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商银行

村民办农家乐最高年入数十万

2012年11月06日 02:19  新京报 微博

  新京报讯 (记者蒋彦鑫)昨日,海淀区政府介绍,在新农村建设中,针对每个地方的不同特点发展不同经济。如今,有的村庄一年旅游收入很高,有的靠发展集体经济,农民退休后还能拿到3万以上的工资。

  海淀区苏家坨镇车耳营村门口,“民俗村”的招牌惹人注目。沿着道路往上走,两侧都是果树。一些农家院就在果树丛中。

  区政府有关负责人说,2002年车耳营村开始办“农家乐”,村里还出台优惠政策,如果村民整理农家院办民俗旅游,村里就给2000元奖励。农家乐由最初的7户发展到现在的50多户,收入高者每年可达数十万元。

  住在车耳营石佛遗址旁的李桂芳,是车耳营村最早一批民俗旅游接待户,家里除了漂亮的小四合院外,还专门有农家乐餐厅,女主人的“贴饼子”技术成为车耳营一绝,回头客络绎不绝。

  和车耳营村不一样,在海淀上庄的马坊村,则是发展集体经济。据介绍,该村完成了经济体制改革,建立了股份合作制。人均收入达到2.16万、劳均3.68万元。

  马坊村还拥有“奥运后花园”的美称。依托2800亩的绿化隔离带建设,这里形成了湿地公园、永泰生态园、东升文体公园等项目,发展了清河湾乡村体育、西北九十九顶毡房等特色产业。

(原标题:村民办农家乐最高年入数十万)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 赵伟:PMI转暖难掩民企困局
  • 姚树洁:2012年是中国经济模式转折点
  • Kingsley:大量热钱流入香港是假象
  • 阿平:茅台成中国最好股票的遗憾
  • 陈序:香港楼市如何消化新政
  • 张化桥:股票真便宜的时候 我偷着乐
  • 黄鸣:任志强是对太阳能无知的地产大佬
  • 谢作诗:中国制造是先进生产方式的成功
  • 张捷:发展旅游业当前是得不偿失
  • 张茉楠:看清汇率战背后的真实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