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商银行

粮油市场每周11月12-16日简析 小麦价格上扬

2012年11月17日 14:28  新浪农业 

  粮油市场每周简析 第461期      

  小麦:供给偏紧普麦上扬 利空不断强麦大跌

  本周(11月12日-11月16日)国内小麦现货市场受供需偏紧影响行情略有上扬;面粉企业承压前行,出库量和出库价格稳定;麸皮价格基本平稳;第293期临储小麦竞价交易成交率为25.4%,较上周提升2.3个百分点。

  本周,临储小麦交易依旧是市场关注的焦点,在交易细则中允许2012年新投产面粉企业参与交易后,竞价交易成交量稳步提升。数据显示,本周累计投放临储及移库小麦400万吨,河南、安徽两主市场累计成交101.66万吨,较上周增加9.55万吨;成交均价为2157.03元/吨,环比增加15.87元/吨。其中,成交量为20个月以来首次过“百万吨”,并连续6周成交量保持增长,这些与河南市场连续不断扩大的成交情况密不可分,也进一步奠定了河南小麦行情在全国市场中的标志性地位。

  据市场信息,本周河北、山东及河南北部小麦出库价多在1.19-1.22元/斤,其他主产区小麦出库价多在1.17-1.19元/斤,相比上周,各地有0.01-0.015元/斤的涨幅。分析近期小麦的价格走势,供需偏紧是推动行情的关键因素。调研发现,当前不少面粉企业自有原粮库存普遍处于中下水平线,只有外购才能维持加工生产,而个别大型加工企业自有原粮虽然充足,但作为年底储备,也大量从市场采购。同时,采购渠道也出现些许变化,近期加工企业直接从农民或粮食经济人手中收购的小麦占比不足三成,原粮的主要供应来自贸易商、储备库及参与政策粮交易,这就导致小麦入厂环节增多,入厂价格提升。正值面粉消费旺季,市场竞争环境使得面粉企业难因原粮成本增加而提高面粉销售价格,更让不少加工企业承压运转,勉力维持。调研还发现,饲养企业依旧在采购小麦做饲料主粮也是导致行情居高不下的原因之一。尽管华北玉米与华北小麦价差明显,但大型饲养企业出于饲养安全角度考虑,小麦的饲料用量暂时还难以有显著回落。

  本周,郑商所强麦期货跌宕起伏,备受关注。强麦主力1305合约落至2460点,创年内新低,尽管后期回调至2490附近震荡,但颓势尽显。有业内分析认为,巨量仓单使得强麦承压下行,笔者认为,基本面偏空也是导致强麦期货在探底后寻找新的价格定位的主要原因。一方面,从供需上来看,自从去年优质麦上市后遭遇市场热捧,秋冬种时华北优质麦主产区“一种难求”,导致今年新麦上市,市场供应大幅宽松,加之大量的进口小麦挡住了北方优质麦南下去路,在需求平稳的态势下,国内优质麦现货行情缺乏支撑,当前华北地区企业优质麦现货收购价多在1.18-1.24元/斤之间,基本上和普通小麦价格相当;另一方面,今年秋冬种已经结束,综合农业部门信息,河北、河南、山东等省冬小麦播种面积均较上年有所增加,同时,具备综合抗性好、稳产高产等特点的优质麦品种使用率较高,加上播种基础扎实、农机作业率高等特点,当前出苗情况整体良好,呈苗全、苗均、苗壮态势,为来年丰收打下坚实基础。由此预计,强麦期货行情在短期内难有明显改观。

  进入11月中下旬,加工企业对小麦的需求旺盛程度不减,在市场供给现状尚未有效改善的情况下,预计行情将进一步走高,但需要看到,临储小麦大面积投放目前已经效果初显,近期国内销区小麦行情表现整体稳定,这将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产区小麦的价格涨幅。

  玉米:临储收购政策发布对市场影响有限

  本周(11月12日-11月16日)国内玉米行情整体维持稳定态势,部分地区各有涨跌。分区域来看:东北受大雪影响,玉米上市量及外运量缩减,加之前期收获时气候影响,水分偏高,收购价格因流通情况不同而涨跌互现,目前主流收购价(净粮折干价)黑龙江地区在2030-2090元/吨,较前期稍有回落,吉林地区2110-2180元/吨,稳中略增,辽宁地区2200-2260元/吨,较前期增20-40元/吨;华北市场供应量基本稳定,由于玉米质高价优,外运量不减,部分地区价格略有上浮,河南、安徽等地区收购价多在2140-2200元/吨,较前期持平,内蒙、山东等地区在2240-2280元/吨,涨10-20元/吨;北方港口受气候影响,装船量减少,由于部分贸易商急于发货,导致行情坚挺有升,鲅鱼圈港新粮主流平舱价2340-2350元/吨,南方港口则因到货量及陈粮存量减少,港口成交价有所上调,广州港陈玉米成交价2500-2520元/吨,涨20-40元/吨。

  本周,国家发改委下发《关于做好2012年秋粮收购工作的通知》,“通知”称,将在东北三省及内蒙继续实行玉米、大豆临时收储政策,根据地区不同,玉米(国标三等)收购价格为2100-2140元/吨,较上年提高140元/吨,临时收购起始时间由国家有关部门根据市场情况研究决定,截止时间为2013年4月30日。从起始时间及临储价格调整幅度来看,符合笔者上周对此政策的预期。

  整体来看,今年国家对东北地区施行的玉米临储收购政策预计对市场影响有限。首先,制定的收储价格不足以全面开展收储行为,除了黑龙江地区目前折干净粮价格满足收储条件,吉林、辽宁及内蒙当前的市场收购价格都不同程度高出临储收购价;其次,今年东北玉米上市以来价格受两方面因素影响而走势平稳,一方面是因为气候原因导致上市量难以扩大,关内地区玉米则及时填补了市场空缺,另一方面是受到限制的深加工行业又遇到低迷的经济形势,需求难以提升。而临储价格的发布仅能对东北玉米的行情底部形成支撑,难以提振整个玉米市场行情;第三,今年华北玉米普遍受到南方销区企业青睐,很大程度上削减了销区企业采购东北玉米的数量,东北玉米外流数量减少将使得东北地区的供需关系不会因启动临储政策而偏紧;最后,玉米临储政策的执行不仅意味着收购,在未来出库时也将对行情形成一定压力。

  前期市场对于临储政策的传闻已被期市消化殆尽,加之市场短期内缺乏利多因素刺激,连玉米主力1305合约从周初的2420元附近震荡下行至2410元附近。综合来看,需求不振是后期期价弱势运行的主要原因。饲养方面,尽管猪粮比维持在6以上,但生猪价格持续回落使得养殖补栏积极性低迷,而能繁母猪及生猪存栏量处于高位的现状使得短期内猪价难有反弹余地,进而影响到饲料的需求总量;深加工行业,在前期短期回暖之后,近期行业盈利能力再度回落,玉米淀粉亏损额进一步扩大,酒精销售利润大幅下滑,均削弱了对玉米的需求迫切程度。

  由此来看,依靠深加工行业来提振玉米行情,短期内难以实现,而饲料需求的提升也需要一个过程,当前市场中玉米价格的涨跌尚不具备普遍性和趋势性。预计后期,国内行情将延续当前平稳态势,东北临储短期内难以启动,华北玉米进一步蚕食南方销区原属于东北玉米的份额。

  稻米:黑龙江启动粳稻托市  早稻期货价格获得提振

  本周(11月12日-11月16日)国内稻米现货市场继续弱势运行,中晚籼稻收购价格维持弱势稳定,东北粳稻收购价格继续小幅下跌,黑龙江启动粳稻托市收购。终端大米价格稳中略有下降,加工企业保持较低开工率。早稻期货价格波动加大,成交量有所放大。

  根据国家粮食局公布信息显示,截至11月10日,14个中晚籼稻主产区各类粮食经营企业收购2012年产中晚籼稻1003.2万吨,比上年同期增加24.4万吨,总体收获进度超过四分之三。市场供应充足,采购主体仍是储备企业,在价格未来走向不明朗的情况下,贸易企业收购情绪较为谨慎。加工企业的开工率较往年同期有明显下降,如果企业加工以新稻为原料进行加工,很难获得利润。大米加工企业获取利润困难一方面是被近年来不断上涨的上游原粮价格所挤压,但最主要的方面还是源于终端大米的销售问题。一直以来存在的“稻强米弱”现象,今年又出现了进口米冲击现象,使得原本就微利经营的众多企业陷入亏损经营的状况。在这种情况下,加工企业控制采购规模,产能主要用于维持老客户。目前普通稻收购价格为1.30-1.35元/斤,优质稻在1.45元/斤以上。预计短期价格仍将维持在此范围内运行,但是向下空间已经不大,后期价格易涨难跌。

  截至11月10日,黑龙江、江苏等6个粳稻主产区各类粮食企业收购2012年产粳稻294.5万吨,比上年同期增加138.7万吨。持续的雨雪天气进一步影响东北粳稻收获的后续销售及储存工作,也不利于稻谷水分的降低。目前部分地区普通圆粒粳稻价格已经下降到1.40元/斤的下方,而长粒粳稻的价格也降至1.50元/斤以下。在市场的焦急等待下,黑龙江省于11月16日率先启动了水稻的托市收购,最低收购价格为1.40元/斤,水分扣量标准由1:2调整为1:1.2,并给予粮食收购企业每吨50元的烘干费用补贴。预计吉林、辽宁两省随着收购进度的开展也将启动托市收购,粳稻现货市场价格底部就此出现。

  11月份美国农业部下调全球大米产量为46431万吨,但仍居历史高位;同期下调全球大米消费量为46787;全球库存上调至10225万吨,库存消费比为22%,处于安全水平线以上。结合联合国[微博]粮农组织数据,可以得出全球大米供应较为充足,国际大米市场价格也有望继续保持稳定。

  本周郑商所早籼稻期货底部剧烈震荡,主力1305合约于周三形成假突破,最低到达2667元/吨价位,随后价格翻身向上于周五创出近两个月内的新高2732元/吨,并以2731元/吨收盘,强势明显。经过两个月时间的低位盘整,早稻期货在国家最低收购价政策的支持下已经构建了较为坚实的底部,而周四黑龙江省秋粮收购工作电视会议启动了粳稻的托市收购则给了行情向上启动的机会。预计后市早籼稻期货指数易涨难跌,但上方2850元/吨附近存在较大压力,总体看仍将以震荡向上运行模式为主。

  大豆:临储政策出台 连豆表现抗跌

  本周(11月12日-11月16日),USDA报告利空超预期,南美天气持续好转,美国“财政悬崖”令市场恐慌,美豆期价破位后深度下跌,十八大期间大豆临储政策出台,连豆期价表现抗跌。油粕价格大幅下挫,进口大豆压榨收益继续下行,油厂亏损加重。临储大豆收购全面展开,市场价格上下两难。

  本周,美豆基本面继续偏空基调,USDA上周五发布的11月供需报告利空超预期,南美天气持续好转,在供给大幅增加的预期下,需求对期价的支撑减弱,美豆期价下破10月低点,创下本轮回调的新低。利空方面,一是USDA11月报告将2012/2013年度美豆单产由37.8蒲式耳/英亩大幅调高至39.2蒲式耳/英亩,令2012/2013年度美豆产量环比上升301.4万吨,2012/2013年度美豆产量同比仅下降333.4万吨,使市场对今年美豆产量的担忧得到极大的缓解。二是南美天气继续好转,巴西干旱地区出现持续降水,缓解了旱情。阿根廷前期降水过多地区出现晴朗天气,有利于玉米和大豆的种植。后期南美天气趋于正常化,为南美产量创记录新高打下良好基础。

  利多方面依旧来自需求。一是美豆出口检验量数据依旧强劲。USDA出口检验报告显示,截止11月8日当周,美国大豆出口检验量为174.4万吨,环比同比均增加。二是美豆国内压榨需求强劲,美国油籽加工商协会(NOPA)数据显示,10月份美国大豆压榨量为1.535亿蒲,高于之前市场预估的1.477亿蒲,也高于9月份的1.197亿蒲,创三年以来新高。

  本周宏观面继续呈现偏空局面,中共十八大顺利闭幕,但美国“财政悬崖”令市场恐慌,欧洲方面,法德三季度GDP也低于市场预期。受此负面消息影响,市场避险情绪升温,美元指数震荡上扬,股市和大宗商品价格均呈现震荡回落的走势。

  本周资金面上,基金全线减持对豆类品种的多单,截至11月6日的CFTC持仓报告数据显示,基金减少对豆粕和大豆的净多持仓,同时大幅增持豆油的净空持仓,说明基金看空后期豆类价格走势。

  后市看来,USDA连续调升美豆单产令美国旱情成为笑谈,市场对美豆减产带来的供给紧张情绪大为缓解,南美天气好转进一步加深了市场的看空情绪。本周末市场盛传,中国买家出现大规模洗船,后期需求可能因此进一步走弱。因此,在宏观面、基本面、资金面均偏空的背景下,除非南美天气出现明显的问题,否则期价仍将维持震荡偏弱的走势。

  技术面看,本周美豆主力1月期价破位下跌,连续跌破1484美分/蒲式耳和1400美分/蒲式耳的支撑,期价反弹受制于5日线的压制,预计短期内仍将维持震荡偏弱的运行方式,向下看1350美分/蒲式耳一线的支撑,投资者应等待期价企稳后再入市抄底。

  本周,连豆期价触底回升,连豆指数周跌幅0.67%,期价重心明显下移,持仓周环比大幅上升,期价超跌后,做多资金入场抢筹。本周初内盘受到外盘大跌的拖累而大幅下跌,但在多头资金入场和临储政策出台的利好支撑下,触底回升。

  本周中共十八大顺利闭幕,市场盼望已久的临储政策在会议期间颁布,大豆临储收购底价由去年的4000元/吨提升至4600元/吨,基本符合市场预期,亦处于笔者前期预测区间的下沿。笔者认为,临储大豆收购底价的公布标志着连豆期价政策底的确立,后期连豆期价的运行将受到临储底价的有力支撑。同时,国产大豆因其高白含量而有望受到市场的青睐,并将因此而获得对进口大豆的溢价。本周主产区临储大豆收购展开,但市场供需双方价格分歧较大,大豆价格上下两难。

  基于以上分析,笔者维持未来连豆期价将表现较外盘抗跌的判断。技术面看,连豆主力1305合约本周初破位下跌,但受到前期低点4690元/吨的有力支撑,后期仍可在4690元/吨下方逢低跟多。

  本周主要港口进口大豆到港成本及分销价格小幅下跌,进口大豆到港成本为4950-4980元/吨,周环比略降,进口大豆港口分销价4400-4450元/吨,周环比大幅下降。本周国内油粕现货价格继续下跌,进口大豆榨收益维持在-650元/吨左右,国内油厂收益创2008年12月以来新低。港口分销大豆压榨负收益也有所扩大。由于内盘油粕价格跌幅小于外盘大豆价格跌幅,本周近月船期大豆压榨收益亏损幅度有所缩小,有利于油厂外盘点价需求的恢复。

  本周,连盘豆粕期价大幅崩跌,持仓量大幅上升,市场价格大幅下跌后资金分歧加大。本周市场粕弱油强,受到棕油价格大幅反弹、出口需求旺盛的利好影响,豆油价格表现相对抗跌,而豆粕成为豆类品种中的领跌品种。本周豆粕现货价格也大幅下跌,现货价格周环比下跌200-250元/吨,周五沿海43%蛋白豆粕价格3500-3670元/吨。受到生产成本快速下滑、供给担忧缓解的影响,短期豆粕价格仍可能跟随外盘大豆价格下跌,饲料养殖企业采购仍需谨慎。

  食用油:库存大消费低  市场弱价格跌

  本周(11月12--11月13日),市场开始炒作美悬崖财政议题,CBOT盘继续下跌,带动国内植物油期价继续下跌。国内植物油现货市场在库存充足,内外期盘下跌的情况下,呈价跌量缩状态。

  本周,CBOT大豆期价跌破前期预期的1400元/吨关口,一是美国农部将新季大豆产量由早期的减产15%,上调到减产5%,降低市场对后期炒作美豆阶段性供给紧张的预期;二是市场开始炒作美国悬崖财政,市场避险情绪增强。技术面看,下周将见阶段性底部并展开反弹。本周,受外盘影响和现货市场低迷影响,连盘豆油继续下跌,技术面看,下周仍有下跌空间,操作上建议观望,如跌破8200元/吨,可逢低陆续买入。本周,在国内植物油库存较大压下,在外盘期价走势偏弱带动下,国内豆油现货价格继续走低。目前国内豆油现货价格已经降至过去两年来的新低。本周沿海地区一级豆油出厂价格8550-8650元/吨,较上周下跌100-400元/吨。东北内陆地区一级豆油价格8750--9050 元/吨,较上周下跌300元/吨。河南地区油厂一级豆油报价8620--8750元/吨,较上周下跌310-350元/吨。预计国内当前这种高库存而低需求的状态还将持续一个月,在去库存化之前,预计国内豆油现货价格将继续筑底,国内一级豆油现货价格全线继续在8800元/吨以下运行,未来一周操作上建议观望,随用随购,不可急于抄底。利空因素:一是国内植物油和大豆进口速度仍然较快。10月份我国进口了90 万吨植物油(不含棕榈油硬脂),加上硬脂后,植物油进口总量达到100 万吨,是过去3 年来月度进口量的最高水平,预计11-12 月份植物油进口量预计仍然较大。10 月份自美国装运大豆数量接近540 万吨,高于预期。二是国内植物油需求仍未好转,在植物同进口加快的背景下,未来国内豆油库存有进一步上升可能,抵制贸易采购积极性。三是美国农业部预计美国大豆产量达到8086 万吨,仅比去年减产4%,比两个月前15%的降幅明显收窄,对大豆市场形成利空。四是美国“财政悬崖”和欧债问题对金融市场的影响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大宗商品价格走势难有上好表现。利多因素:一是从9月上旬到本周,国内豆油现货价格已下跌17%以上,连续的大幅下跌,市场可能出现技术性反弹。二是市场出于对元旦春节双节备货需求预期,心理出现阶段性好转。

  本周,受相关油品带动郑商所菜油1305合约继续下跌,技术面看,下一周菜油1305合约仍将弱势筑底,操作上观望,在9300元/吨附近可陆续买入。本周,受期盘拖累,国内四级菜油现货价格小幅回落,基本较上周下跌100元/吨,企业多采取高报低走策略。本周菜油和豆油、棕榈油的差价继续扩大,国内菜油毫无竞价优势,市场购销两不旺,继续呈有价无市状态。整体来看,年底前国内菜油现货价格仍有向下空间,需求仍较疲软。一是本周国内菜油和豆油的价差进一步扩大,菜油处于竞价劣势,不利于菜油需求。二是进口油菜油到港成本环比下降,且未来几周进口油菜籽和进口菜油数量增加。三是国内植物油库存处于历史高位水平,在去库存化之前,国内植物油现货价格将受压制,国内菜油价格和需求也将受连累。本周,国内菜籽价格稳定,青海地区交易活跃,海拉尔地区出货放缓,秋收菜油收购已经接近尾声。未来两个月,国内菜籽菜油市场将由进口菜籽和菜油主导。

  本周,棕榈油主产国生产放缓,库存增速放慢,马盘棕榈油期价止跌反弹,带动连盘棕榈油合约在见两年新低后反弹,技术面看,下周仍有反弹空间,操作上建议逢低陆续买入。本周,受港口棕榈渍库存增加而需求低迷影响,国内港口棕榈油现货价格再见三年来低点。沿海24度棕榈油销售价格集中于5850-5950元/吨,较上周下跌200-250元/吨。预计未来两周,国内棕榈油期现货价格将继续震荡震荡筑底,基本已见底,但在高库存低需求的压制下,底部运行将持续,操作上建议随用随购,或观望。利空因素:一是下游厂商普遍亏损,采购意愿低迷,鉴于近期进口装运速度较快,国内供给多于需求的状况短期很难扭转,港口库存进一步上升。二是虽然主产国棕榈油库存下降,但可能是企业将库存由生产国转移至消费国,全球库存仍呈上升趋势。在消费没有实质转好之前,价格还难以脱离阶段底部,所以反弹空间宜谨慎看待。三是国内棕榈油期货与现货价差扩大,达到历史高位,国内期货价格被高估,期货套保力量会增强,连盘棕榈油期价反弹难以为继,并影响到现货市场。利多因素:一是马来西亚棕榈油局发布月度数据,10 月份毛棕榈油产量为193.8 万吨,低于市场曾预计的220 万吨,比9 月份下降3.4%。受产量下降影响,10 月末棕榈油库存也低于预期,为250.9 万吨,比9月末上升1.1%,低于市场267 万吨的预期。二是根据往年规律,11 月份至明年2 月份,棕榈油产量将逐步下降,棕榈油实际产量环比下降,市场做空动力将受到抑制。这有利于价格的止跌。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 新闻习近平当选总书记 军委主席 常委名单
  • 体育麦蒂首秀17+8+6演单手滑翔劈扣 青岛胜
  • 娱乐独家直击姚晨婚礼:教堂内景 好友送祝福
  • 财经北京四环内上千套经适房空置原因成迷
  • 科技机会与困境:中国移动的4G抉择
  • 博客涉嫌性骚扰教练被撤职 实拍珠海特技飞行
  • 读书史海钩沉:毛泽东为何不与贺子珍复婚
  • 教育大学生读3年硕士月薪比本科多500元
  • 育儿英国4成婆媳关系紧张因孙子引分歧
  • 罗善强:股息红利税政策惠及少数人
  • 王小广:下半年中国房地产发展及未来趋势
  • 王海滨:日本企业正在去中国化
  • 温晓东:从三一重工间谍门看商业竞争
  • 老股民:差别现金分红税能省几毛钱
  • 张捷:中国应对美国QE3之策略
  • 章玉贵:中国谨防跌入新兴大国陷阱
  • 谢百三:应提供平等广泛的医疗保健条件
  • 张明:全球萎靡中的中国亮点
  • 安邦智库:中国的能源策略正在遭遇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