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商银行

南方农村报庆祝创刊50周年 已成三农综合服务商

2013年01月10日 15:08  南方农村报 
广东省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党委书记杨健(左一)为南农“元老”黄荣增(右一)、李志生(中)颁发致敬奖座。南方农村报记者 黄栋林 摄  广东省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党委书记杨健(左一)为南农“元老”黄荣增(右一)、李志生(中)颁发致敬奖座。南方农村报记者 黄栋林 摄

  南方农村报讯(记者 付伟)接地气,知天命。50年的沧桑记忆,成为一张报纸的精神资本。

  1月8日,南方农村报创刊50周年庆祝大会在广州举行。广东省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党委书记杨健,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管委会主任、南方日报社社长杨兴锋,广东省农业厅厅长、省委农办主任郑伟仪,南方报业传媒集团总编辑张东明,南方报业传媒集团总经理黄晓东,农民日报社副社长、中华全国农民报协会常务副会长季林,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南方日报社原社长范以锦,华南农业大学副校长陈志强,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副院长李康活以及全国41家涉农媒体负责人等出席大会。

  敬意,感动,憧憬,梦想——对于扎根南粤大地的南方农村报来说,流动在50年庆典上的诸般情感,是对一群报人半世纪跋涉的奖赏,也是为正处于转型发展关键时期的这家涉农媒体擂响的出征鼓点。

  “南方长子”

  不再只是一张报纸

  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在南方报业的谱系当中,南方农村报并不是“一”。与1949年诞生的南方日报的母子关系,是南方农村报不变的角色定位,而这也是这张报纸所具有“南方基因”的根本来源。在庆祝大会上,南方日报社社长杨兴锋如此概括他眼中“南方长子”过去50年的生命历程:“南方农村报见证并参与了新中国农村波澜壮阔的改革发展历程,始终勇立潮头。”

  而在“南农事业群”的体系中,已经50岁的南方农村报却是毋庸置疑的“一”。农财宝典(含畜牧、水产、种业、农化四个版本)、南方农村报网、新牧网……都是在其树荫下萌芽、成长。在主编陈永看来,南方农村报已不仅仅是一张报纸,而是拥有报纸、杂志、网站、手机客户端、微博群等多媒体形态和论坛、会展、农资连锁、营销策划、培训咨询等多元业务平台的“三农综合服务商。”“南方农村报不仅要有媒体基因,还要有市场基因。”陈永在致辞中表示。

  对于南方农村报的抱负,杨兴锋引用习近平总书记的话勉励道,要“改革不停顿”,再造历史辉煌。他同时提醒南方农村报人,任何时候,都不要忘记陶铸在办报初期指导南方日报农村版(南方农村报前身)采编工作提出的要求:“要讲农民真正要讲的话,帮助农民正确解决需要解决的问题,给农民提供一份思想上的精神‘营养餐’。”

  “要为农民说话,让农民说话,说农民的话。”在肯定南方农村报是全国涉农类媒体旗帜和标杆的同时,农民日报社副社长、中华全国农民报协会常务副会长季林也将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周铁农2010年4月在农民日报创刊30周年座谈会上的这句话送给南方农村报,希望其坚持为农业发展和农民权益鼓与呼,不断提高为“三农”服务的水平。

  鼓励和期许不仅来自媒体界内。一个是广东省农业主管部门,一个是主要面向广东发行的涉农报纸,“三农”成为了广东省农业厅和南方农村报的共同交集。用广东省农业厅厅长郑伟仪在南方农村报创刊50周年庆祝大会上致辞时的话说,我们与南方农村报有着共同的目标,那就是推动广东“三农”车轮滚滚向前。

  “南方农村报为广东‘三农’加快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正能量,希望其继续为实现率先建成小康社会的‘广东梦’做出应有贡献。”郑伟仪说。

  老“记”伏枥

  83岁周德业获颁卓越记者

  落其实者思其树,饮其流者怀其源。

  如果将南方农村报比作一株大树,一代代园丁的辛勤培育才成就了如今的枝繁叶茂。在南方农村报的50年叙事中,331个生命曾经或正在为其奋斗。从创刊到复刊,从下滑到中兴,一段段“编辑部的故事”,成为南农人不尽的回味。

  在庆祝大会上,周德业被授予“卓越记者”称号。《凶杀父母案发前后》、《主管计生者 竟是超生人》、《局长,你做了什么》……伴随着数篇代表作题目在投影屏幕上的缓缓滚动,“周德业”成为庆祝大会上最响亮的名字。这位曾参与南方农村报复刊、为南农工作15年的老新闻人而今已是83岁高龄。承载上述报道的报纸虽然已经泛黄,但舆论监督的锋芒依然显露。远在澳大利亚的周德业未能亲临现场享受殊荣。在庆祝大会现场播放的一段视频中,周德业说:“过去,农民往往有苦无处诉,于是向农村报反映。慢慢地,农民都知道南方农村报是敢于说话的——这个传统要继续坚持下去,要发扬光大。”

  “创刊元老:黄荣增、姚北全,复刊元老:陈光寰、陈巧和、陈士军、陈友严、程生、邓永红、冯子鸾、何洪伟、李志生、李宗护、梁利国、刘益群、邱秀、许瑞银、余达、张琮、周德业、朱晖明”,当这些名字在庆祝大会现场回荡的时候,掌声经久不息。

  “1980年代中后期,在广东城乡流行这样一句顺口溜:‘广东农民报(南方农村报前身),不看不知道,看过人人都说好。’”庆祝大会上,与周德业一同参与复刊的李志生与人们分享了作为一名南农人的光荣,“那时的发行量每期有56万份,在全国的农村类报纸中,经常是第一名。”

  重新出发

  “南方基因”生生不息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对于南方农村报这只船来说,读者与市场便是汪洋之水。不注重读者需求,不尊重市场规律,终将倾覆在时代浪潮之中。

  庆祝大会上,从1963年南方农村报创刊开始订报至今不辍的潮安县登塘镇三新村乡村医生邱玉宏、与南方农村报同年同月同日生的仁化县城口镇黄沙桥村读者黄新福、1980年2月2日南方农村报复刊当天出生的梅州读者李媛,作为千千万万南方农村报读者的代表,成为致敬对象。

  作为南方农村报在市场化转型道路上的坚定支持者和合作者,深圳市芭田生态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住商肥料(中国)企业集团、贵州金正大生态工程有限公司在对庆祝大会给予支持的同时,也对南方农村报献上了各自的祝福。

  “为农民说话,为三农服务,是我们最终的目的。”这是周德业在视频中的最后一句话,也是农村报“元老”们对新一代南农人“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冀望。庆祝大会上,去年新入职的两名南方农村报员工向黄荣增、李志生两位已鬓发斑斑的老南农人献上鲜花的一刻,全场响起了热烈掌声。在许多人看来,这个瞬间所传达的既是对一段历史的敬意,更是责任立身、创新为本的“南方基因”薪火相传、生生不息的象征。

  ■声音

  ◎最中肯评价

  农民需要这个平台

  《南方》杂志社副社长赖家彦:我觉得南方农村最难能可贵的是能够坚持做舆论监督报道,为农民说话。中国农民是一个缺乏话语权的群体,他们需要南方农村报这个平台。

  南方日报编委、珠三角新闻中心主任姚燕永:南方农村报传承了南方报人的风骨,南农记者是真正踏下心来走基层的记者。

  ◎最深情回忆

  周老一句话,我受益终生

  广东省新闻工作者协会副秘书长陈士军:今天,我代周德业老师领取南方农村报50周年“卓越记者”奖座。30多年前,我正是周老的学生。我曾问他:如何才能成为好记者?他告诉我,最重要的是实事求是和勇于担当。这几句话,让我受益终生。当有年轻记者也向我提出同样问题的时候,我总会把周老师的这句话说给他们听。

  ◎最温馨祝福

  我们是一家人

  广东绿洲肥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汪少云:一直以来,南方农村报把肥企当做大家庭的一员,每一个孩子都舍不得丢下,为肥料行业发展提供舆论支持。希望陪伴南方农村报再走50年,和和美美100年。

  通威集团品牌管理中心主任罗太学:希望能够和南方农村报继续合作,像一家人一样,在各自擅长的领域做得更好,尽到对社会的责任。叶香玲 整理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 新闻英媒称薄熙来可能在两会前受审
  • 体育CBA青岛不满判罚罢赛 麦蒂:3只瞎眼鼠
  • 娱乐传周星驰暗损王晶拍烂片再掀口水战
  • 财经企业退休养老金9年人均涨1.7倍超1800元
  • 科技三星发布Exynos 5八核移动处理器
  • 博客郎咸平:社保制度不公 老子故里在哪里?
  • 读书2012新浪年度"十大好书"出炉 榜单
  • 教育2013大学排行600强清华卫冕造富冠军
  • 育儿儿子成绩父亲扒光其上衣-16℃街头罚站
  • 李伟民:谁在用手提箱把现金带出国门
  • 郑风田:农民异地市民化的成本如何化解
  • 沈晓杰:南方集中供暖比用空调更贵
  • 罗天昊:美国根本不是中国的对手
  • 叶檀:城镇化让大城市更大
  • 朱大鸣:城镇化40万亿大蛋糕诱惑强风险大
  • 何亚福:2050年中国哪方面居世界首位
  • 陈思进:对美国货币政策几个最常见的误读
  • 刘步尘:从全球的角度看中国彩电
  • 吴玉慈:日本成人纸尿裤超过婴儿意味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