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第二届海峡两岸农产品洽商大会亮相北京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12月02日 18:28  中国广播网微博
国务院台办常务副主任郑立中兴致勃勃地参观高雄业者的展台(图片来源:中国广播网)国务院台办常务副主任郑立中兴致勃勃地参观高雄业者的展台(图片来源:中国广播网)

  中广网北京12月2日消息(记者雅萍)由海峡经济科技合作中心与台湾优良农产品(6.410,-0.17,-2.58%)发展协会共同主办的“第二届海峡两岸优良农产品洽商大会暨海峡两岸农产品贸易洽谈会”12月1日至4日在北京开幕。这是台湾优良农产品(CAS)商标在大陆正式注册后举办的一次重要展会,也是大陆帮助台湾农产品拓展内销市场的重要举措。

  漫步会场,随处可见“食尚精品,台湾直送”的海报招贴,现煮的食物喷香诱人,琳琅满目的农产品吸引了参观者的买气;耳边,除了热情的招呼声、解答声,还有来自阿里山少数民族邹族歌舞表演团体“猎户座”组合定时的现场演唱。台湾优良农产品发展协会董事长张晁祥指出,首届海峡两岸台湾优良农产品洽商大会去年12月在台北举行,本次大会,台湾优良农产品协会携52家厂商12大类近400种农产品移师大陆举办,其中120多种农产品首次“亮相”京城,所有产品均在台湾出厂后直接送达会场。

  来到饭香四溢的“联米企业”的展台,总经理特助蔡宗谚热情招呼:“来尝尝中兴米吧,我们可是提供了台湾岛内32%人口的食用米啊。大陆游客到台湾吃到的卤肉饭、御饭团、火车便当,都用我们的米呢!而且功能多样、食用方便,吃起来有嚼劲,不仅闻着香、吃起来还有些甜哩!欢迎大家到台湾品尝我们12月才上市的米麸奶茶和米咖啡哦!”颜志原经理也邀约大陆游客:个人游的时候可以去台湾稻米博物馆去看看“关于米的前世今生”。

  不少参观者也被台湾企业的文创精神所感染,“没想到人家把我们民以食为天的大米都穿上了那么精美的包装,米吃完了,包装都舍不得丢了。”听到赞叹声,记者也不由得细细打量那些装在花布袋子里、漂亮盒子和罐子里的台湾米。“米圃制米”执行长林璐女士快人快语地介绍说,非常骄傲这些产自阿里山脚下、浇灌着纯净水源的大米,之所以来参展,是看中了大陆市场的无限商机,“虽然大陆东北米品质优,但我发现大陆民众的口味也越来越多元化了,这次来,不为销出去多少产品,而是希望找到合作伙伴。”

  特别将新鲜黑木耳和灵芝产品带到洽商大会的台湾彦廷农场台北办事处总经理陈怡方小姐高兴地告诉记者,她带来的用古法熬制的“云耳玉露” 黑木耳提取液受到爱美女士的青睐,也有经销商过来询问了。“还有北京的几家高档酒楼来看我们的产品了,已经约好洽谈时间。”

  “我们的产品是两条腿走着来北京的!”台湾达欣园国际贸易公司总经理叶德龙一边比画着手指、半开玩笑地说,原来,此次有六家台湾家禽类厂商的产品参加洽商大会还是经过特别协商的,叶总欣喜不已地说:“这次带来好吃的姜母鸭、醉鸡腿、熏茶鹅、宜兰鸭赏等台湾家禽美味‘元进庄’的产品,一跑而红!非常感谢两岸主办单位对于台湾家禽厂商的关照!非常有信心通过参加洽商大会的契机,走进大陆市场!”

  来自高雄的“味一食品”专卖鱼松。总经理谢清银介绍说,“台湾的鲔鱼在大陆叫作金枪鱼,为了方便大陆民众,我们在包装上都改称金枪鱼了。三年前已经进入大陆市场了,每年销量以50%递增。参加这样的洽商大会有利于我们打开大陆市场。”台湾冷冻水产工业同业公会总干事徐著英表示,台湾的冷冻水产工业者做得很用心,产品有口皆碑,这次带了八家品牌企业参展,希望在北京市场试水,半月后还会到上海做推展,希望打入更广大的大陆市场,希望“能建立通关的绿色通道,减少运输成本,让大陆民众吃到台湾优质水产品!”

  谈及台湾优良农产品此次抱团“行销”,台北市工业会理事、中原食品公司董事长董晃铭指出,加入协会的CAS厂商,有七成来自台湾中南部,其中,95%属于中小企业,希望借由好的平台与管道,顺利进入大陆广大的市场,这不仅可以大幅增加中小企业的规模发展、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更令整个产业链蓬勃发展起来。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