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商银行
跳转到正文内容

浙江东阳花园村:新农村共同富裕样本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10月25日 11:23  中国产经新闻报

  本报记者 单一良 姚炎中报道

  翻开浙江地图,东阳市南马镇花园村,不过是浙中丘陵上的普通一点。

  这个凹凸不平并毫无区位优势的村庄,却如核聚变般释放出惊人能量:先后获中国十大名村、全国文明村、中国十佳小康村等数十项省级以上荣誉,去年村民人均收入超过6.8万元,成为金华(地级)市首个税收亿元村,实现了物质共同富裕、精神共同富有。

  村党委书记邵钦祥说:“花园人坚持全民创业、全面创新,着力破解经济社会转型期出现的矛盾和问题,实现了‘两富’之梦。”

  1981年,邵钦祥等人凑了1500元钱,办起花园村首家企业———蜡烛厂,由此走上以工强村之路。到2004年,村民人均年收入3.6万元,实现了户户小康。

  穷则思变:一支蜡烛的亮度

  今年60岁的邵钦培,是当年蜡烛厂的“股东”之一。

  那时,农村常停电,蜡烛家家必备。1981年5月,邵钦祥找到邵钦培、邵福星,三人各出资500元,砌溶蜡灶、购制烛机,蜡烛小作坊开张了。女人忙生产、男人忙推销,蜡烛生意红红火火。

  到年底,三人各分得500元红利。邵钦培说:“在那时,500元相当于一个整劳力几年收入。”随后的春节,花园村家家户户分到了“花园”牌红烛。

  看着摇曳的烛光,贫穷的花园人似乎看到了未来的光芒。

  蜡烛之光点亮了花园新天地:1981年10月,花园村诞生了真正意义上的第一家工厂——花园服装厂;1991年,邵钦祥联合46家户办、联办企业成立了金华市首家村级工业公司——花园工业公司;1993年,组建了浙江花园工贸集团公司。

  从此,以工富农、以工兴村、以工强村,花园人创业致富的路越走越宽。

  到2004年,花园的“富”小有名气,农民人均收入达3.6万元。就在这一年,行政村区域调整再次考验着花园人的智慧和胆识。10月,东阳市委、市政府下文,花园村与周边9个村合并,组建新的花园村。

  邵钦祥看到了机遇。花园人挥动如椽大笔,甩开膀子大干起来。村两委(村民委员会和村党委会)按照村庄总体规划,以农房改造为新农村建设的重点,整体搬迁4个村,整体拆建2个村,旧村改造3个村。

  “并村头一年,村两委开了268个会。”说起农房改造的难和繁,原村党委副书记方升潭深有体会。拆房时,一家一家做工作;建房时,干部们把农户用的砖头、瓷砖送到工地,有时还帮着请师傅。

  并村7年,花园村已经看不到老旧房子。“村民房子,不是拆了重建,也都装饰一新。”村党委委员郭志坚说。

  目前,花园4300多村民住的是统一规划设计的新房子,727家个私企业掀起了全民创业的热潮,25000多名外来务工人员在这里寻梦。

  去年8月,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办公室主任陈锡文到花园调研。陈锡文说:“花园的发展,得益于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创新与传统相结合;坚持一二三产之间的融合,人口越聚越多;坚持多种经济所有制共同繁荣,生机勃勃;坚持既发展本村人经济,又善待外来人;坚持经济、政治、文化、生态各项建设共同推进;创业精神必将激励花园不断做大做强,在全国新农村建设中起到更好的榜样作用。”

  邵钦祥说:“当干部,就是一种荣誉、一份责任,既要有带领群众致富的能力,更要有主动服务百姓的觉悟,才能对得起村民的信任。”

  转型升级:一个项目的力量

  从1981年办服装厂到1993年成立集团,花园办的都是劳动密集型企业。由于缺乏核心技术和自主产品,产值徘徊在2亿至3亿元之间,企业进入艰难的维持阶段。

  “花园集团必须实施高科技战略,一定要上高科技项目。”1993年,邵钦祥在多次出国考察后,开始了企业转型升级的构想和尝试。

  邵钦祥选中了中科院“九五重点发展项目”——维生素D3项目。1996年6月与中科院签订了共同开发维生素D3项目的协议。当时,维生素D3生产技术被国际三大公司垄断,国内的研发却未有重大突破。

  项目研发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科研经费投入从480万到800万、1350万,直至3000多万元。连年的大投入像个“无底洞”,企业资金周转一度非常紧张。

  邵钦祥没有退缩。他认定,花园要持续发展,只有高科技一条路。

  功夫不负有心人。1998年4月,维生素D3前体7-去氢胆固醇中试成功。2000年5月,花园集团一次性买断维生素D3生产技术。2001年,维生素D3投料试产成功。2003年开始,维生素D3系列产品进入国际市场,花园集团投入近2亿元,历时5年终于成功。至今,花园高科成为全球最大的维生素D3生产基地,去年实现产值3.27亿元、净利润1.5亿元。

  “维生素D3就是一个支点,撬动了集团转型升级。”花园集团副总裁马文德经历了维生素D3研发全过程。他说,维生素D3已成为集团高科技主导产业,并成功延伸了上下游产业链,这在全世界是独一无二的。

  维生素D3为花园提供了充沛的发展后劲,推动着花园产业转型升级。今年上半年,花园村上交税收1.1亿元,成为金华首个税收亿元村。

  “花园村在浙江农村经济发展当中很有典型性,在村民自治、新农村建设方面都有许多成功经验。”中国村社发展促进会名誉会长余展如是说。

  新花园村变化令人惊艳。到2011年,全村已涌现807家企业,实现销售117亿元、税收1.85亿元。

  全民创业:一个平台的突破

  村民邵钦木一家人吃完早餐后,开始了一天的工作。邵钦木是村建办的工作人员,小儿媳张丽卿是花园幼儿园老师;大儿子邵清君办了一家红木家具厂,小儿子邵清华是哥哥的帮手,大儿媳邵兰娟则在花园红木家具展示中心守着一专卖店。

  多种创业模式、多样就业渠道,并不止邵钦木一家。在花园村,一二三产业齐头并进,为村民提供了多样的创业机会和门路,实现了创业平台的突破。“企业的发展壮大、专业市场和专业街的建立、红木家具产业链的形成、现代农业园区的建立,都为村民及外来人员创业提供了便利。”花园村村委会主任邵君伟说。

  据统计,在花园村1748户农户中,创办企业的有400多户,经商开店的有800多户,租赁房屋的有800多户,有20%以上村民在家门口的企业上班。

  在花园村的主干道上,红木家具店一家紧挨一家,几乎每家店面都对应着一家生产企业。短短几年间,村里通过开办与家具产业配套的市场,形成了从木材进口、加工、雕刻到红木家具生产、销售、运输一条完整的产业链,被誉为“中国红木家具第一村”。仅在红木家具城一期,就集聚了240家全国知名家具企业。

  每天一早,村木材市场上挤满集装箱车,堆场里是一座座小山似的红木。村委会委员方正统负责管理市场,他说:“原来市场在马路边,因为经销户增长太快、难以容纳,村里就规划500多亩土地建起新市场。”光是这个市场,每年就为村集体带来1000多万元收入。

  入夜,工业园区灯火通明,仍有企业在加班加点。夜访农家,常能见到村民忙着雕刻家具或编织草席的场景。村里,各种小商店和餐饮店就有上百家,连广告公司都有10多家。

  “花园村没有闲人,不是在上班开店,就是在经商办厂。”郭进武告诉我们,人们的收入来源更加多样化:一是办企业,二是开店做生意,三是出租房屋,四是在企业上班,五是务工收入。他说,村里的事业发展太快,许多工作需要有人去做,连保洁员、花木工、保安员就有400多名。“除了老弱病残,人人都在干活”。

  在花园粮油商贸城夜排档里,来自兰溪的周庆良和他妻子经营着一家小吃店。周庆良说,店里主打汤圆,每晚有一两千元的收入。“这里24小时巡逻,主要路口也都设了监控,在这里经营我们放心。”周庆良选择在花园创业,最重要的因素是花园的治安环境好。

  “以前,大多数村民靠种地生活,一年到头赚不了钱。现在不一样了,沿街房屋每间年租金就有三五万,多的达到六七万。”说起致富门路,村民厉朝勇很开心。

  几年前,他在旧村改造中拿下了沿东永一线的6间房子。如今,这里是花园红木家具一条街,光底层年租金就达到30多万。厉朝勇笑着说,“不是沿街房的农户靠出租房一年也能赚到几万元。房屋租赁让我们尝到了甜头。”

  2010年全村人均收入就达到了51600元,为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的8.7倍。

  浙江省委常委、副省长、宣传部长葛慧君指出,近年来,浙江省着力培育建设了一大批“人口集中、产业集聚、要素集约、功能集成”的中心村。经过30年的创业拼搏,花园村现已成为浙江省中心村培育建设的一个成功缩影和典范,创造了村域经济快速发展、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加快改善、农村人口集聚水平不断提高的可喜成就。

  今年9月,东阳市市委常委、市委书记徐建华在东阳市加快花园发展办公现场会上说:“近年来,花园村工业经济发展迅猛、新农村建设成绩斐然、花园人文化丰富多彩,当之无愧是全省‘两富’现代化新农村建设的宣传推广典型,今后,花园村要积极总结经验和做法,向全市、全省乃至全国提供新农村建设的‘花园范本’。”

  集体搭台、全民创业,花园村多个产业创新、多条途径创富、多种人才创业,全民创业的热情经久不衰。

  共同富裕:一种探索的收获

  82岁的张邦火,是花园村19户五保户之一。

  他在村老年公寓免费住了三年,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住在这里最舒坦了”,此前,他住过多个敬老院。

  公寓的每个房间,配有电视、电话、空调、浴室,还有专门的医疗和护理服务,午餐晚餐一荤两素一汤。“这里就是家,吃住用都有了。”张邦火除免费吃住外,还享受村里发的零用费、服装费、医药费及节假日福利。

  不仅仅是老年公寓,花园村还在全村提高村民待遇,尝试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花园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提高花园人的富裕程度。”邵钦祥有一个“共富梦”,富民、惠民、安民是他最大心愿。

  2004年并村后,花园村人口从不到500增加到4300多。这一“并”,原花园村人均收入下降了2万元,并进来的村民也心里嘀咕:会不会成“二等村民”,福利待遇能和老花园人一样吗?

  那年春节,邵钦祥用行动打消了村民的疑虑,10个村人人享受同样的福利,发同样的年货。

  “村企一体化,也就是村子企业化,集团化,这是一个新的体制。共同富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核心价值,花园中心村建设就体现了这一点。”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黄道霞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农村就地城市化,也就是说城乡一体化,花园开辟了新的途径,这是一个新模式。三农的现代化到底靠谁?花园村就给我们作出了榜样,靠自力更生实现了农村现代化。

  如今,花园村民享有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地农民保险、城乡居民保险、数字电视收视费、电话月租费、建房补贴、特困补助、奖学金制度等10多项福利。

  厉守顺户补助现金2万元,方福友户补助红砖41085块、现金1.8万元……“今年1至8月,村里发放给村民的困难补助达125.39万元。”在村财务室,会计方放云翻开账本,补助明细一目了然。

  吴协恩是现任江苏华西村党委书记,他觉得花园村与华西村相同之处在于,村经济发展都为富民,村级规划、环境整治搞得相当不错;不同之处在于,华西走集体经济(合作社),个人参股、集体控股路子,而花园村走的是以民营企业发展带动村集体经济为主,企业壮大后反哺村民的路子。

  今年4月初,花园村出台一项惠民新举措。凡参加新农合的村民在村医院看病,除新农合报销外,自费部分50%由村里承担。“没想到,50355元医疗费用,自己只要出12229元,老伴的病就得到了很好的治疗。”谈起看病,村民郭修福见人就说:“村里有了好政策,再也不用为巨额医疗费发愁了。”郭修福的老伴邵彩仙是享受这一举措的第一人。

  全国人大常委、山西大寨村党总支书记郭凤莲由衷感到花园发展变化令人震惊:花园有医药、化工、房产、维生素等产业,这种传统产业和高科技产业结合发展的路子值得大寨人学习。

  “几年时间,房子变新了,路变宽了。”走在十几米宽的村道上,村民邵菲菲仿佛置身城里。

  邵菲菲是一位25岁的女大学生。前年6月大学毕业,放弃留在省城杭州工作的机会,回到村里当起了农民。“城里有的这里有,城里没有的这里也有,为什么要挤在城里?”今年,她建好了小排屋,出门不远是吉祥湖、露天舞池,周三周六还能看湖上的水幕电影,观赏音乐喷泉。

  邵钦祥说:“花园人坚持全民创业、全面创新,着力破解经济社会转型期出现的矛盾和问题,最终实现了‘两富’之梦。”

  目前,花园人在强村富民的大路上,正向着新的曙光走向希望之路。

分享到: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 新闻党校副校长:理直气壮讲政改
  • 体育欧冠豪门全灭!皇马1-2 曼城阿森纳米兰负
  • 娱乐中国好声音出招留刘欢:每天只录8小时
  • 财经星巴克咖啡中国比美国贵10元
  • 科技水货iPad mini下月可入京:售价3千元
  • 博客奥巴马的表多少钱 列宁是遇刺还是自残
  • 读书邓小平眼里毛泽东晚年的最大悲剧
  • 教育90后女大学生放弃公务员当男生宿管
  • 育儿女子带双胞胎女儿跳楼致两死(图)
  • 健康新眼保健操真能预防近视? 洗手液杀菌吗
  • 女性韩国美男护肤绝技 李小璐喜公主变辣妈
  • 尚品全球奢华列车搭乘指南 纯爷们儿的巨兽
  • 星座测试上司对你如何 星座贪财榜
  • 收藏高逸龙谈香港秋拍 梁启勋后人回应争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