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鳝常见细菌性疾病与防治

2013年09月29日 23:10  农业部网站 

  黄鳝是一种食用和药用价值都很高的经济鱼类,在国内外市场上十分畅销,也是我国出口创汇率较高的水产养殖名优品种,它具有生长速度快、投资小、产量高、收益快等优点,深受养殖者欢迎。近几年来由于钓捕、笼捕、电捕过度,使黄鳝的野生资源受到严重破坏,自然资源日见匮乏,因此发展人工养殖黄鳝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使黄鳝养殖业日渐兴旺。但目前黄鳝的养殖技术还不够成熟,特别是疾病防治技术研究还跟不上其养殖业的发展。由于黄鳝疾病非常严重,给养殖者造成了较大经济损失,为了提高黄鳝养殖成活率,提高经济效益,本文就几种常见的死亡率较高的疾病与防治技术简介如下,仅供养殖者参考。

  1赤皮病

  病因此病多因捕捞或运输时操作不当,使鱼体受伤,被细菌感染所致。

  病状病鱼因外伤感染部分出血、发炎、皮肤脱落,尤其腹部和体侧症状明显。

  流行春末夏初常见此病流行。

  防治方法1)放养前用5~20g/m3的漂白粉溶液,浸洗黄鳝约30min;2)用0.4 的食盐水和小苏打合剂全池泼洒;3)用磺胺噻唑拌饵投喂。用量为5g/50kg鱼重,第2~6天用量减半;4)用10%盐水洗擦患部,或用2.5%食盐水药浴15~20min。

  2肠炎病

  病原初步认为是由细菌引起的。

  病状病鱼头部发黑,腹部出现红斑,肛门红肿,其颜色由淡红-充血-紫红,肠道发炎充血,进而发紫溃烂而死亡。

  流行此病多发生于4~7月,传染性强,发展快,病程短,死亡率高。

  防治方法1)发病季节每半月用漂白粉消毒1次;2)用黄胺胍或大蒜拌饵投喂,用量为每50kg黄鳝5g药,第2~6天减半;3)呋喃西林或氯霉素20g/100kg鱼,连喂3d。

  3打印病

  病因本病由细菌感染所致,伤残、体弱或患有其它病的鱼易受感染。

  病状病鱼背部和两侧(多在肛门附近)出现小红斑,继而扩大呈园形、椭园形的溃疡深凹,边缘充血发红,形状似打了一个深深的红色印记,尔后继续溃烂、脱落,严重时露出骨骼和内脏,使病鱼无力钻入洞穴栖息,最后死亡。

  流行此病多流行于春末夏初。

  防治方法1)全池泼洒浓度为1g/m3的漂白粉;2)泼洒红霉素,30万IU/30m2,15cm水深;或0.4g/m3的呋喃唑酮,每天1次,用3d;3)口服磺胺噻唑2.5g/50kg体重,连续6d,首次加倍;4)取1~2只蟾蜍,剥去皮,系上绳子,在水里拖几遍,1~2d内可治愈。也可在池内养几只蟾蜍,其分泌物有杀菌预防打印病的功效。

  4出血病

  病因其病原不祥。

  病状病鱼体有呈点状,块状或弥散状充血,腹部、喉部较明显,有时口中流血,鳃腐烂。

(来源:中国养殖网)

(来源:中国养殖网)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董良杰炮制谣言与薛蛮子合作推广被刑拘
  • 体育中超-洛维2球鲁能3-0 恒大延缓夺冠 视频
  • 娱乐金鸡黄晓明张国立获影帝 赵薇同性激吻
  • 财经北京CBD房价:80平要不吃不喝工作40年
  • 科技三星否认黄金版Galaxy S4抄袭苹果
  • 博客悦博专题:该怎样对孩子说“性”?
  • 读书皇帝强奸幼女如何变"千古佳话"
  • 教育小升初揭秘:共建生背后不为人知的事实
  • JohnRoss:中国经济成就乃世界之最
  • 安邦:对上海自贸区金融突破不应高估
  • 周彦武:房地产崩溃后的中国
  • 罗天昊:人口逆转将重创城镇化战略
  • 江濡山:中国经济改革的根本出路在哪
  • 刘石:创新能力缺失必然导致高库存
  • 尹中立:股权结构重构改造中石油
  • 叶檀:假日市场不会有大突破
  • 叶檀:给农民土地期权
  • 黄祖斌:股市投资应坚决避免3大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