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山西特产北京展销周探馆(二):现代农业促转型(图)
编者注:原文刊载于2012-06-18
山西一直以能源大省而著称于世,朔州、吕梁、阳泉便是其中有名的产煤大市。在第二届山西特色农产品北京展示周上,这几个能源城市展示的特色农产品涵盖了乳品、杂粮、蔬菜、干鲜水果、粮油、药材、肉类、地方小吃、酒类等方方面面,在种类繁多又各具特色的农产品背后,能源城市正奏响着一曲曲动人的田园牧歌。
朔州:桑干河畔唱牧歌 羊肉杂粮销海外
羊腿、羔羊肉、羊杂、羊舌、羊宝……在朔州市右玉县展区的展台上,几台大冷柜中分类摆放着琳琅满目的羊肉制品,红白相间的羔羊肉看起来颜色诱人。“这羊肉真新鲜,在做法上有什么讲究吗?”一位前来逛展会的北京市民向参展商了解烹煮方法。
“打开包装后直接切片涮火锅,或者白水煮一下,蘸上盐就很香。”参展商霍先生自豪地介绍:“我们右玉的羊喝的是矿泉水,吃的是中草药,自然味道鲜美。”
在古城乳业的展台上,奶粉、灭菌奶、消毒奶、酸奶、含乳饮料五大系列80多个品种的产品让一些观展者感叹不已。“我小时候就爱喝古城奶粉,那会市场上奶粉种类少,我们就认这个牌子,没想到现在产品这么丰富!”带着三岁的儿子来逛展馆的山西籍在京人士熊先生见到古城奶粉后,感觉很亲切。
该企业总经理马永德说,古城奶粉1976年从一个小小的奶牛场起步,经过多年努力,已发展成集奶牛饲养、乳品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现代化企业,具有8.3万头的奶牛养殖规模和45万吨的年处理乳品能力。
朔州市市长李正印介绍,朔州有300多万亩草地及400万亩未利用的荒山荒坡,桑干河、苍头河等29条河流流淌其中,发展畜牧业的条件得天独厚,正发展以马铃薯、小杂粮、乳品、肉类、沙棘等为主的农产品加工“十大板块”,供应京津冀地区的“菜篮子、奶瓶子、肉盘子、果园子、米袋子”,打造绿色农产品“特供”基地。
“很多产品获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地域保护登记。右玉羊肉、小杂粮如今已卖到阿联酋、韩国。”李正印说,此次展销周共签约招商引资项目35个,项目总投资245.86亿元,拟引资242.96亿元;签约的贸易项目有20个。共签约贸易项目69个,总交易额62.9亿元。
吕梁:红枣、核桃深加工 化身致富“金蛋蛋”
“真没想到,红枣能加工出这么多产品!”今天上午,一对来山西特产北京展销周观展的年轻夫妻在吕梁展区的红枣产品前啧啧惊叹,不知该选哪款产品。
“这个木枣口服液可以改善睡眠、增强免疫力,对皮肤也好,比较适合你们这些城市白领。”吕梁市离石区一家红枣加工企业的负责人陈先生介绍,老年人一般喜欢买大枣熬粥、做馅,年轻人则喜欢枣类饮料。
据了解,吕梁栽植枣树的历史可追溯至西汉时期,早在唐代,石楼县大枣就是皇室贡品。目前,当地企业已开发出黄河滩枣、紫金枣、红枣精华素等6大系列100多个品种,以及红枣浓缩汁、红枣饮料、枣醋、枣香精等系列产品。曾经只是山野美食的红枣如今走进了人民大会堂国宴,并荣获澳门首届国际医药、营养、保健品博览会“国际最高奖”等荣誉,还远销海内外市场,仅天渊枣业一年的销售额就达亿元以上。吕梁已成为全国最大的红枣生产基地。
核桃也是吕梁山的一大宝贝,当地近200家企业展出的核桃油精丸、休闲食品等四大系列80多个产品,获得了国内和欧盟、美国、日本有机食品认证,产品远销欧美、东南亚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
“此外,汾阳小杂粮、文水蛋鸡、岚县马铃薯等特色农产品已形成吕梁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去年,农产品销售收入达40多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近5000元。”吕梁市市长丁雪峰介绍,吕梁正打造核桃、红枣、杂粮等10大特色农产品加工企业群,力争在“十二五”期末,使农产品加工总量达到200万吨,销售收入突破200亿元。
阳泉:昔日煤城重农业 百姓餐桌美味丰
“大爷,您尝尝这个西红柿吧!”在阳泉展区,一位60余岁的北京市民在工作人员招呼下,用牙签扎起展台上一块西红柿品尝后,竖起大拇指说:“真甜,好久没吃过这么好吃的西红柿了。来,给我买上三斤,回家当水果吃去。”
参展商郭女士是阳泉一家蔬菜合作社的负责人,谈及种大棚蔬菜的经历,她说:“政府对我们菜农扶持力度很大,2009年冬天,全省发生雪灾,我们王炭咀村设施蔬菜受灾,日光温室倒塌。正当我们愁眉不展时,市政府给了我们近50万元的救助扶持补助资金,盂县政府也给了10余万元的救灾专项资金。”
郭女士说,多方扶持让菜农的干劲越来越足——为了方便销售,政府还帮他们建起了大型交易市场;对于缺乏资金的农户,当地政府还建起大棚租给他们使用。“去年我承包了一个大棚种黄瓜,一年就收入5万块钱。”
据了解,山西阳泉市作为能源重化工城市,为促进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改善煤城环境,近年来大力发展畜牧、设施蔬菜等为主导的三大产业。2011年,阳泉市引进推广蔬菜新品种和新技术,培训菜农800余人次,建立了桃河等5大蔬菜生产基地,投入各类建设资金5000万元,使当地设施蔬菜基地总面积达7500亩。
除了设施蔬菜,阳泉还发展了生猪、蛋鸡、肉牛、獭兔养殖及加工等。“一县一业”、“一村一品”发展模式的不断壮大,有力地促进了农民增收。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