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精细农业引入中国
中新社北京6月5日电 题:海外“新华商”注目中国市场谋划“回流创业”
中新社记者 张冬冬
“当前全球经济都不好,欧洲经济更不好,机会还是在中国。”匈牙利玉海钱潮有限公司总经理郑明雪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感叹说。
郑明雪12年前随家人移民匈牙利,主要经营中国轻工纺织产品出口业务。她指出,欧洲经济的不景气给华商带来了很大冲击,华商过去是把中国的商品销往欧洲,现在可以考虑把欧洲的商品引入中国,“欧洲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特色,而中国市场很大”。
改革开放后,伴随中国对外交往和经济活动的扩大,中国大陆流往海外的人口明显增加,他们中的一部分在国外立足并取得成功,逐渐在海外形成了引人注目的“新华商”群体。而今,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他们正在谋划“回流创业”。
在北京刚刚举办的“海外华裔青年企业家中国经济高级研修班”上,与郑明雪有着同样想法的还有马云(微博)国。1992年,17岁的马云国移居日本,后进入当地企业从事中日贸易。2001年,他在大阪创办日本兴商株式会社,主要从事国际贸易和港口物流,公司现今资产总额约15亿日元。
“我一直在寻找回中国投资的机会,此次研修班得到了很多国内的信息,也增加了回中国投资发展的信心。”马云国表示,正在考虑把日本精细农业引入中国,在中国发展有机蔬菜种植,建立农场与用户之间的联系,通过网络销售,把新鲜蔬菜送上中国人的餐桌。
代工的品牌在中国的销量已经占到了50%,这让意大利RYZ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周勇萌发了回国发展的念头。他所拥有的企业主要从事国际贸易和品牌代工,与他合作的意大利知名品牌有4、5家,“这些企业最近也在香港设立了工艺研发中心,主要针对中国市场”。
“代工毕竟还是在帮别人做,我现在正在想如何在国外建立自己的品牌,此次回国正好看看国内的市场。”周勇坦承,欧债危机以来,华商货源减少,甚至货款到账也不准时,而中国经济发展形势良好,同时拥有巨大市场,正是华商回国发展的好时机。
46岁的美国南加州华人联合总会常务副会长董李1999年在深圳创办理士公司,为帮助产品进入美国市场,他2000年移居洛杉矶,并吸收本地人组成团队负责销售。“中国产品走出去,单靠外派的销售员是不够的”,他说。
而今,在香港主板上市的美国理士国际集团,在广东、安徽等省市设有工厂,并在巴西、马来西亚等国合资兴建工厂。董李表示,目前,公司业务中出口和内销的比例分别占55%和45%,公司正积极发展一些新业务以应对中国市场需要,“相信内销将成为未来盈利增长的亮点”。(完)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