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商银行

三农人物候选人:小麦高产领军人物郭天财

2012年12月08日 17:59  新浪农业 

  河南小麦高产的领军人物郭天财:正面教授背面农民

  “世界的小麦看中国,中国的小麦看河南。”作为全国第一小麦生产大省,他是河南小麦高产的领军人物。河南粮食产量实现“八连增”,他功不可没。

  他常年奔波在种粮第一线。身为大学教授,他却和庄稼汉一样,整日两脚泥,老伴说家是他的“旅馆”,小麦才是他的亲人,他就是郭天财。

  郭天财,河南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小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书记、副主任,国家小麦产业体系岗位科学家,兼任农业部小麦专家组副组长、河南省小麦专家组组长等职。

  ●温家宝总理称他为老朋友

  2011年,我国粮食总产量达到11424亿斤,实现了历史罕见的“八连增”。而河南省粮食产量也实现了“八连增”。

  去年12月26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国务院在这里举行全国粮食生产表彰大会。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出席大会。河南农业大学教授郭天财作为300名受表彰的农业科技人员代表,在大会上发言。

  “这次粮食生产表彰奖励大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表彰对象最全、表彰规模最大、表彰奖励最多、表彰规格最高的一次。”郭天财一口气说了四个“最”。

  表彰大会前,温家宝总理和代表们亲切握手、合影留念。“温总理走到我面前时,农业部部长韩长赋还要给总理介绍,总理笑着说,‘我们是老朋友了’。”郭天财说,连续两年,温总理到河南考察“三夏”、调研旱情,他都作为专家给温总理介绍情况,的确是“老朋友”了。

  “温总理握手时还特意问我,今年小麦苗情怎么样?” 郭天财说,他说今年冬小麦的苗情是近几年最好的一年,请总理放心。

  ●中国人的饭碗必须端在中国人手里

  1953年6月,郭天财出生在济源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

  “在我记忆里,小时候饿肚子是常事。”郭天财说,上小学的时候,书包里总要带上妈妈蒸的菜团子,菜团子不扛饥,饿肚子的滋味让他至今印象深刻。

  贫困的农村生活,使郭天财养成了勤奋刻苦、坚忍奋进的性格。从小学到高中,他成绩一直名列前茅。1974年,高中毕业的郭天财被保送到河南农业大学。

  “我是农民的儿子,我知道饿肚子的滋味,粮食关系到人民的生存和国家的稳定,中国人的饭碗必须端在中国人手里。”郭天财为自己立下了这样的志向。

  1977年,郭天财留校从事教学和小麦科研工作。从此,他便与小麦结下了不解之缘。

  上世纪80年代初,郭天财接任河南省小麦高稳优研究推广协作组组长。根据人多地少、粮食供需长期处于“紧平衡”的基本国情,郭天财将小麦高产与超高产作为重要的研究方向。

  “十一五”以来,他领导的课题组连创小麦15亩连片平均亩产717.2公斤、50亩连片平均亩产735.2公斤和百亩连片平均亩产751.9公斤的最高单产纪录。

  首创了15亩连片平均亩产1064.1公斤的全世界同面积最高产量纪录等。

  在惊叹声中,郭天财和他的团队创造的一个个神奇纪录轰动全国。

  ●作为专家他把论文写在大地上

  头发白了也不染,皮鞋脏了也不擦,衣服经常穿得和农民没两样……在很多学生看来,郭老师太不“讲究”,不像个教授。

  “咋讲究?皮鞋擦了到地里也是两脚泥,干脆不擦。”郭天财说,可能上午他还在上课,下午夹个包就到地里看庄稼去了。“种地的人,要恁讲究干啥!”

  每年,在小麦生长长达8个月时间里,郭天财有2/3的时间都是在农村的田间地头度过。

  别的老师都是手机、笔记本电脑不离身,而郭天财说,他随身也揣着“俩宝”。郭天财神秘地从抽屉里拿出他的“俩宝贝”。记者一看笑了,原来是一把小铲子和一个钢卷尺。小铲子可以帮他铲苗,察看苗情,钢卷尺用来丈量田地或者麦苗。每逢小麦生长的关键时期,这俩宝贝他从不离身。

  采访时,郭天财办公室电话和手机一直响个不停。他一边跟记者说着抱歉,一边在电话里进行技术指导。

  “我没有节假日,经常有农民朋友半夜里打电话说,自家小麦出了问题。”郭天财说,他知道农民的难处,只要能帮上忙,他决不推辞。

  “作为专家,我们不能整天坐在办公室里写论文。这次表彰大会我发言时也说了,要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把成果融入粮食增产中。”郭天财说,这是农业科技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就想踏踏实实地为农民做点事儿

  在郭天财办公室楼下,就有一小片试验田。他一天不到麦地转转,心里就“不得劲儿”,跟缺了啥一样。

  “有时遇到大雨,别人都往家里跑,他却往试验田里跑……”在妻子看来,家成了郭天财的“旅馆”。遇到播种、收割的关键时候,他十天半个月不着家都是常有的事。

  “小麦是他的亲人,良种是他的‘心尖儿’。”老伴经常这样说,“见了小麦比见孩子都亲”。

  “这么多年来,我亏欠家里太多了。”说到这儿,郭天财的眼睛微微湿润,即使去年老伴脑中风住院一个多月,他都没去陪护一天,至今想起来都觉得内疚。

  郭天财说,父母都是地地道道的农民,和土地打了一辈子交道,勤劳、朴实,80多岁了还天天下地。身为农民的儿子,他知道农民的不容易,“就想踏踏实实地为农民做点事儿”。

  “去年我去调研旱情,接到我老娘的电话,她说,儿啊,天大旱也是国家有难,你们出去不要大吃大喝,给国家省点钱。”郭天财说,这就是河南一个最普通的农民的心声。每次想到娘的这些话,他不敢不好好干。

  快60岁的人了,整天这么累,图啥?也不是没人这么说过郭天财。

  “每当看到粮食丰收的时候,我比任何人都要感到幸福。”郭天财说,这也是他这一辈子为之奋斗的动力。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 新闻北京警方称交通管理局局长未被立案调查
  • 体育科比35分湖人负雷霆 哈登29+5火箭负马刺
  • 娱乐金志文发EP 双喜临门明年6月当爸爸
  • 财经当事商人称能源局局长刘铁男之子已退股
  • 科技iPad mini内地首秀加价卖:iPad 4遭冷落
  • 博客日本博友亲历地震 马未都:什么叫高干
  • 读书莫言瑞典演讲:最后三个故事耐人寻味
  • 教育小学生回击外国同桌占领中国论被罚
  • 育儿网购花王纸尿裤被曝致宝宝屁股过敏(图)
  • 苏培科:中国经济不能再被房地产绑架
  • 官建益:股市出现牛市信号
  • 张明:日本会爆发主权债务危机吗
  • 但斌:白酒企业没有利益驱动用塑化剂
  • Kingsley:全球化思维正在快速崩盘
  • 黄鸣:中国人缺少普世真理
  • 陈季冰:中美审计纷争将致双输局面
  • 谢百三:面对张兰移民只有不屑
  • 黄小鹏:没有贫民窟的城市化是奇迹吗
  • 管清友:中央经济政策出现重要转向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