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湖北襄阳八大举措全力打造全省首个百亿斤粮食大市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3月08日 08:34  农业部网站

  2011年,襄阳粮食总产95.1亿斤,占全国粮食总产的近1%,占全省1/5。根据省委领导同志对襄阳冲刺百亿斤粮食大市的重要批示精神,襄阳市与省农业厅、省农科院签订共建百亿斤粮食大市的战略合作协议,向国内、省内著名专家寻策问计,采取八大举措,用增产8.5亿斤的工作措施确保5亿斤的增产目标,力争2012年建成全省首个百亿斤粮食大市。

  (一)调整结构,扩大粮食面积49万亩,增产3.5亿斤。去年秋播,全市压缩油菜面积16万亩,开发冬闲田23万亩,秋播粮食作物面积达到565万亩,比上年扩大39万亩,其中小麦扩大37万亩。在春夏播生产上,压缩小秋杂,扩大水稻玉米面积,确保水稻面积突破300万亩,玉米面积突破200万亩,全市秋粮面积再扩大10万亩以上。

  (二)开挖“万塘”完善“三大灌区”,改善灌溉面积162万亩,增粮1.2亿斤。去年三道河、熊河、大岗坡三大灌区修复完善工程完工,改善灌溉面积30万亩;去冬今春整治堰塘13896口,新增蓄水2.1亿方,改善灌溉面积52万亩;去冬今春清淤疏浚渠道1826千米、硬化渠道913.5千米,修复水毁工程67处,新建整修机电井泵663处,改善灌溉面积80万亩。

  (三)强化科技服务,亩平增产35斤,增粮3.8亿斤。整市推进粮食高产创建,高产创建万亩示范片达到100个以上。粮食作物主推品种比上年扩大110万亩,比重达到70%以上。测土配方施肥面积增加200万亩,达到1090万亩。实施主产粮村“一村一个植保机防队”计划,全市建立村级植保专业机防队1444个,种粮大户植保专业机防队509个,统防统治率达到60%以上。大力推行水稻机械化插秧,新增2000台插秧机,新增机械插秧20万亩,扩大推广旱育抛秧技术50万亩。

  (四)开展高产竞赛,亩平增产50斤。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县(市)区、乡镇、农户三级粮食增产竞赛活动。市里拿出100万元,对全市粮食增产总量和粮食增产比重居前三名的县(市)、粮食总产增幅前三名的乡镇、粮食种植面积达到500亩以上的种植大户和粮食增产做出突出贡献的科技工作者和基层推广人员进行奖励。

  (五)立足抗灾减灾,减少粮食损失1.2亿斤。加强灾情监测体系建设,完善农田墒情监测网络,大力推广旱作农田节水技术、机械深耕深松技术、沟垄耕作技术、覆盖保墒技术、化学节水技术。进一步完善人工影响天气体系;强化抗灾物资储备和抗灾技术培训,努力把灾害损失降到最低限度,将病虫为害损失率由上年的4.2%降低到3%以内。

  (六)派驻农技人员2000名,实行一对一的“保姆式”服务。全市派驻2000名农业科技人员对种粮100亩以上的大户,种粮3000亩以上的粮食主产村,每户、每村派驻一名农业技术人员进行一对一的帮扶。对产粮过亿斤的主产粮乡镇,每镇派驻一名市、县(市)农业部门领导班子成员驻点指导,建立包保责任制,实行保姆式服务,以充分发挥他们在粮食生产中的主力军作用。

  (七)加大财政倾斜力度,新增粮食专项投入6000万元。市里新增、单列2000万元冲刺百亿斤粮食大市专项资金,重点用于高产创建、植保工程、新品种新机械新技术宣传推广、农业灾害的应急防控等,确保各项增产措施和工作措施落实到位。各县(市)区均设立了专项资金用于创建百亿粮食大市,其中襄州区拿出了2000万元。

  (八)加强土地整理,新增耕地面积6万亩。去年投资2.2亿元,在9个县(市)区开展了10大片土地整理项目建设,完成土地整理13.12万亩,新增耕地2.9万亩;今年计划投资3.4亿元,整理土地20万亩,新增耕地面积3万亩以上。(襄阳市农委办 吴万里)(作者:来源:湖北农业信息网)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