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银行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基金动态 > 新基金业 > 正文
 

债券基金否极泰来 货币市场基金有望再续辉煌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1月10日 08:53 证券时报

  □本报记者 孔立敏

  2004年同属固定收益型产品的货币市场基金债券基金遭遇大不相同,可谓是冰火两重天。货币市场基金收益率不断攀升,规模也急剧扩大,成为2004年最风光的基金品种;而债券基金集体遭遇巨额赎回,规模不断缩水,个别基金甚至已经跌穿了1亿的份额,接近了5000万元的生死底线。

  随着新年的到来,这对固定收益的“兄弟”产品将会如何表现成为业界和投资者关注的焦点。业界人士表示,货币市场基金今年将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而债券市场经过持续下跌,风险已经得到释放,即使今年央行小幅加息,目前的国债收益率水平仍比较合理,因此今年债券基金的预期收益率将会止跌回升,对于投资者来说,债券基金仍不失为一种低风险、收益适中的基金产品。

  货币基金有望再续辉煌

  2004年下半年以来,货币市场基金在各类基金产品中可谓一枝独秀,很多基金公司的该类产品成为投资者争相申购的宠儿,货币市场基金也成了整个基金发行低迷状况中的一抹亮色。据统计,目前市场上共有十只货币市场基金,首发份额共计471亿份,而根据记者采访得到的最新信息,现在这十只货币市场基金的总份额已经突破了800亿份,其中南方增利约为250亿左右,华安富利约为200亿,招商增值也超过了百亿大关。融通基金管理公司融通债券的基金经理陶武彬分析了货币市场基金受宠的原因:第一,平均收益水平最好,货币市场基金2004年加权净值收益率达2.45%,高于债券基金净值增长率的-0.28%和股票基金的-1.53%;第二,满足了投资者对于流动性的要求,手续办理迅速,因此吸引了大量储蓄资金;第三,部分货币市场基金合理地利用规则,投资了一些浮息国债和久期高的品种,提高了收益率,达到了3%以上甚至更高的水平,吸引了投资者的眼球;但某些举措实际上也放大了风险,和货币市场基金的出发点相违背,所以后来证监会出台了规范货币市场基金的若干规定;第四,股市低迷和加息预期导致资金从股市和债市撤出,货币市场基金成了资金的避风港和暂时囤积地。第五,2004年,为了回笼资金,央  行票据滚动发行达到创记录的1.43万亿元,存量超过7000亿元,一年期央行票据收益率一度冲上3.4%,客观上为货币市场基金提供了良好的投资标的。

  展望2005年,市场预期人民币利率水平仍将继续走高,在人民币基础利率水平提升之后,货币市场基金的投资对象的收益水平也将整体提高,因此运做业绩优异的货币市场基金的收益水平仍然可以继续看好。

  债券基金否极泰来

  与货币市场基金2004年的风光无限相比,债券基金却遭遇了有史以来最大的困境,基金规模大幅缩水,债券基金的总规模从2003年底的131亿减少到2004年底的82亿。截至2004年底,15只债券基金的最新份额与首发份额相比的赎回率平均超过70%。

  据业内人士分析,债券型基金遭遇大量赎回的原因很多,最重要的是由于2004年CPI一路走高,投资者恐惧加息,大量抛售中长期债券,造成债券下跌,上海交易所国债指数2004年下跌3.39%。尽管基金经理降低了久期,规避了部分风险,但持有的债券也有下跌,亏钱效应和预期不佳导致投资者撤离债券型基金。另外中国的债券型基金每个契约都不一样,部分是可以投资股票的,根据契约统计,真正的纯债券基金只有融通、招商和华夏三只。个别债券型基金投资了大量股票,导致净值波动性很大,影响了投资者对债券型基金的信心。

  但是债券基金仍然是一种典型的低风险,适中收益品种。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国内债券市场经过2003年8月的暴跌和2004年的多次下跌,风险已经得到充分释放,目前中期国债(5-7年)的到期收益率达到了5%左右,而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长期仅在4%附近,中国的债券市场已经具有较明显的投资价值。今年即使小幅度加息25-50个基点,目前的国债收益率水平仍显得合理。另一方面,国内债券基金对于可转债都给予了高度重视,可转债在全球都是公认的低风险高收益产品,在中国由于普通投资者对可转债不了解,加上A股市场的恐慌气氛,可转债被明显低估,这部分资产有望在今年得到重新估值和上涨。

  根据融通债券基金的基金经理陶武彬个人的判断,2005年CPI不会超过3%,人民币汇率调整概率很大,央行加息最多1-2次,幅度不会超过50基点,甚至有可能不加息。现有的中长期国债收益率可能会下降,债券价格可能会上升;转债资产被低估的情况会改善,如A股企稳,也有较大的增值空间。结合债券基金产品特点和模拟计算,债券基金2005年做到4-5%的固定收益率是完全有可能的,甚至更高的收益率也是可以期待的。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货币基金新闻 全部债券基金新闻




评论】【谈股论金】【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热 点 专 题
印度洋地震海啸
部分大豆色拉油不合格
杨振宁登记结婚
意甲在线足球经理游戏
2005新春购车完全手册
岁末年初汽车降价一览
2005年新春购房指南
2004地产网络营销盘点
天堂II 玩转港澳指南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