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院士专家广西行”为广西农业优势产业发展送良方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3月08日 14:39  农业部网站

  近两年,在广西广大农村,最新鲜的事就是群众时常在田间地头见到大院士、大专家;农民最时髦的事,就是像追星一样和院士照相合影,向专家索要名片。

  为大力推进广西现代农业发展,2009年和2011年,我区先后创新启动实施“自治区主席农业院士顾问团”和“百名顶尖人才支撑工程”,共聘请19位院士、16位首席科学家和包括25位岗位科学家在内的120多位海内外知名专家当顾问,涵盖广西种植和养殖各个特色产业领域。这项战略性的科技人才兴农工程实施以来,各位院士专家给力广西,在这片美丽的红土地上,留下许许多多美好的故事佳话,成为农民的福气福音,成为广西“三农”发展的强大动力。

  今年春雷未擂,我区在开展“广西农业科技促进年”活动的同时,启动“院士专家广西行”活动。6名中国工程院院士和71名国内顶尖农业专家,组成专家服务团,开始深入农村开展调研指导和举办科教兴农大培训。这是广西当前和今后坚定不移地走“科教当先、借脑发展”之路,继续创新推进实施“自治区主席农业院士顾问团”和“百名顶尖人才支撑工程”的重要举措。

  春寒料峭之时,院士、专家行走于八桂大地,为广西农业把关号脉、奔走呼吁。在春耕春种的关键时节,记者实录专家“药方”,为部分农业优势产业的科学发展送去“调经通脉”的良方妙药。

  水稻突破单产瓶颈,除了加强外引力度,主要还是要靠本地科研力量。

  ——国家水稻产业体系首席科学家程式华

  1 [产业现状]

  2000年以前,广西超级稻种植面积少,全区面积不足10万亩,品种单一。到2011年底,全区超级稻示范推广面积1232万亩,平均亩产525公斤,亩增产60公斤,累计新增粮食12万多吨。种植品种由原来1个扩大到31个,超级稻面积覆盖全区所有县(市、区)。

  [专家建议]

  目前广西水稻的平均产量是348公斤,与外省相比还是偏低。主要原因:一是缺少突破性品种,二是水稻生产技术到位率不高。

  单产如何提高?第一,设立重大专项。一是育种重大专项,要给予区内水稻育种研究的优势单位长期大力支持。因为外省培育的品种没有专门针对广西的气候条件,所以还是要依靠自己的力量来培育适合本地的品种。二是要设立育繁推联合专项,针对新品种,推动配套技术的制定、示范、推广工作,规范新品种播种、摘采到管理的标准,通过标准化生产规程发挥新品种增产潜力。第二,创新管理机制。第三,加强省外优良品种和技术的引进力度。

  桑蚕产业正快速向多元化发展;桑树的碳汇价值正受到各方重视。

  ——国家桑蚕产业体系首席科学家鲁成

  2 [产业现状]

  近年来,广西提出把桑蚕打造成为全国甚至全球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优势产业。自治区农业厅按高质量、高产量、高效益发展思路,先后选育出10多个良种,全面推广小蚕共育、方格蔟上茧等实用技术。2011年,广西桑蚕产业发展再创历史新高,桑园面积226万亩、鲜茧产量27.5万吨,分别比上年增长7.13%、7.79%;带动全区蚕农售茧收入80.34亿元,增长19.78%。其中蚕茧产量连续7年全国第一。全区缫丝机总装机量26万绪,生丝产量近2万吨,其中规模以上企业产生丝1.7万吨以上,实现丝绢精加工产值77.73亿元。

  目前,我国桑蚕产业逐步形成了东部优质高产、西部高效的生产格局。东部桑蚕产量逐步减少,因此强调以高质取胜。而以广西为代表的华南地区,充分利用温、热、水资源丰富的优势,不断创造着高效益。广西在蚕茧生产量多年全国第一的基础上,进一步推动加工业的发展,目前桑丝产量也在全国位居第一。

  蚕丝主要是外向型产业,去年出口额同比增长8个百分点。多样化需求的导向,蚕桑多样化的利用,已成为产业发展的方向,并加快发展。目前,桑蚕产业已开始向药用、食用,以及饲料、新材料等领域拓展。广西推广在桑园里养鸡、养猪和种蘑菇等种养模式,也是多元化发展的体现,有效地促进了产业综合效益的进一步提高。

  桑树在增强生态功能方面的作用,目前也正受到各方面的重视。桑树具有很高的碳汇价值,发展桑蚕产业不仅能创造经济价值,还能收获生态价值。种桑养蚕是西部地区治理石漠化、扶贫脱困的好项目。

  解决甘蔗品种单一化、机械收割率低的问题,要立足于自主创新。

  ——国家甘蔗产业体系首席专家陈如凯

  3 [产业现状]

  2011/2012蔗糖新榨季伊始,农业部市场与经济信息司对广西甘蔗产业发展情况进行了专题调查。

  调查显示,百色市甘蔗品种以新台糖系列为主导,早晚熟比例过小,中熟比例过大,不利于甘蔗砍运调度,既影响甘蔗质量,又影响下一榨季生产。田东县新台糖系列占种植面积的80%以上,县糖办主任黄中山说,新台糖品种从台湾引进种植几十年,病虫害日益严重,单产连年下滑。据自治区农业厅糖料处统计,2007-2010年,广西全区糖料亩产累计下降10.1%。

  生产机械化程度低制约了蔗农增收。田东县林逢镇林驮村甘蔗种植户说,每个壮年劳力每天满打满算能砍0.7吨甘蔗,一亩地光砍蔗就要6个工,加上种植、田间管理用工,每亩地人工投入要折600多元,再扣除600元的物资投入,每亩甘蔗一年下来净收入只有七八百元,远不如外出打工赚得多。

  广西甘蔗产业存在两个突出问题,第一是品种单一,多元化不足。目前广西种植的甘蔗品种中,台湾品种占推广面积的90%,而新台糖22号就占整个种植面积的60%以上。品种单一化导致病虫害增加,品种退化,糖分降低等问题。要解决这一问题,就要加强自主创新能力,继续加强品种的筛选和布局。同时科研单位要与农业主管部门紧密对接,加快科研成果的转化。

  第二是机械收割率低。当年甘蔗产业在广西发展起来,主要是因为劳力廉价,地租便宜。而如今,广西经济逐步发展起来,劳动力也紧张了。因此我们要加快甘蔗机械收割技术的研发和推广,提高甘蔗机械种收率。广西的地形比较复杂,应该大中小型分类指导分步实施。适合大型机械操作的,就用进口机械;适合中小型机械操作的,还是要立足于自主创新,通过我们自己的技术团队,针对当地的地势结构,研发并推广中小型甘蔗收割机械。(作者:袁琳 贺亮军来源:广西日报)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 相关专题: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