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网编者按:最近一个月来,农产品(6.410,-0.17,-2.58%)滞销的新闻开始在全国各地出现,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的滞销品种更多,除了蔬菜,还有水果。而滞销的量,也格外大,动辄数以万计。一些农民表示将开始改种投入较少的玉米、红薯,甚至摞荒出去打工。于是就出现了市长帮农民卖菜、卖水果,造就了“市长很忙,农民很慌”。那么为什么农产品滞销现象此起彼伏?问题出在哪?
山东多地山楂滞销近200万斤
据中国之声《央广新闻》报道,随着天气转凉,山楂到了收获的季节,然而山东部分地区的果农们却高兴不起来。虽然今年山楂大丰收,但是滞销近两百万斤,果农们心急如焚。在山东济宁邹城城前镇,山楂是当地主要收入来源。今年他们总共收获了100多万斤的山楂,但是却一直卖不出去,虽然在地头上的收购价格已经低到了每斤3毛钱,但是却依然很少有人来收购。此外,在青岛平度市云山镇郭家寨,山楂也是大规模集体种植,眼看着熟透的山楂堆满了果园,但是村里100多户果农收获的100多万斤山楂,目前仅仅卖出了30多万斤。山楂滞销给果农造成了极大的经济负担和心理负担,因为如果再过一个星期左右,山楂还是卖不出去,熟透的果子将会腐烂变质,果农们到时候就会血本无归。
内蒙古土豆价4年上演过山车
内蒙古是中国最大的土豆生产基地,产量约占全国产量的七分之一,从2009年0.5元一斤到2010年1元一斤,从2011年一斤0.3元左右,到2012年0.7元左右一斤,土豆价格在4年内上演了过山车。多年来,部分农产品始终未能走出暴涨暴跌的怪圈。除了在暴涨时打击炒作、在暴跌时给予扶持之外,专家建议更应该建立一系列长效机制,保证农产品价格在稳定的前提下逐步上升,引导其远离暴涨暴跌的循环。
11月3日,寒潮席卷华北大地,包括北京在内的华北大部分地区降下了今年入冬以来的第一场雪。往年入冬第一场大雪下来之前,老蒋家的苹果几乎全部卖完了,但今年的销售让他发愁。“今年还剩下一半多。我算是卖得比较早的,还有不少没怎么卖的。”在张星镇,中国证券报记者看到沿途多数果园的苹果没有摘完,有的果园满树都挂满了红彤彤的苹果。老蒋说,如果这些苹果不能尽快采摘销售,等大雪下来,苹果就会冻坏。
招远水果代购商刘洪庆说:今年价格最高的时候是10月上旬,苹果收购价在2.6元/斤。不到一个月时间,苹果价格从2.6元/斤,跌到了1.8元/斤。现在,苹果不论贵贱都没有人要了。记者在采访过程中发现,不少以前的水果代购商都说自己今年不干了,因为没有水果商来。而在栖霞市观里镇的一位代购商说,今年可能要继续亏损。
河北沧州白菜滞销愁坏菜农
今年大白菜喜获丰收,然而售价却一路狂跌,很多蔬菜市场批发价格甚至跌破0.2元/公斤也无人收购,这可愁坏了种植大白菜的菜农们。“我们是早餐生产加工销售企业,每天都会购置大量蔬菜,在和菜农打交道的过程中深切感受到了他们的难处,我们决定直接从菜农手中收购100吨大白菜,以解他们的燃眉之急。”11月7日,沧州大康食业总裁姚东礼表示,为了避免“菜贱伤农”,企业愿出资收购菜农百吨大白菜免费赠送沧州市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