分点。这充分说明,在没有超级大盘股发行的前提下,基金的重仓股股票池已基本锁定,股票的数量约为70只,约占目前沪深A股总数的5.2%。 在锁定的重仓股中,基金对于权重股更为看重。在沪市10大权重股中,除武钢股份(资讯 行情 论坛)外,其余9只股票都出现在基金前50只重仓股中。基金看重权重股,除了权重股业绩较为优良,公司发展较为稳健的因素外,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是:现在评价基金业绩的重要标准是基金净值表现能否跟上指数的涨跌,将资产大量配置在权重股行列,至少能够保证净值表现不会过于落后于指数。如果这个推测存在的话,一旦国企大盘股发行提速之时,基金的重仓股名单将会出现较大幅度的改变。 高抛低吸成主流手法 对于确定的重仓股,基金持股量不会一成不变。相反,借助市场环境,对重仓股实行高抛低吸已经成为基金的运作主流。以武钢股份为例,去年四季度末,基金的持股量占该股流通股比例为16.92%,四季度武钢股份的涨幅达到69%;今年一季度末,武钢股份在基金的前50大重仓股名单中消失,武钢股份股价的涨幅仍达到19%,基金逢高出货十分明显;今年二季度末,武钢股份股价大跌21%,基金的持股量却重新上升,持股占比达到14.25%;今年三季度,武钢股份股价再跌23%,基金的持股量占比却上升到36.56%。很显然,基金对该股采取了越跌越买,越高越抛的操作策略。 基金采取这个策略操作的还有深能源(资讯 行情 论坛)A:去年四季度该股股价升19%,基金持股量占比为8.03%;今年一季度该股股价再升22%,基金持股消失;今年二季度,该股股价跌17%,基金持股占比达7.88%;今年三季度,该股股价基本持平,基金持股占比升至15.97%。这也表明基金高抛低吸的运作风格。这样的实例还有很多,基金三季度减仓而股价表现又很强的股票近期表现都很弱。这似乎又在印证基金高抛低吸的运作特点。 基金的高抛低吸还有一个很有趣的特点:即权重股的次序不断改变。去年四季度基金第1权重股是中国联通(资讯 行情 论坛),今年第一季度变成了上海汽车(资讯 行情 论坛),今年第二季度又变成长江电力(资讯 行情 论坛),而第三季度则是上海机场(资讯 行情 论坛)。照这个规律看,今年四季度的第1权重股很可能不会是上海机场。 投资人不妨借鉴 基金高抛低吸的运作,对于市场投资人实际操作有着很好的借鉴意义。统计显示,基金连续两个季度减持的股票,如果该股基本面并没有实质意义上的改变,在第三个季度往往会进行增持。而连续两个季度增持的股票,在第三个季度往往会进行减持。投资人不妨反其道而行之,或许会有意外的收获。 上海证券报 记者 杨大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